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談「出離心」與「存在主義」

子非魚
·
·
IPFS
·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

修行與社會

修行,就根本而言,其實是反社會,對社會普遍價值觀如名利權勢、聰明才智等進行抵抗。
順應社會容易,抵抗社會艱難;修行的著力點就在抵抗社會。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部分是順應社會、有些部分是抵抗社會;依此判斷,就能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哪些部分是在修行。
真正的修行,就是透過不安、偶然、痛苦、不能肯定和預料的事情來打擊和警惕自己;但這是一般社會價值觀所力求避免的。—余德慧《生命詩情》

不過相較於「反社會」,奧修做了更細緻的描述:

叛逆者是宗教的本質。他帶給世界意識的轉變——如果意識轉變了,社會結構就必然跟隨。但反過來就不對了——所有的革命都證實了這一點,因為它們都失敗了。

還沒有革命在改變人類上成功;但人類似乎沒有覺察到這個事實。他還是按照革命來思考,要改變社會,改變政府,改變官僚體制,改變法律、政治體系。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它們都以自身的方式革命。它們全都失敗了,徹底失敗了,因為人類還是一樣。

一個佛陀,一個查拉圖斯特拉,一個耶穌——這些人才是叛逆者。他們信任的是個人。他們也沒有成功,但他們的失敗和革命者的失敗是完全不同的。革命者在許多國家用許多方式試驗了他們的方法,都失敗了。但是佛陀沒有成功是因為他沒有進行嘗試。耶穌沒有成功是因為猶太人釘死了他,基督教徒埋葬了他。他沒有嘗試過——他沒有被給予機會。叛逆者仍然是一個沒有實驗過的層面。—《叛逆者》

與其說修行是反社會的,不如說是「對社會而言,選擇修行是叛逆的、反社會的」。而社會中的宗教也往往是經閹割版的溫良恭儉讓,所以修行的基礎在於叛逆社會的出離心。


出離心

以佛法而言,出離心表示「厭離輪迴、希求解脫之心」。這很有意思,稍後會詳談。

藏傳佛法

於藏傳佛法中,有描述出離心的生起方式,例如:

  • 格魯派《三主要道》中:「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 寧瑪派《普賢上師言教》也寫到依靠觀修四種厭世心(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可生起無偽的出離心。

  • 薩迦派《遠離四種執著》亦提到:「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

漢傳佛法

漢傳禪宗佛法則比較曖昧:

佛教是厭世與出世的宗教嗎?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答案:一是肯定的,一是否定的;從表面看,應該是肯定的,從通體看,應該是否定的。

為了厭離這個苦多樂少的世間,所以要求解脫生死。可見,佛教是厭世的,也是出世的。然而,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除了自己出離,也要設法使得一切的眾生都能出離。—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

有兩點可思考:

  1. 否定的原因是「除了自己出離,也要設法使得一切的眾生都能出離。」

  2. 禪宗是教外別傳,意思是在如來言教以外的特別傳授。

南傳佛法

南傳原始佛法基本上著重於四念處,

佛陀時代有兩個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安般念,一是不淨觀,合稱為二甘露門,即兩種進入不死境界的靈藥。

直至今日,南傳佛教地區仍普遍沿用此二教法。安般念已如前述,主要對治散亂心、昏沉心;現在說明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心、淫欲心。

經典說明修行不淨觀的利益:不淨觀可以作為其他定的基礎;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諸佛共同的聖劍》

由修習不淨觀生起厭離輪迴,希求解脫之心。而對於南傳佛法也比較接近生活層面,

由於須陀洹聖者還有許多煩惱未斷,所以他們還會結婚生子,就像毗舍佉的例子。他們還會執著感官享樂,還會生氣,所以一般人很難分辨須陀洹聖者與凡夫之間的差別。

斯陀含道能減弱貪欲及瞋恨,但還不能完全滅除它們;阿那含道能完全滅除瞋恨及欲界的貪欲;阿羅漢道則能滅除一切煩惱。因此如果你比較凡夫與阿那含或阿羅漢聖者,也許就能看出差別:阿那含與阿羅漢聖者完全沒有對感官享樂的貪欲,而且不會生氣,也不會接受或叫人為他們接受金、銀、錢、信用卡、支票或寶石等。—《正念之道》

