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书日記|論家用電器

Nishinoaki
·
·
IPFS
·
這是家用電器的人格化哲學

本書作者汪民安教授是中國清華大學中文系的知名學者,專長於20世紀文化理論與批判理論,尤其對福柯的研究有深入見解。除了在大學擔任教職,也出版了多部有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在《論家用電器》一書中,汪民安教授以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了家用電器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這本書不僅是家用電器的簡單描述,更是一種對現代生活哲學的反思與批判。

觀看體驗前情提要係列之,為什麼會知道這本書:其實是去參與沙丘研究所線下活動的時候收藏的。在主持人開始介紹主題的時候,除了示範各式藝術創作,也提到了《論家用電器》這本書。這是一本在我的收藏夾躺了半年,最近才終於看完的書。沒看之前以為是很深奧的哲學書,結果翻一翻像在看小品,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翻完。甚至就像作者最後所說,別人都問他為啥寫這麼一本書,看起來也不是文縐縐的論文。他說因為工作生活基本上都在家裡,這些與他朝夕相處的物件是構成自己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什麼不值得寫?或許就是因為太過稀鬆平常,我們才忽略了生活裡這些寶貴的「小東西」。而在每個物件的篇章中,透過部分擬人化的寫法,可以感受到平日我們對與家用電器的依賴與忽視。其實這樣有些另類的思考角度,蠻有趣且頗具可讀性。

書中,汪民安透過對洗衣機、冰箱、收音機、電視、手機、電腦和電燈等家用電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這些日常物品如何在無形中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結構。這些設備不僅僅是工具,它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家庭倫理甚至個人情感。當然因​​為是不同的物件,屬性也有一些小差別,但畢竟都是存在於一個空間內的,所以寫法上其實很難有特別大的差異,甚至是哲學內容衍生上也能感到作者寫到後面其實有些許寡淡和乏味。

1/洗衣機

在最開始聊洗衣機的時候,作者說:「但人們並不關心洗衣機的內在運動,也並不關心這一切。人們只是將衣服扔進去了,摁動了指令,然後等待它的結束,最終從方盒子裏面掏出這些裹成一團面目不清的衣服。盡管洗衣機的聲音在拼命地述說,在大聲地宣講它的勞動,在吵鬧著證明自己的存在,但洗衣服的勞動過程被忽略了,好像並不存在這樣一個勞動過程,好像衣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過渡後自己變幹凈了。人們並不關心這樣一個洗滌過程。」書裏講洗衣機的運作過程,也說它如何解放了婦女的勞動力,同時又談洗衣機在對待衣服上的一視同仁:「它無視衣服的差異性。所有的衣服都是平等之物,它們沒有貴賤、身份、內外和性別之分,所有的衣服一旦被拋進洗衣機中,它們就被迅速地攪拌在一起,裹成一團,而不能獲得任何的特權地位。衣服的主人身份,它附著於人體之上的體面、尊嚴、裝飾,以及它的品牌所體現出來的符號價值都被洗衣機無情地揉碎了——這是服裝的暗面。」作者從與洗衣機的關聯之物去分析和解構現代人的生活,最後談到現在機器對於勞動力的解放反而讓室內勞動處於一些擴張化的狀態,尤其是對於現代家庭而言。「現代家庭的悖論在於,它越是想成為一個非勞動性的休閑之地,它就越是需要強化家庭的內部勞動。室內勞動旨在讓室內獲得一個非勞動狀態。由於現代家庭在不斷地擴充它的面積,不斷地補充它的物質,不斷地讓其空間具體化,以至於它層出不窮地生產出各種各樣的事務。」這樣的論述,讓我不自覺想到勒柯布西耶的那句「住宅是居住的機器」,他將住宅視為提供居住功能的機器,強調建築的功能性和效率。雖然這個概念主要是針對現代建築而提出的理念:強調通過簡潔、靈活的空間布局和材料使用,實現高質量且經濟的居住環境,以滿足居民基本及變化的生活需求。我想柯布西耶最開始提出的時候也是帶著美好的設想,「住宅是居住的機器」這一理念也確實對20世紀的建築和城市規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公共住房和現代主義住宅設計中。然而這一理念也受到了批評,一些人認為它過於強調功能性,有時忽視了建築的人文和社會維度。當然這可能是另一個議題,只是類比到洗衣機的角度而言,它充分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雖然被人忽視它的勞作過程,甚至希望它完全安靜地完成整個任務。它不需要任何人文屬性可言,功能性就是它最偉大的實用性,只是作為符號的話,很像被「工業化」的人。當然作者僅僅只是在說它的功能屬性。所以回到那句需要「強化家庭內部的勞動」,這個工廠般的感覺,都是由這些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家用電器構成的。「人們對於居住空間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對這種空間進行生產。一個現代家庭,不僅是一個休養之地,也是一個生產之地。大量的重復性的家務勞動,使得這個家庭也變成了一個工廠,一個居住工廠。人們在這個工廠中生產,就是為了讓這個工廠更加適合居住。」有了機器很好理解它如何成為「工廠」,那不禁就會讓人思考,沒有機器之前呢?

