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字與簡體字的抉擇

Naturalman
·
·
IPFS
·

香港、台灣和澳門三地的官方中文基本上是以正體字(或稱繁體字)為依歸,這是中華文化歷史承傳的結果,而簡體字的出現,就拜中國共產黨所賜,中國政府在全中國推行簡體字之餘,也影響到星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也跟著使用,形成了世界上存在著兩種不同書寫方式的中文,影響到在這兩種字體下的族群去閱讀對方文章的積極性和標籤了對對方的印象。

香港一些專門做大陸遊客生意的商店,為了逢迎內地顧客,往往在櫉窗貼滿了用簡體字寫的廣告,或一些歡迎字句,香港的每洋公園和廸士尼也不例外,在商人眼中經濟價值大於一切,他們當然不會理會自己的文化是否被侵略而把簡體字收起來,但對於一些本土意識較強的港人來說,推行簡體字有一種文化侵略的感覺,有婑化正體字的危機,這是一個文化領域主權的失落感,必然引發族群作出一些宣示主權的反應,所以很多香港人一看到簡體字就很反感。

若干年前,一些很少接觸簡體字的台灣朋友對我說,給他看一篇簡體字的文章很累,因為很多字形跟正體字風馬牛不相及,雖然憑著上文下理可以猜到行文大意,但是讀起來就是不爽,可能台灣的文化根基比較深厚和紮實,文化入侵的威脅感沒有香港人那麽強烈,所以如果沒有政治意識形態的介入,簡體字對於台灣人來說可以看作只是西蘭花炒牛肉和通菜炒牛肉的分別而已,不喜歡吃西蘭花的人,可以選擇吃通菜或其他配菜,可是在香港,人們的選擇權力似乎越來越少!

從小我就有很多機會接觸到簡體字,所以使用兩種字體對我來說不成問題。文字本來只是一個傳遞文化的載體而已,但一篇好文章如果因為字體的原因而吸引不到讀者就十分可惜,所以文化差異不在於正體字或簡體字本身,而是與使用者對它們產生的歸屬感有很大的關係,慣用了某一種字體的人,就不會接納由另一種字體來取代原有的字體。所以我會把這篇文章用不同字體發佈兩次,看看到底那一種字體的讀者會比較多,比較下彼此之間的反應有何不同!

作為一個作者,每次寫好一篇文章,都很想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我是用倉頡輸入法騰文,而且如果我不用正體字來書寫的話,我的寫作速度會慢很多,所以產出的文章是正體字版,但對於那些使用簡體字的朋友來說卻欠缺了一份親切感,甚至對於看不懂正體字的人來說,他們乾脆就不看我的文章,所以筆者每次在發文時都會問自己,這篇文章會不會被簡體字的讀者忽略不看。對於我這個問題,其實Matters平台可以在版頭上方,加插一個讓用戶可選擇用正體字或簡體字閱讀的功能便可解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