換句話說,凡夫、乞丐、資質愚鈍者是否能斷除煩惱?南傳認為透過安般念與不淨觀可以達成,但藏傳則會搬出示現概念,認為凡夫、乞丐、資質愚鈍者之所以能成佛,是累世學習經論後,於現世呈現凡夫、乞丐、資質愚鈍者的狀態,完成最後一哩路而成佛。

簡言之,南傳偏向認為大家起跑線一致,佛也是由凡夫起跑線開始而成佛,但大乘偏向認為那些成佛者起跑線並非凡夫,所以大乘認為此生若為凡夫,則此生基本上無解脫的可能性,解脫成為來世的目標,是此生無法達成的目的。這或許是種社會化的手段,傳遞此生要多做善事、要溫和、要捐獻、要身體健康、要放生、要平安等等,至於斷除煩惱與解脫,則是數輩子後的事情。


非佛教徒

對於非佛教徒而言,有無輪迴、前後世,是個有爭議的觀點。這裡可以採用現象學的懸置,將輪迴存而不論,以《三主要道》來說:

  •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將「後世」存而不論,剩下今生的①人身難得②壽無常,基本上對非佛教徒而言,可共同探討的應是苦諦的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它從一種渴望孕育而出,一種渴望協助人們走出身陷的生命困境,這些困境包括孤獨、疏離以及無意義。—《諮商與心理治療》CH6 存在主義治療

出離心的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與存在主義做個對照:

  • 厭離輪迴—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

  • 希求解脫—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

亞隆認為的人生四大議題: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

  • 無常—死亡

  • 苦—自由、孤獨

  • 空、無我—無意義

所謂厭離輪迴,說直白點就是「厭離持續存在的狀態」,解脫就是「存在狀態的止息」。這也參照到存在主義治療的「存在焦慮」:

存在焦慮是當我們面對「存在的事實」——死亡、自由、選擇、孤獨以及無意義時的結果。當我們認清死亡的必然性、伴隨疼痛與苦難的抵抗、求生的掙扎,以及容易犯錯的特質,存在焦慮便油然而生。—《諮商與心理治療》CH6 存在主義治療


意義感

荒謬是指世界未能產出你所尋求的意義性。這種思考模式起初完全無害,接著卻挖得太深,揭開存在的面紗,忽然之間,你直面生命的荒誕。一般來說,你有可能會從三個面向承受荒誕的衝擊:你了解到①人生似乎不重要、②短暫,或者③人生中所有的價值和目標感覺起來十分隨機。—《人生不需要計畫,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故事》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治療面對無意義的解方在於創造意義:

存在主義對於人性本質的觀點,部分要從這個角度來掌握——我們存在的意義從未固定,且永遠不會固定;我們透過自己的投射不斷地再創造自己。—《諮商與心理治療》CH6 存在主義治療

當面臨「存在焦慮」時,各體系提出的解方如下:

荒謬主義

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判斷生命值不值得活,就等於答覆哲學最基礎的問題。至於其他的,世界是不是有三維空間、精神思維分九種或十二種,都是次要的。那些都是不重要的,必須先回答首要的問題。—《薛西弗斯的神話》

對於卡繆為何不自殺的提問,佛法給的答案應是「因為有輪迴」。不過佛法給的答案在卡繆看來,應是屬於哲學性、宗教性自殺。

卡繆告訴我們,必須想像「薛西佛斯是快樂的」,又是何其荒謬。面對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設想「薛西佛斯是快樂的」用快樂來反諷毫無意義、徒勞的努力,和無止境的折磨,合理化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因而試圖將荒謬提升到最高點;二是面對毫無道理可言的磨難,薛西佛斯也可以象徵為面對現實不合理的人,快樂而勇敢地保持自己的正直,作為反抗的見證,為了大地的陽光而不願意進入地獄的黑暗中。薛西佛斯的角色,為荒謬到反抗埋下了伏筆。

面對荒謬,卡繆提出三種可能:反抗、自由、熱情,最重要的是反抗,清醒地認識到生命的無意義,然後接受這種無意義,而非逃離這種荒謬,甚至去相信非理性的信仰以及自殺。當人停止相信存在有其目的時,才能獲得自由,在當下充滿熱情並帶著希望盡情地活著。—《反抗者》導讀

不過反抗或許也是產生意義感的一種形式,如同虛構出某物來反抗虛無本身。

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因此更接近於樂觀主義、理想主義和同情,而非更接近於悲觀主義、犬儒主義和無動於衷。我們還發現悲觀主義、犬儒主義和無動於衷有助於激發虛無主義,因為這些生活方式的消極性能夠引領人們追求更為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結論暗示著,比起一種主張生命沒有意義的哲學,一種主張生命有意義的哲學似乎更接近於虛無主義。—《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書中提到:

