我在青旅长住的日子(三)不被物化的感觉

Sally博物館
·
(修改过)
·
IPFS
说明我的感情状况,意味着我要面对真相了,一个对方是如何看待我,是否只把我作为潜在目标的真相。

我这一年多都在旅居,在不同的地方流动。当你在不太“正常”的时间停留在一个不太“正常”的地方,大概率你也会遇见和你一样节奏不太“正常”的人,然后她们变成你认识的人里的大多数。

我在一个下午和土耳其大哥聊起天。他是个东北人,这么叫他是因为我们的对话里有很多关于土耳其的内容,他对阅读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十分痴迷。他三年前辞掉了工作,选择用积蓄躺平,开始在中国背包旅行,住青旅,物欲很低。新疆、云南、四川,在这些年里,我发现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的目的地都差不多。他符合我对我喜欢的那种八零后的气质的想象,让我回想起我在初中课堂时在书桌下偷翻的《背包十年》。

在无数场时长时短的对话里,我们聊旅行、聊社会。他比我大十几岁,没有让人熟悉的爹味,话多纯粹是因为爱讲话。我们经常挨着坐,而如果谁在读东西,那另一个人就不会打扰,这样的相处让我轻松。在公区碰到莫名其妙的人的次数不少,我们会相视一笑,保持沉默。他每天用“拼好饭”点外卖,价格实惠,选择单一;而我吃饭时间点混乱,所以也不会约着一起吃饭。有时晚上我在露台上和朋友待在一起,他会给我递瓶啤酒,说是“点得挺多”。我知道他不是在客套,他确实会一个人点一打啤酒。

与男性的相处总让我心情复杂,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在第一次和他聊天的末尾提起了自己的男朋友——我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有意识选择与否的行为。说明我的感情状况,意味着我要面对真相了,一个对方是如何看待我,是否只把我作为潜在目标的真相。我也有过太多次和人聊天聊得挺开心,但在对方得知你有男朋友后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兴趣的经历,即使我从一开始就是想交个朋友而已。每当那一刻发生,我只觉得无力。他没什么反应,我们照常聊天,我甚至有点受宠若惊,比起聊得舒服,我更享受不被物化、纯粹被当个人的感觉。

我们聊很多经历、观点,但不怎么聊内心情感。有一天晚上,喝完酒,他和我聊了他过去的工作选择,关于他如何被一个糟糕的工作环境异化,之后艰难地脱身,再之后做了一份他认为是实实在在有价值的工作。他说了一些沉重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

"唉,今晚说得有点多。"他听起来对于暴露内心有点不适应,尴尬地对我笑笑。

送我离开的那天,他帮我把行李箱拖到地铁站,说“朋友当然要帮”。在我强烈要求下,我们拥抱了一下。他多留了半个月,告诉我他准备从成都一路自驾到新疆了。希望下次我们还会在路上碰见。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ally博物館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