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复工,失望的午餐,无聊瞎想
周五到公司办公一天。应同事的推荐,点了个老乡鸡的套餐。打开外卖的一瞬间,心凉了半截。也许是居家三月“养尊处优“惯了,已经不太习惯辣子鸡里面鸡肉比辣子少。老妈做的辣子鸡兴许味道寡淡,但是分量绝对不差。但是眼前这份辣子鸡,就很是寒酸了,寥寥几块肉,还都是边角料,嘬了两口,全市骨头。另外两菜一个是蒸蛋,一个是清炒的什么绿叶子菜。蒸蛋还不错,不老不腥,蔬菜就黏糊糊味道古怪。就着蒸蛋和”辣子鸡“消灭了半碗米饭,剩下的白饭实在咽不下去,只能送到是垃圾桶里。这要是让我奶奶看见了,肯定说浪费,还要说,你肯定不饿,饿的话什么也吃得下。经历过饥荒,体验过红薯和黑豆续命的生活,人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我不行,白饭真的吃不下。白面兴许可以。
举目四望eclub里吃饭的诸位同事,他们兴高采烈的交谈着,欢笑着,很难相信大家是刚从绵延近三个月的封控中逃离出来,开始有了自由行动的权利。虽然这份权利还因为“核酸检测”所制约而大打折扣。但是越来越多的生活方式都恢复了。地铁上的工薪族,街上的往来的车辆,商业街附近的行人,一切仿佛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样子。除了堂食依旧不被允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选择外卖。我渴望在马记永的堂口点一份三细面条,鸡蛋,冰封,最后加一份面(我估计自己吃不下了),吃的大汗淋漓,然后起身慢悠悠的踱回办公室。但是装在盒子里的拉面是没有灵魂的,不能抚慰饥饿的陕西人。
午饭过后,呆坐到 1 点。这期间试图看看书,或者学点什么,像那些精英一样,把碎片时间都用起来,但是实在静不下心来,于是打开youtube看看视频。最近一直在看王志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他的视频,就是在镜头前干说,也不好笑,更不精致,但就是让我如痴如醉。我觉得他说的道理,其实都是我认同甚至我思考过的,但是深度不及。很可惜这样讲道理的人最终还是被国内拒绝了。我以前觉得,讲道理是很难得事情,得有对的人。现在呢,我觉得讲道理比我想象的还要难,因为哪怕你只是对着空气讲,别人觉得你讲的不中听,就想让你闭嘴。讲的不中听你可以不听啊? 但是人家觉得,不中听就不应该讲,所以王志安闭嘴了,袁腾飞闭嘴了。讲道理的人只能换个地方讲,还好有 youtube。
其实国内也还有能讲道理的地方的,知乎算一个,不过知乎也慢慢变得不能讲道理了。但是知乎的社区精神还没有完全的消亡,很多真知灼见,很多独立思考,在不翻墙的情况下,也只能在知乎看见。我早就卸载了微博,也不关心什么新闻媒体,看开了,其实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新闻。讲国内,无非是什么什么领导视察,讲话,指示,厉害了我的国。讲国外,无非是炮火连天,水深火热,怨声载道。知乎上有个问题说为什么我们不怎么讲逻辑。依我看,要是大家都讲逻辑,各个都能把新闻联播里的观点和事实抽丝剥茧,那么最终大家会想些什么呢?大概都会和我一样,觉得新闻联播不看也罢。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还不如大家都不讲逻辑,讲权威,我是权威媒体,我说了算,这才是万事不绝的基业。
最近看了《万历十五年》,我觉得中国人对于道德的迷恋,实在大有缘由。简单来说,如果讲道理,那么任你有什么头衔,都不能保证永远正确,因为道理和权威没有什么相关性,而且道理,或者说逻辑,天然是反权威的。但是讲道德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越是德高望重,越有权威,就越有道德上的解释权,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含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的,既然相互矛盾,那么有冲突的时候自然由权威来解释,那还有什么公正可言呢?古代上流社会发明了道德并且讲究道德,实在是堪比四大发明的存在。
当然,这本书讲的可比我瞎想的这些多得多,有人说,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中国社会。其实这些年以来,看到了太多揭露中国社会真相为的书,如果按照网络上对于文字的审查程度,这样的书不都应该被禁吗?可是现实是这些书都还过得好好地。我觉得这并不能证明审查是仁慈的,只能证明人家也是有的放矢。看书的人本来就少,读的懂得就更少。如果有个人读懂了还要传播自己的感想给所有不读书的人,那才是要审查的事情。这么一想,倒也是情理之中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