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Ad Astra(星際救援)

建君
·
·
IPFS
·

#從片名說起

片名《ad Astra》的原意,也許可以溯及20世紀初英國皇家空軍的拉丁文格言「Per Ardua ad Astra」,若以英譯則為〞Through Adversity to the Stars〞,意指「穿過逆境飛向群星」。片頭初始為一望無際的太空,隨即遠方的太陽進入螢幕,短短一秒反射出主角穿著太空衣頭盔,仿凝視空間中無聲的一切的的臉。隨即,仿1980年代科幻片的字幕告訴我們,人類正處在一個衝突而希望的年代,仍有著一些人懷抱著太空探索的想望,朝向群星……。

因NASA的技術顧問作協力,片中呈現的佈景,包含太空船,太空服、火箭和載具等,都一定程度的仿擬20世紀末太空競賽時期沿用至今的科技,整部電影立基於近未來氛圍,也連結至現實太空發展史,除了作為「致敬」,亦將「探索」的意義,從可見的物質、科技和器物,在隱含的「時間」線索下,從外在轉向內心,面對陰影的描寫。

#父親,陰影與墜落

電影開場,主角Roy是太空天線的維修人員,獨白自陳和同事之間戴起禮貌微笑的面具,在步出高空艙外的維修作業中,遭遇太陽系外突湧的電磁突波而導致太空天線電力過載的損毀事故。

在這一幕戲裡,Roy雖切斷電源閘試著避免最壞事態,仍無法避免天線解體,自身亦從高空往下墜落,如同巴別塔的崩落,或印度通天繩故事中軀幹四肢(零件)四散於地。

展開降落傘勉力生還的Roy,事後得知突波來自己多年前外星探索任務的所在地──海王星,而當年的任務主導者,是Roy父親Clifford,一切跡象顯示,父親可能還活著。而突波不斷發生,將使得世界受到危害。為了得知真相,Roy在上級命令下,前往月球和火星,試圖和生死不明的父親取得聯絡。

#太空的探索與恐懼

在這個近未來中,儘管人類已在月面和火星上建立殖民基地,然而電影不斷在小處告訴我們太空探索作為一種工作並不如在今天是屬於科學前鋒的菁英:每執完全任務前後必定要和司令部連線做「心理評估」,對著螢幕陳述獨白,通過後才允許被分配下一個任務,而太空人在執行長期任務期間,成員亦要依規定服下精神安定藥物。在這「衝突與希望並存」的時代,太空人與其是探索和科研的前鋒工作,不如說是以長時間勞動來換取收入的技術勞工。太空(space)對人的意義仿若大航海時代的拓殖沃土,從月球的各國割據的無政府狀態,到火星基地的殖民屯墾,太空的廣闊充滿失重,危險,並非希望之地,而是充滿荊棘獠牙的惡地。

儘管羅伊受父親的影響選擇太空工作,而他還留著他兒時被教導數學的記憶,父親是眾口中的英雄,在講求穩定但混沌,看似豐盛但可能漸漸荒蕪的世界裡,領軍探索外星智慧生命。

Roy和父親是這時代中唯二的純粹探索者。

#生命的接續/階序

除了人類,片中其他的動物,亦和人形成階序般的對比:

其中之一,羅伊在月球搭上太空船(仙王座號)至火星半途上,艦長停下救援發出遇難訊號的太空船,然而在空無一人(或許船員早已因不明原因死亡或撒出)的船艙內,只有瘋狂失去理智的靈長類猩猩攻擊他們。羅伊不得殺死發狂猩猩後帶著重傷的艦長脫離。

其中之二,仙王座號降落火星途中受到突波攻擊,使船身自動控制的降下角度出錯,而接手的艦員遲遲無法以手控解除危機,在羅伊越權的冷靜接手下才讓船平安落地。

其中之三,在得知真相後仍欲前往海王星尋找父親的羅伊,趁發射前檔私下登上前往海王星執行任務的仙王座號,卻因太空司令部的不信任所發出的格殺令,在打鬥中誤殺全體船員,即使不是蓄意,恰如同他父親當年殺死「叛變」船員的決定一般。

片中的幾場戲看似沒有統一的串貫連結,然而其內在基調仍扣在Roy外顯的「冷靜」,而精準服從的執行任務,解除危機,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做出冷靜的說服和判斷。可以看到Roy在太空人的「外殼」下,理性冷靜的判斷,其實壓抑著對他人的同理和關懷,然而,在身體、精神和意識都被官僚規訓的太空工作中,在條規命令的夾縫中,他只能在一次的精神評估中偽裝,真正的成為一個稱職的聽令工人。

由動物到人,即使是人本身亦受到因對太空的疑懼而自我規訓,則唯一可超越者,似乎只有劇中前半若有似無提示的外星生命了。

#連結,分隔與真相

Roy在火星順著太空指揮中心的安排,照稿在通訊中念出官方文字的內容。然而多次通訊之後始終沒有回音。在一次一次的失敗後,Roy一場「脫稿」自白的戲(亦是第二個預告中的台詞),為父子關係提供更多線索。Roy幾乎毫無叛逆的,基於和父親的感情投射,將父親的志業和工作視為人生的目標並奉獻於此,並且相信父親會認同自己的選擇。

