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焦慮症:番外篇—社群焦慮怎麼辦?

十林 Slin
·
·
IPFS
·
因為一場創傷而焦慮,因為焦慮而痛苦,兩年半後找到身心靈平衡的我,這是一篇療癒自我的日記。

因為自己不是很長黏著在社群軟體中,昨天心血來潮去看了以前同學的IG,發現有些人在國外讀研究所,有些人創辦自己的工作室,有些人為知名品牌辦活動,有人結婚了,生活既美麗又燦爛,一邊刷IG一邊莫名的焦慮感就湧上了心頭:大家看起來過的很好,感覺很有成就,那我該怎麼辦?


事後很快的檢討起這件事,發現我的大腦當下又被杏仁核給綁架了,但這很正常,杏仁核存在於我們腦內最大的功用就是引發情緒,焦慮感可以讓我們更積極,但是以我過往經驗,過多這樣的焦慮意義不大並且有害,大腦自動化產生的焦慮並不是我們真心想要的,並且經常擾亂自己的思考。於是我用理智告訴自己:「嘿!妳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生活?況且,妳不是已經決定好要用自己的方法,走好自己的路嗎?」


我必須老實說,這樣想之後,我確實很快就排除這件事情對我造成的焦慮感,繼續專注在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上,如果沒有想做的事情?那就專注在享受生活,在享受的過程中去探索。


我們依然渴望更成功,但不是在恐懼中尋找,想活的更好,並不是為了別人。和別人比較誰過得更好的那個人,應該活的比較不快樂,而活得比較好的人,肯定是因為在做他覺得快樂的事情。在只有成就焦慮和金錢焦慮中獲得的成就,最後會令人非常疲倦,無法由衷的感到幸福;而在熱情的事物中展現自我,儘管筋疲力竭,但內心卻十分滿足。


有時候熱情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明白生活並不只是數量的堆疊,而是一種質量的沉積;明白快樂不是靠外在刺激,而是從心中信念出發。


朴樹的平凡之路,唱出千萬人的心聲,我們走過山海並付出一切去追求,跌跌撞撞之後發現平凡才是人生最終的模樣,能夠理解人生就是如此,最終能擁抱平凡,做個悠然自得的人,就是心靈的自由。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十林 Slin人們渴望兩種朋友:真實世界的朋友;心靈世界的朋友。 因為心靈世界的孤獨,而文字是我心中言語,文章是它交流的媒介。 更多分享IG:Slin_1996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多巴胺國度》書評分享(完):如何找回平衡的生活?

《多巴胺國度》書評分享(三):天秤兩端的故事

《多巴胺國度》書評分享:如何找回真正的身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