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理解人类的痛苦,那就还不算太糟 ——《古泷兄弟与四苦八苦》影评
为什么这部剧会这么冷门?可能由于它的名字有点难记,或许译为《古泷兄弟出租中》/《租赁老爹》会更容易记?而且节奏非常缓慢,并不是现今流行的可以截图+金句拿去发朋友圈的那种剧。我认为这是我看过最真诚的一部日剧。类似这样节奏缓慢但内容真诚的还有一部电影《日日是好日》,看到后面都要泪奔。
我和朋友一起看,朋友也很快就弃剧了。但在很颓很丧的今天,我慢慢地从头看到尾,几乎哭了一整晚。
作为一个很想成为植物的人,作为一个喜欢女生的女生,在这部剧里面,我觉得被深深地理解了。
讲讲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从抑郁症患者那一集开始。这部剧没有直接点名这个人的病,甚至没有提过她生病,只是说她被情绪传染了,重点放在她的所思所想和生活状态上。她想成为一棵植物,鼓励和否定对她来说都已经无所谓,活着也很麻烦,去死也很麻烦,倒垃圾也很麻烦,渐渐地自己也被垃圾淹没,成为垃圾的一部分。
我相信所有经历过抑郁状态的人,都能感受到导演的善良。尤其是最后女孩想把垃圾重新拿回房间,打消男孩追求她的念头的时候,男孩突然出现在门口,被她滑稽地动作逗笑了,却什么也没问,径直拿起两袋垃圾拿回房间,陪她一起“疯”。
看到这里是我第一次感到被理解。首先,有两个陌生人愿意来跟你一起做“垃圾”的感觉,已经很难得了。现在对于抑郁的理解,更多是在病理上的,多数人只会劝你去看医生,有哪几个人会听你说话,在你充满垃圾的房间里多呆一会儿?甚至千里迢迢来找你,陪你一起发疯?
这种不加评判的理解与陪伴,是对身处抑郁之苦的人最大的支持。
还有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这部剧对于LGBT议题的探讨。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出现的同性恋,并不是突然冒出来承担剧情的反转功能......我看过至少两部剧带着这种猎奇的视角,虽然出现了性少数群体,但并没有让LGBT群体在实质上被更好地看见。
至少,这部剧对于性少数群体的描述十分真诚。五月虽然是gay,但是全剧没有把重点放在揭秘她是同性恋这件事上,而是描述这种与生俱来的性别色彩,给她带来的痛苦。导演也没有故意遮遮掩掩,眼力见好的人在一开始回忆的时候就能注意到那两只紧握的手都是女生的手。出柜也很自然,从五月想成为男人开始,铺垫到最后说出一句“只是想作为女生喜欢女生”。最难得的是周边人的反应,哥哥一路是个直男,从未接触过这类群体,而且五月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说了伤人的话却不自知,后来被弟弟二路教育,品读《初学LGBT》,终于开悟(笑)。我觉得这里设计得很细腻,并不是纯粹支持的环境,也不是极端反对的环境。当然大部分人都默默支持着五月,这已经很乌托邦了。但能够有哥哥一路这个“反面教材”,才显得真实。不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坏人,也可能是深爱你的人。他只是真的不理解,因为时代,因为教育。不被理解的人,也真的很痛苦。弟弟的角色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一方面安慰到了妹妹五月,又能开导哥哥一路。在女儿出生时就考虑到未来如何面对她将来可能出柜、科学自学LGBT的父母,真是时代的榜样,人类的希望啊......
回味全剧,其实每一集都值得细细品味。比如第一集,一开头就鲜血直流的受家暴女性,导演就很直接地拍她的鲜血。没错,被家暴就是会流血,这才是最该让观众感到震惊的部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家暴总是被隐瞒、女性的伤口总是被忽略,让他们都看看,看看你到底经历了什么。于是整整一集,女委托人的鲜血都在脸上,十分刺眼。
全剧的主角虽然是两位男性,但也是“边缘人”,两位都没有工作,一位没有情感经验,一位是家庭主夫,失业多年。在社会标准看来,这两个都是“失败者”。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身份,才更能理解那些处于痛苦之中的人吧?
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细节,可能真的要经历过当中的“苦”才会更有共鸣吧。看到这部剧那么少人评价,而且评价不算太高,我觉得很担忧。因为它的深沉与真诚,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这也是我觉得有必要抒发一下我的观后感的原因,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最后。当然如果看不下去也就算了,过一段时间想起来了再看。总之,这不会是那种因为烂才看不懂的剧。
写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再回头看一次的剧,我在剧里流了很多眼泪,但那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痛苦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流泪之后,我觉得充满了能量。如果世界上还有人在这样理解人类的痛苦,那就还不算太糟。五颗星已经无法传达我对它的感激,只好再写下这些粗糙的文字感想。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很深,这部剧会冷门,可能也是因为他不紧不慢地叙事方式,像一首诗或一本书一样,需要花一点心思读完,然后才能解开作者想要传达的讯息。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