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該如何提升判斷力

Davina
·
·
IPFS
·

本篇出自於《用邏輯改變世界S2EP13》語音版本請前往👉 https://link.chtbl.com/JMzEs7Wq

有位覺得PM很煩的RD聽眾問我對於辨別和判斷的看法,上一集的分享主要放在判別資訊上面,這一集會再跟大家分享其它判斷的重點。

很多時候我們會需要進行判斷,是為了做出決策,所以《選擇與決策該注意什麼》提到,必須優先掌握的東西是「目標」。清楚知道「什麼才是重要的」,能夠幫助我們做判斷,這種判斷是屬於資源上的調配。像我在做PM,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完成指定的工作,工程師時常跑來問我一些細節的問題該如何處理。每每我做出決定之後,就會告訴他們為什麼是這樣決定的--如果是在意的東西,時間允許就會做、時間不允許就排在未來處理;如果是不在意的東西,大家就不用花太多時間處理它了。

而我會在意的東西是什麼呢?可能是被列為需求的功能、可能是用戶的體驗,這些都和我們製作這個產品的目標習習相關。軟體工程裡有個叫「敏捷」的開發方式,他就是把這樣的探討變成流程的一部份。也就是說,我們開發的每個功能,都是為了促使這個產品達成它該有的目標。

判斷是一種結合過去記憶的認知過程,決定我們聽到什麼、看到什麼、相信什麼。

定義目標除了幫助我們判斷資源的運用之外,也能幫助我們更聚焦--焦點本身也是種資源。例如在軟體系統裡有個東西叫log,也就是系統裡的記錄。例如我在FB點了某篇文的讚,系統就會記錄一筆:幾月幾日小戴在那篇貼文點讚。大家可以在自己FB裡的「活動記錄」找到這樣的log。FB有很多這樣的log,你看過什麼樣的文章、說不定看多久他都會記錄。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一天會滑過幾篇貼文?假設有一萬個人一天滑過100則貼文,一天就有100萬筆log。

因為log是很便宜的東西,有些人就認為它多多益善。然而換個東西講也許會更清楚。想像一下一筆log就是你出門旅遊拍的一張照片,請問大家有在整理自己拍的照片嗎?多久會回頭看那些照片呢?「旅遊時才拍照」這件事其實已經選擇了我們的重點--旅遊,目標就是記錄你的旅遊時光。假設你頭上戴著一個相機,每秒都會幫你拍張眼前的畫面,每天就會產生出86,400張照片,請問你會想要去回顧它嗎?雖然電腦可以篩選,可是你要花多少錢付電費去讓電腦從這些…幾乎都是垃圾的照片裡找出對你可能有價值的照片?

便宜的log記錄若是雜訊太多,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處理它。所以即使是這麼便宜的log,也會在確認目標之後才決定要不要做記錄。

通常越有價值的目標,我們就會願意花費越多的資源來達成。目標與資源的判斷也可以很複雜。像現在很流行訂閱制,而我就會考慮幾個點:(成效)這個刊物的內容對我有幫助嗎?(金錢)訂閱的價格如何,我能不能負擔?(時間)我有時間閱讀這些刊物嗎?前面二個就是俗稱的C/P值嘛,但是這個C/P值是非常主觀的,它的重點是:這個成效在你心中值多少?願意花多少錢獲得這份價值。當一個產品能提供多個服務的時它就會推升價值,我們也會更願意掏錢。但如果是完全用不到的東西,那對你來說就是沒有價值,不該花半毛錢去購買它。

除了目標與資源之外,還有幾個要考慮的面向,包括:現況與風險。不過這二項通常涉及專業,需要吸收各種知識才能做判斷。與人有關的現況評估,可以包括能力、態度、優缺點等等。大家如果喜歡貓狗,會不會去吸收與飼養寵物相關的知識?你知不知道貓搖尾巴是什麼意思?如果你希望自己飼養的寵物開開心心地生活,自然就會想暸解牠。所以同樣的,我們有花多少時間暸解自己呢?如果你是自己的專家,就能在個人目標、自我成長等等與自己相關的決策上,做出最適當的判斷。

像小戴目標是推廣邏輯與批判思考,但是沒有資源,所以選了成本最低的自媒體。既然要推廣就要尋求擴散,所以我錄Podcast還寫文稿,就是想用我擅長的網路SEO知識被動增加擴散。

至於風險的判斷也很專業,不過《大人的Small Talk》EP104 Joe有提供他的看法,大家可以去聽聽看。最重要的就是損失是不是有限,千萬不要讓自己喝西北風。像我做Podcast推廣,最慘就是只有小貓幾隻獲益嘛。可是對於一個受過教育界洗禮的人來說,經濟效益就不是我考慮的重點。而且我做免費的內容,就是要讓沒有資源的人也有機會獲益,我只要能提供這樣的機會就足夠了。

過去重視知識與執行力,卻忽略邏輯與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

上面和大家分享的是判斷時要考慮的面向,接著要和大家提醒,不要忽略邏輯與批判思考的重點。

首先是「定義」,定義不明確的東西是很難判斷的。例如我要判斷某個人是不是渣男,請問你對渣男的定義是什麼?有劈腿的人才是渣男?所以你認為的渣男他真的劈腿了嗎?還是新聞說他渣就是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但你必須要有個定義,才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

