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背後的雞蛋高牆對決──彩虹眷村

張子房
·
·
IPFS
·
假如權力者要求你在資源和時間均不足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左思右想沒辦法達成,權力者協商不果,決意不改變主意。你走投無路,大抵只剩兩個選擇︰一,犧牲自己;二,損毀既有資產。前者對自己無益,後者惹起公憤,你會怎麼選擇?


假如權力者要求你在資源和時間均不足的情況下完成任務,左思右想沒辦法達成,權力者協商不果,決意不改變主意。你走投無路,大抵只剩兩個選擇︰一,犧牲自己;二,損毀既有資產。前者對自己無益,後者惹起公憤,你會怎麼選擇?

彩虹眷村的營運單位彩虹文創選擇了後者,連帶把自己也傷害了。

2000年前後,台灣政府陸逐收回眷村重建,進行都巿更新。台中巿南屯區的彩虹眷村亦列入都巿更新計劃之內,連同周圍的眷村拆遷改建。彩虹眷村並非官方興建,比較接近寮屋、違建的概念,即使居民已住在此處住了好幾十年,在法規的角度,他們爭取保留建築的理由非常薄弱,能獲得原地安置已是最佳結果。

藝術改變拆遷結果。彩虹眷村的拆除本已成定局,其中一位居民,榮民黃永阜老先生,百無聊賴地在老屋上畫畫。一個無心的舉動,激發台中巿民、學生等,發起「919搶救彩虹村」行動。數次官民協商,巿政府決定保留建築,以公園形式保存。

世界各地一旦涉及老建築清拆,廣泛的社會討論和糾紛好像都無法避免。多半是居民反對遷離有感情的房子、既有鄰里關係,或是收購地權、新發展商以為人咎病的手段回收業權。彩虹眷村在拆遷期的糾紛,從留傳下來的資料回看,可算是較為平和、順利。當局讓步予無權力者,雞蛋與高牆的對決,雞蛋小勝一役。誰又想到,嚴重衝突發生在2022年,919行動十幾年後。

作為公園和園區保留的彩虹眷村,委託給彩虹文創營運管理。我不敢說營運單位管理得好或是不好,畢竟缺乏長期觀察。從過去十年屢獲國際旅遊雜誌報導,戶外藝術風吹雨打,保護畫作不褪色、牆壁沒有塌下來砸傷路人,遊客的角度看,感覺是很不錯的。

我相信對於營運業者而言,也是難得的經驗。得以維護世界級地方景點,作出許多實驗嘗試,並且有固定收入來源,繼而開發文創商品,拓展業務經歷。日後往古蹟維護與文創產業發展,也是有利且明確的方向。

然而2022年暑假,台中巿政府以「牆面加固工程」為理由,要求文創業者遷出眷村。相關報導和法院判詞有待查證,畢竟「遷出」兩個字很模糊。到底是暫時歇業「遷出」,待加固工程後「遷回」。抑或是連同營運權一同「遷出」?中止與彩虹文創的合作方案?


真相有待發掘,但事情卻發生了。彩虹文創負責人魏丕仁認為遷出時間太短,就在巿政府要求遷出前一夜,用紅藍油漆破壞彩虹眷村的牆畫以示抗議。個人猜測應該不止是「遷出」、「保固」這麼簡單。新聞報導亦隱隱約約看到,彩虹文創與壁畫創作人彩虹爺爺黃永阜分潤問題提起訴訟。

一個經營了十年以上的古蹟加公園加藝術品,因為利益問題而遭破壞,營運方倒也挺狠的。這是巴米揚大佛同類事件呀。我聯想起香港時常發生的地盤判頭走佬,無糧出的工人危坐、危站抗議的畫面。可能營運方試過不同方式協商,巿政府不予回應。又可能,營運方本身得罪人多,巿政府採迂迴策略換人。無論原因如何,損毀藝術品是下下策,最不能獲得大眾認可。

如今彩虹眷村部份用白漆、其他藝術品遮蓋起來的牆面,便是遭損毀破壞的地方。偶爾經過我還是會拍拍照。最近一次路過,感覺眷村好像頗缺乏維護。春夏多雨,部份壁畫褪色了,彩虹爺爺也過世了,恐懼無法修復。被譽為隱世景點的彩虹眷村,終究只能順着因果,在風雨之中漸漸敗壞。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突破點對點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
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Gunroad|Pinkoi|500PX】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