2/冰箱

寫冰箱的時候,我覺得作者的想象力很豐富,這個時候的冰箱好像不僅僅是貯藏食物的容器,更是一種「空間性的機器」,從空間的維度去看家用電器的視角很新穎。「冰箱和快速的交通工具一道,將異地的食物進行搬運和儲存,從而讓食物沖破自身的限製,而獲得空間和時間上的廣泛適應性。食物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都有賴於冰箱的存在:一個四川的家庭冰箱中可能會存儲日本海的三文魚。對於食物運輸而言,冰箱是交通工具的隱蔽環節,是它的最後一環。」但是它封閉了食物,也封閉了我們對食物來源的認知,這種對家用電器深層次的思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我們與這些設備的關系。「事實上,許多食物正是在冰箱的庇護下發生腐敗的。冰箱也會成為食物腐敗的根源。從冰箱中拿出來扔掉的東西,或許比置身於冰箱之外而最終腐敗的東西更多,因為,在冰箱之外的食物總是具有可見性,人們總是能看到它的質變情況,能看到它的腐敗進程。但是,冰箱中的腐敗是隱匿的,是悄然發生的。」而我每次發現我買的菜或者水果腐爛的時候都是一次尖叫時刻,不僅僅是不記得自己買過什麽,還會在冷藏室裏發現大半個月前買的蝦仁,或是從家裏寄過來的手工烤腸。食物腐爛的痕跡標記了一些被我忽視的時光,更別提食物本身。

3/收音機、電視、手機

再看收音機到電腦、手機幾個章節內容的時候,其實頗有雷同之感,都是帶著娛樂屬性的家電,不管能不能和人合二為一,或是對人身體的異化,至少從功能性上講,都是社會學動物緩解孤獨的工具之一。好比作者在書裏寫到:「我們已經看到,收音機只能通過自己的特殊性,在電視機和電腦所不能涉足的地方發生新的組裝:同另外的機器和另外的人群再次組裝,它和汽車再次組裝,使得汽車開始說話,使得收音機在奔跑中講話,收音機似乎也只有在奔跑中,在戶外,在城市的某個特殊角落(諸如單位的門房),在偏僻的荒野中講話。它不僅生成一種新空間,而且,它還生成它的新聽眾:出租車司機,老年人,一切被電腦和電視、被現代事物所排斥的人,在某種意義上,它生成這社會的剩余者:獨身者,居無定所的人,無所事事的人,置身於黑暗角落的人,夜晚在床上輾轉反側的人。收音機的傾聽者,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沈默者。」收音機看起來好像只屬於落後的人、被排斥的人。但於現在播客大行其道的時代而言,那群收聽播客的人群,也是一樣無所事事、居無定所或者實在夜晚輾轉發側嗎?可能真的是部分睡到自然醒的自由職業者和下班通勤的白領一族更多一些。但你要說孤獨的話,和書裏描述的對象,大概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在提到電視的時候:「它並不是以一種視聽機器的形象出現。電視在此僅僅是製造熱鬧的,它是一種驅趕寂寞的音響。隨著當代的家庭結構越來越小,人們的交往空間也越來越小。家庭中的人數在銳減,家庭越來越冷清,電視機越來越像是一個發音的伴侶,一個單純的發出含糊人聲的伴侶而出現在家庭之中(對於一些老年人尤其如此)。」電視的功能也越來越像可視收音機。至於後面談到的電視機的異化,不論是從圖像角度還是人觀看形式的角度,我覺得這在現代生活中已經越來越無足輕重,影響更大的可能是手機或電腦。

