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慈愛.實踐:〈佛子行三十七頌〉心要|勝義菩提心
📘學習範疇
慈愛.實踐:噶千仁波切的〈佛子行三十七頌〉心要開示講義|勝義菩提心
📖文獻筆記
22 離戲無執
諸所顯現唯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不著意是佛子行。
「諸所顯現唯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首先關於勝義諦,要先向內抉擇「顯現為心」。那麼,顯現是怎麼一回事?所謂顯現,包括;外在的器世間—例如現在這世界,以及內在無量的有情,這些都是顯現的。這一切從何而來?如何將這一切抉擇為心呢?外在的顯現,乃是眾生共享的業與習氣所成的,有別於自身的、他者顯現的本來面貌,也就是由於眾生的業與習氣所暫時造成的,實事法與相,都是如此。
內在有情眾生則依靠補特伽羅個別的業,生為人或旁生,有形或無形,以及地下、地上、天空等具有心識者,有些有色身,有的沒有,各式各樣的。對我們來說,無形眾生抓不到我們,我們也抓不到他們,經典提到,由於業力各異,所以有形與無形眾生彼此是不產生阻礙的。只不過是我們看不到而已,在空中有許多城市,由於業力各異,他們看不到我們,我們也看不到他們,於是我們將他們視為無形,他們也將我們視為無形,實際上,雙方都不成立。只是由於暫時「事物存續著」的習氣,才有外器世間。總之,它是由共享的業所造就的。
「心體本離戲論邊」。若分析心的實相,最終探尋到心的根源的話,就如祖師所言:「應斷諸法之根源。」就像是如果獲得大手印的見地,便會知曉一切法的根源—一切輪涅法都歸攝於自心。
「顯現唯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知已當於二取相」,所謂「遠離一切戲論邊」(離戲論邊)是指心的實相沒有辦法用文句加以詮說,自己才知道。「知已當於二取相」,了悟實相後,便知:喔!心是不二的,世俗輪迴與涅槃也是不二的。除人眼睛所見(外相)不同之外,我們的心是一樣的。所謂的心,它的「一致性」是無法用「有、無」來描述的。
至於有情,則都有「能所二取相」,所謂的「所取」是外在的、所被執取的對境,例如:他們。內在「能取」的心,則會認為「我在這裡,他在那邊」,這就是二取。實際上,二取並不存在。故說:「於二取相不著意是佛子行。」
了知見地之後,若能護持它,對一切感受都不會執著為真。此話怎說?由於懂得「如幻」,心便無執著,沒有困擾,懂得這一切都只像是水與浪而已。不懂這些的人們,則都像是冰塊一樣,相互碰撞,所以會有麻煩。以上是「不著意是佛子行」。
23 斷耽著心
設若會遇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見美麗然無實,離貪著是佛子行。
總而言之,面對一切悅意境,會生起貪著。生貪之時,當知「不應生貪」。用一句話概括的話,便是要知道「耽著是可以斷除的」。
24 觀為虛幻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
故於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幻佛子行。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故於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幻佛子行。」即使有種種痛苦相,心中有快樂與痛苦,然而心本身仍像是虛空,若了達實相,便知心如虛空,一切快樂與痛苦,則像是虛空的雲朵;又或者心像是大海,苦樂等一切感受則像海上的波濤,如果懂得此理,當被問到「心識是怎麼回事」時,便知它就是這樣子。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