「Dad, I like see you again.」

在這句話後,他沒收到父親的回訊,只能冒險踏上跨過太陽系的航程。他在每個轉折奮力求生,但結局不如預期。孤寂,無人同行。穿越群星不是尋找希望,而是去找尋一個不知能否聽取的解答。

#穿透邊界與平面

片中的海王星作為太陽系的「邊界」,對應的是現實中國際天文聯會在 2006 年把冥王星(Pluto)由行星定義移出。

有趣的是,當羅伊穿過76天的航程終於來到父親所在之處時,卻仍要乘上太空船的小艙,穿過海王星的星環,到達當年計畫的太空船上。電影畫面的呈現的是,羅伊的小艇從星環的「上」方向「下」穿過星環,小艇仿著潛水艙一般的穿入星環,撞擊著環中的石頭與塵,搖晃的抵達父親所在的太空船時,似乎也穿透他內心中不願面對真相的平面。

他終於見到父親,但父親宣言從沒愛過他。

Roy終於接受父親多年失蹤後,未曾真實存在自己人生的事實,他接受父親在深空之中變得頑固,偏執或許瘋狂。

在這海王星上的孤船,父親在十數年間捨棄親情和所有人的羈絆,唯一的任務是尋找太陽系外的智慧生命:「在深空外面還有人存在嗎"(is there anyone out there?),當然了,我們不可能是唯一存在的智慧生物。

父親的台詞「The captain goes down with the ship」令人玩味之處在於,它或許表現了其對「任務」的偏執,而這句格言傳統一開始用意卻始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航海道德,為了在遇難時保全艦員(尤其是老人、婦女、孩童)生命,艦長必須在自己的職責上待到最後一刻。這句台詞或許用另一種方式反映父親的心理:比起艦員,比起人類,更該被重視的是,其他智慧生命能帶給人類的啟發,新生。

在猩猩 、人類 、智慧生命的三階對比中,猩猩反映在深空之中最原始的暴力和危險,而人類即使比起猩猩文明,更加溫順或冷靜,卻也在日漸哀敗的社會中陷入資源爭奪,各自殖民於月面新大陸而形成無政府狀態,父親尋找的智慧生命成為物種希望的象徵性建構,是父親心目中惟一的認同,經由探索而可能和智慧生命對話,交流或學習機會。甚至因此當年他可以不惜殺死(處罰)"叛變"的艦員,即使孤身一人仍要持續尋找的任務。

#斷捨離的歸返之路

當Roy和父親之間以一條索帶連結著,企圖以太空漫步返回仙王號時,父親卻兀自開動太空衣的噴射器,跳入無邊際的太空中。即使Roy抓住索帶,企圖縮短兩人的距離並把他帶回時,父親卻說:「讓我走。」「你必須讓我走。」

Roy無奈之下取下掛勾,看著父親隨著作用力漂移,愈來愈遠。

這段令人心碎的劇情預示著父子關係必然的發展。無論是否有愛無愛,曾經是否親密,始終都要割斷意識和情感的臍帶。當Roy在太空中飄浮著,度過失去父親的哀傷後,他側頭看著父親留下的太空船,最終知道自己仍需迴返,迴返到大地,迴返到他的歸宿。

#繼承,割捨與轉化

Roy仍要再穿過星環,他用著父親太空船的外殼作為盾,舉盾飄移的形象,仿若痛苦的成長。當我看著畫面上星環的碎石不住打擊著盾引起的火花時,甚至可以感到畫面傳來的激烈痛苦和不安。

他帶回的是父親最大的遺緒,十數年間在星海中觀測,足以讓數代人分析的數據,以及他自己。

這部片中具象描寫的是,一個男人如何在成年後重新面對自己的陰影,在不停的於惡地尋找真相之時,他接納了痛苦的真實處境,做出了離別的選擇,接受著這個離別所帶來的積極,失去父親的痛苦讓其成長為能依賴他人的獨立者,能相互與他人依賴,他能承接他人。在這充滿規訓和冰冷工具式評鑑的世界中,Roy最近在最遠最遠的冒險中,找回了自己的邊界和存在。


附記:

喜歡的場景: 之一,在火星,為了登上前往海王星的船,Roy必須潛進地下湖泊才能靠近發射台。 這一幕映照出地下湖的入口和遠方待發射的太空船,在火星的日光下更像面對著指向星空的高塔。而地下湖泊對映太空船的「塔」或「箭」的意象,是否隱喻著子宮或是根植於大地的潤澤?
喜歡的場景之二: 劇中Roy抵達火星後的一幕,在基地的甬道上,隨著火星日落,自己的身影也陷入黑暗,仿若被關於父親的問題所吞沒。但他必須要往前走入陰影才能得到答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建君台灣台北人。喜歡:ACG,時事,政策,心理學,神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論政治談社會
19 篇作品

時論:「囤鹽」敘事是理智被寫在死亡筆記本上的迷因

外文翻譯
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