在對手機的討論中,作者預見性地指出了這種設備如何成為人的一部分,或者更準確地說,人成為手機的延伸。他提到,「一個人體前所未有地和一個機器緊密地結合起來」 ,這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了現實。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更是社交、支付、娛樂的綜合體,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交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獲取。「人們對它有嚴重的依賴感,這種依賴感,加速了人們自身的退化能力。手機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們,也在多大程度上抑製了人們。手機抑製了人體的某些肉體官能,它抑製了行動能力——人們盡可能減少身體運動;抑製了書寫能力——人們越來越借助機器通話;抑製了記憶能力——人們越來越依賴手機儲存消息。」這就像某種疾病的軀體化,而更惡劣的影響,是對人心理的影響「對手機的依賴,還有一種是心理上的。有時候,手會無意識地去尋找手機,去摸索手機,去把玩手機。當人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在等候的時候,在閑暇的時候,總是不自覺地去翻動手機,就像兒童在玩玩具一樣。」習慣成自然,摸一摸手機看看有沒有信息,或是只是單純地在每個應用裏巡邏一遍,那些條件反射的動作下,是現代人焦慮癥的顯化,是寂寞的顯化,所有無以名狀的空虛,都被安放在這依賴感之中,盡管這一切或許並不能改變任何事。我們和手機合二為一,手機就是我們自身的映射。

4/電腦

如果說前述三樣電器的娛樂屬性更高,那麽電腦則是一個捆綁了更強烈工作屬性的電器,人們最常做的事是在同一個機器上完成娛樂和工作的相互轉換,然而這個轉換有時候不受自我控製,有時候又太過模糊。「這也創造了一種新的自我技術:自我面對著新的自我誘惑,自我管理自我的困難,自我內部的沖突。電腦讓自我時刻處在一種紛爭狀態。」甚至是面對使用電腦和現實生活狀態的轉換:「人們一旦沈浸在電腦中,活生生的現實人生就會被淡忘。如果確實將生活區分為電腦生活和非電腦生活的話,如果確實是在電腦生活中娛樂擠占了工作時間的話,那麽,我們同樣可以說,電腦生活在大規模地侵蝕非電腦生活。非電腦生活將會越來越短暫。」無論是用電腦工作還是娛樂,電腦都將我們緊緊吸牢。「電視機曾經推遲了人們睡眠的時間,現在電腦進一步推遲了這個時刻,它甚至使得夜晚消失了,在電腦面前,寂靜的夜晚仿佛像白天一樣喧囂。」電腦裏到底有什麽吸引著我們?

「電腦既讓每個人可能同世上無數的人相關聯,同時也讓每個人成為一個孤島。家庭空間被分成了新的隔柵——不再是房間和門組成的顯著隔柵,而是由電腦機器所打造的無形隔柵。」除了單機作業,互聯網讓我們為電子景觀而著迷,無論是線上交友還是遊戲,好像只要通過一個設備,就可以直達地球任何角落,與任何人直接交流。但這個互聯互通反而為我們與現實的連結豎起高墻。我們像閾值無法被滿足的實驗室白鼠,在電腦裏狂熱地攫取多巴胺,而對於電腦的這般熱烈情感和興趣,不會因為空虛而停止,只會愈演愈烈。「人們之所以關閉電腦,不是因為他在電腦上已經窮竭了,而是因為他的身體和時間不允許他繼續待在電腦上面,電腦消耗了人們大量的精力——沒有比使用電腦更加輕松愉快的事情了,同樣,也沒有比使用電腦更加辛苦勞累的事情了。人們輕松地坐在電腦面前,最後卻疲憊不堪。」但在閱讀完手機和電腦的章節之後,我直覺電器的工具屬性其實沒有發生異化,異化的是在這使用過程中的人。

5/電燈

這一章節我只記錄了這樣一句話:「如果在黑夜中沒有悄然地進入到夢境,那就是違逆自然的小小災難。失眠,永遠是生活的瑕疵。」

雖然全書讀來非常輕松,但是也因新穎的角度發人深省,尤其是對現代技術發展的反思。這本書探討了技術與日常生活的融合、家庭空間的變遷,甚至是消費文化與生活方式,那些帶有批判性視角的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評估技術在家庭和個人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總而言之,《論家用電器》不僅是一部理論隨筆集,更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深思現代生活和個人存在的作品。汪民安教授以其敏銳的觀察和深刻的見解,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家用電器、乃至現代生活的新方式。這本書實際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哲學探究,值得每一個生活在被技術包圍中的我們細細品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