  • 悲觀主義者並非虛無主義者

    • 悲觀主義者:擁抱絕望。

    • 虛無主義者:逃避絕望。

  • 犬儒主義者並非虛無主義者

    • 犬儒主義者:擁抱謊言。

    • 虛無主義者:逃避謊言。

  • 無動於衷者並非虛無主義者

    • 無動於衷者:沒有感受(feels nothing)。

    • 虛無主義者:有感受。虛無主義者所感受到的東西,恰恰就是無所謂(nothing)本身。強迫自己成為無動於衷者是虛無主義的,因為這樣做就是逃避而非直面我們的感覺。

簡而言之,「比起一種主張生命沒有意義的哲學,一種主張生命有意義的哲學似乎更接近於虛無主義。」而在賦予意義上,為了不要實現,因此常設定幾種模式:

  • 無法達成的虛構目標

  • 無濟於事的精神自慰

人類可以經由愛而得到救贖。我了解到一個在這世界上一無所有的人,仍有可能在暝想他所愛的人時嘗到幸福的感覺,即使是極短暫的一霎那。—《活出意義來》

換句話說,無法達成的虛構目標例如:愛、解脫、理想等,或是俘虜暝想不知生死的妻子,雖然現實無濟於事,但產生的意義感能形成一種精神的慰藉。

意義的四大支柱:歸屬、使命、敍事、超然。—《意義》

不過,虛無主義認為這種賦予意義感無異於扮家家酒,創造意義感如同飲鴆止渴,就像因為空虛而菸酒成癮。相信一種無法達成的虛構目標,而徒勞的追逐是無意義的,任何創造出的意義感都只是假冒的精神自慰。

在佛法中有火宅的比喻:「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以解脫的觀點認為可以逃脫火宅之外,不過否定後世者,認為此生僅此而已,相信來世只是讓人在現世活下去的虛構目標。

換句話說,相信輪迴是「更接近於樂觀主義、理想主義和同情」的「一種主張生命有意義的哲學」,反而「似乎更接近於虛無主義。」

然而人生是苦的火宅喻是共識,差別在於解決方法,以虛無主義而言,在《虚无主义》書中寫道:「虚无主义是一种品着葡萄酒欣赏燃烧的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說,相較於佛法希求逃離火宅,虛無主義是種能置身其中,並品著葡萄酒欣賞燃燒的火宅的能力。

佛法

「無自性」的意思是說,沒有任何一法是以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體性。佛法中的中觀、三輪體空、應無所住等,既無自性似乎又回歸到無意義的本質上。

一般而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有取有捨的,但是菩薩以布施來度眾生,他們是只捨不取的。布施什麼?不僅僅是錢財,還包括佛法及無畏布施,而且布施之後,心裡不會一再念著我布施了多少東西、做了多少功德,或是已經度了多少人,這就是「無住」,也就是「三輪體空」。

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那就是:沒有布施的人、沒有受布施的人、也沒有布施的東西。

「輪」指的是不斷地運作:有布施的行為、受布施的行為,以及布施的東西;這樣的運作一定要不停地進行,但是三輪雖然不停地運作,卻不要以為有一個真正、實在的我在做。—聖嚴法師《福慧自在》

在藏傳佛法中常提及世俗諦與勝義諦,或許能做個對照:

  • 世俗諦—假有—有意義

  • 勝義諦—幻空—無意義

而最後或許有意義與無意義超越了一體兩面,成為無二無別,如《七種樂》一書中提及的〈八無二〉:

  1. 本尊與鬼魔無二

  2. 解脫與輪迴無二

  3. 散亂和禪定無二

  4. 喜樂和苦痛無二

  5. 恭敬和貶低無二

  6. 山林閉關和城市工作無二

  7. 貧富無二

  8. 死和生無二

「無二」是指沒有主體和客體的分裂,沒有經驗主體和被經驗到的東西二者的分別。了悟並安住在無二之中,就是大樂的源頭,能夠驅散痛苦的烏雲。—〈八無二〉

這或許是佛法面對人生無意義的另一種解方?任何「認同」都是「執」,對解脫的執著反而是無法解脫的因,《寶鬘論》說:「若時有蘊執,彼即有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復受生。」,追求解脫也不對,不追求解脫也不對,最終回歸「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非魚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