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後記一

木田
·
·
IPFS
·

書展結束後兩星期,忙碌過後,曲未終時人未散,後續工作仍在繼續。我們一眾工作人員,包括十數位義工還在總結是次書展。書展最後一天的擁擠情況還歷歷在目,場內人頭湧湧,場外長長人龍在排隊,在球場繞了一圈,有人訴說等了一小時還未進場。不管是高層人員,或是籌劃者之一的我,也出乎意料之外,竟然這樣受歡迎。結束後不斷收到電郵問何時會再辦書展。雖然售書收益不錯,進場人數眾多,且得到網絡媒體關注,更有文化界的人專程來參觀,給與意見和支持,我仍然認為不可自滿,我們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回想籌書展的過程,必須由數年前初接任管員時說起。接任初期,走進書庫裏觀察情況,一看之下,嚇了一跳,才知甚麼是書海,除了書架擠得滿滿的書外,地上乃至每一角落堆滿了重重疊疊的書,只餘極窄的通道,一不小心便翻了整棟書,拾起來也很費力,且隨時有被書壓死的可能。我拍下照片並傳給高層,問高層如何處理積存多年的書?高層卻反問我怎處理?剛接任的我,對從未接觸圖書館管理的人來說,只感到千頭萬緒,心想處理到便處理,能力範圍以外便不理。於是著手處理最易的事情,例如把期刊紀錄輸入電腦,把新到的書以電腦化處理,把重要的錄音帶找人轉做聲音檔案,存入電腦並製作光碟。

數年來圖書館經過檢視窗戶,維修天花等,乃至需要大規模封書架等措施,曾為了封書架筆者與眾義工工作至晚上九時才吃晚飯,可算十分吃力。不久所長介紹了一位曾在港大馮屏山圖書館工作過的張女士,來看看圖書館的書籍;她用了數周時間把圖書館綫裝書翻閱,差不多每冊都翻閱過,發現不少很有價值的館藏;之後他連同一位年青義工動手把存放在不同角落的書箱打開,發現大量藏書,包括英文書。當中絶大部部是教授及舊生贈書,且贈書者大部份已離世。此批藏書有部份是消閒書,有部份是中醫藥保健書,也有很多是珍貴的難得的書籍。一箱箱書籍翻了出來,一時間擺滿了走廊、書桌、門前的角落位等。他們更找到題字、畫卷、畫冊等藝術品。給我感覺是一箱箱貴重的寶物被發掘出來。

圖書館畢竟陳舊,冷氣水管也沒有舖設,導致浸水,甚致滴水到街上,被食物環境衛生署投訴,並下令立刻解決問題。我們如錢先生所寫的新亞校歌所言:「手空空,無一物」根本沒錢維修,唯有請新亞研究所校友會幫助籌款。經過數周後,籌得數萬元作應急。有研究所同學認為可想想賣書,把藏在書庫積存的書向外賣出。書庫內的書一向只對內發售,如研究生、老師等,很少對外發售,何不對外發售?一來為書找讀者,使書有好歸宿,二來挽救快將發霉的書籍,三來為圖書館籌點錢。計劃開始前,為了吸收售書經驗,每周到不同書店逛逛。大半年來走畢港九新界各地書店,參考了書店售書模式之外,還學習看書籍來源、版本、年份、收藏者等。甚至書店的裝修,座落位置,附近社區等,都是參考之列,當中得著實非三言兩語可表達。

沈燕謀先生,曾任圖書館館長,為圖書館建立功不可沒


過了一段日子後,再與那位同學商量售書計劃,撰寫計劃書,得上層管理人通過後便著手進行。首先,便處理書庫內混亂的藏書,我和那位同學在書庫內點書,記下每一架的藏書,盡量把同類書歸納,工作了數周後才勉強地做出了書籍擺放表,合計共有154種書籍、學報一至二十期,《中國學人》六期。之後便按計劃把每種書其中十本放在流通處。張女士則在計劃中給與寶貴意見,並把教授贈書逐一篩選,餘下的放在計劃中舊書區中發售,讓購書者可隨便選購。計劃書中有推廣文化為目標之一,因此同場加插了導賞活動。由張女士及筆者為導賞員,目的是讓購書者可多點認識圖書館。在籌劃期間彼此間都認為,不會太多人來買書,一來我只在facebook宣傳,二來認識我們的人不多。圖書館位處在中學內,我們賣書還要得中學部校長答允,為了不妨礙中學生上課,及防疫要求,因此只能在星期六舉行,且時間不得太長,中段要有休息時間,每天售書後要搬回流通處,俗稱所謂朝行晚拆。每天書展完畢並要稍作清潔消毒,門前要備探熱器及消毒酒精,入場要登記個人資料等。這時我便盡量邀請同學、朋友等前來義助,定期幫手的義工不足十人。面對人手不足及疫情時,心內實有點壓力。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木田我是個頽廢的書癡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求學路漫漫

從死到生

戰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