接著就是要判斷邏輯推理是否正確。例如自我提升真的就會賺大錢嗎?我從前也這樣認為,直到開始工作之後發現並不是如此。金錢的價格是由供需造成的,因為自我提升賺大錢這件事並不符合金錢本身的邏輯,所以這件事不會成立。當然能力越強通常也越稀缺,只是和你能拿到的Pay不是直接關係,而是間接關係。所以日本匠人可以做出手工的牙籤很厲害,但若是沒有政府支持,仍然很難生存下去。

這年頭網路發達,如果不確定一件事的邏輯是否正確,可以搜尋看看,甚至上網問人也行。這都會比我們自己亂猜一個答案然後誤以為它是正確來得好。

上網找答案,這又會回到上一集和大家分享的,如何辨識資訊是否可以信任--找到的邏輯是正確的嗎?自我提升會賺大錢,那為什麼有些厲害的人沒有賺大錢?是他不想,還是別的原因?如果邏輯正確,所有的東西都應該能夠串聯,不會出現無法解釋的情況。

客觀證據是我們判斷時的重要依據,因此要不斷確認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上一集主要是和大家談論真實性的驗證,不過我沒有提到的是造假的證據。像是網紅買量就是一種證據造假的情形,營造很受歡迎的形象;或是公司做了一個產品,比如說聲稱有療效,再去製造相關的證據讓客戶買單,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情形都是屬於虛假的證據。通常假證據多少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例如台灣中文的網紅卻有很多外國人按讚,當有出現不合理的狀況時我們就會予以懷疑。

有時候證據雖然是真的,但是如果我們看到的證據不夠周全,或是導果為因,那麼這樣的證據我們就不會完全採信。為了減少證據造成的誤判,多從各方面吸收資訊就是必要的,從不同角度來確認證據是否過於片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的看法不見得是錯誤的,只要前提的證據是真的,推論又符合邏輯,那麼這樣的看法就是有價值的。所以不要隨便否定別人的看法,一旦心存否定的偏見,就算對方論述正確,也無法被我們吸收、使用。

大部份的事情都不會違背常理,當有件事不符合常理時,我們會懷疑自己拿到的資訊是不是不完整。可是如果今天有個明確的客觀證據不符合我們認知的常理時,就應該要去懷疑這個「常理」可能是假的。就像古代人認為地球是平的,這對他們來說是常識,可是伽利略用望遠鏡看到的證據不是如此,所以他就會懷疑地球其實不是平的。

我們可以堅定地相信自己認知的事物,但如果出現的客觀證據有所牴觸,在確認證據的真實性後,就要以客觀證據為依歸。人類是一種會維護自身認知的生物,所以伽利略在當時是邪魔歪道,但是忽略客觀證據,往往就會造成我們的誤判。人類畢竟不是神仙,與其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不如相信客觀證據告訴你的東西。

當我們要進行推論、判斷的時候,要清楚知道「已知」的東西是什麼、未知「假設」的東西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知之為知之。這樣我們才會知道這個推論或判斷的正確程度大概會在那裡,畢竟未知的假設是存在風險的。像有些公司做產品,是憑感覺認為它會賣,就投入大量資金來製作;製造之前假設它會大賣,真的做出來賣才知道現實不是如此。所以為了降低風險,就要設法取得客觀證據。即使先花一筆錢做個DEMO的產品也好。就像小戴做這個冷門的Podcast主題,其實是因為之前撰寫批判思考的文章獲得了不錯的流量,才確認這個主題是可行的。它有需求存在,並且我認為它是未來的趨勢。當然我的文章沒有專業的精彩、Podcast也不比別人有趣,但若我的目的在推廣,那麼這些就不是很嚴重的事情,只要盡所能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好。

最後再補充心理學提到的,情緒和精神狀態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因此無論是高亢或低落的情緒,當察覺自己有情緒存在時,就要避免在這個時候進行判斷。然後要好好睡覺,盡量保持心有餘裕的狀態,這樣才能保有良好的判斷力。

我認為增進判斷力所需要的能力,就是邏輯與批判思考。邏輯要注意的就是定義和推理的問題,而批判思考則是處理客觀證據的問題。因為現實中客觀證據會存在許多瑕疵,所以我們要嚴謹地確認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如果不得已要用假設來取代證據,也要清楚認知它的風險。另外,立場或是情緒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使我們看不見客觀證據,因此這也是批判思考要處理的問題。當我們確認證據是真實可信的,就要相信證據,而不是自己。然而,真的證據也有可能出現假的推論,因此吸收多元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真偽。如果我們的判斷是為了做出決策,那麼除了上述的東西之外,還要考慮四大面向,包括:目標、資源、現況與風險。全部的東西組合起來,才會成為我們的判斷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集講的東西過去都有分享過?只是從前的分享偏重某個點,剛好趁這個機會再比較有系統的整理一次。不過礙於篇幅,有些東西只是點到為止,想要更深入暸解的話,可以考慮回頭聽聽前面的內容。希望這二篇的內容對大家提升判斷力有幫助,小戴也會繼續陪伴大家提升邏輯與批判思考能力。


延伸閱讀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moke.tw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Davina《用邏輯改變世界》Podcast製作人。 這是一個分享邏輯與批判性思考的頻道,專注於如何將之應用到生活中的具體做法,提升個人視野並暸解現實生活的遊戲規則。 如果對這些分享有興趣,歡迎收聽Podcast或訂閱VOCUS專題。
  • Author
  • More

為什麼我選擇購買方格子的NFT

我們如何在不知不覺間建立別人對你的偏見

大家不相信放羊的孩子,不是因為他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