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保羅湯馬斯安德森

Alfredo
·
·
IPFS
·
與其說 PTA 真想訴說關於美國的什麼,倒不如他更在乎如何把玩這種雙生的戲劇結構,讓角色被互相的能量驅動撞擊不斷推進。這模式可以套進不同人物和主題身上,形成一種以電影來訴說涵蓋這世界的概念。

我沒有跟著別人去搶今年的金馬奇幻影展,不過還是自行在家重看了保羅湯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 簡稱PTA)的一些作品,也補看了前年台灣沒上映的新作《甘草披薩》(Licorice Pizza, 2021)(Amazon Prime Video上架中)。這部新作讓我看得滿開心,頗有《不羈夜》(Boogie Nights, 1997)加《戀愛雞尾酒》(Punch-drunk Love, 2002)的風味,一個是70年代的時代重建,導演重拾過去大量招牌的鏡頭運動,另一個是少男少女怪奇奔放的愛情拉鋸。

不過同溫層的朋友們似乎都不怎麼喜歡這部片,他們抓不住男女主角間的關係進展,也認為流水帳般的劇情略顯冗長。這之中或許有文化隔閡的影響,大量時代懷舊細節對非美國觀眾來說總有些霧裡看花,PTA 刻意放鬆的主題節奏缺乏過去嚴肅題材的情緒張力,性別關係也沒有《戀愛雞尾酒》或《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2017)中那股偏執的趣味。

不過我倒是滿喜歡這種放鬆感,尤其菲利普西蒙霍夫曼之子 Cooper Hoffman 的破格鮮活,流行樂團出身的 Alana Haim 的自然魅力,兩人的非典型選角頗令人驚喜。故事中故作老成的少年童星和迷惑的待業少女,他們的青春成長沒有厚重的命題,只有在社會衝撞胡鬧的時間流轉,電影最終結束在兩人生命短暫重合的片刻。

IndieWire 影評人 David Ehrlich 極愛本片,他評這兩個角色的關係有如被「宇宙自然能量」互相吸引,延續著 PTA 過去許多作品中都有的結構:兩個角色在彼此軌道間相互拉扯有如天體運動。這帶給我一個想法:從《戀愛雞尾酒》開始,PTA就一直熱衷於這種雙生的關係與戲劇結構,比如Adam Sandler 和 Emily Watson 兩人視覺上有如一藍一紅兩道光束互相纏繞。《霓裳魅影》中控制狂與女巫的相愛相殺。

這些兩股力量的碰撞除了愛情之外,PTA 也將之發展成更嚴肅的主題,《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 2007)中20世紀初的石油商人在追求社會權力的過程中,非得要和代表宗教的神父進行精神上的對決,直到最後的濺血。《世紀教主》(The Master, 2012)以50年代一位二戰退伍的浪蕩男子和邪教教主間的關係,去把玩人性中追求秩序與本能的矛盾衝突。這一組組人物他們總是互相逃離又互相吸引,不是相生就是共死,即使分開也無法抹去另一方的影響。

然而不禁會覺得,與其說 PTA 真想訴說關於美國的什麼,倒不如他更在乎如何把玩這種雙生的戲劇結構,讓角色被互相的能量驅動撞擊不斷推進。這模式可以套進不同人物和主題身上,形成一種以電影來訴說涵蓋這世界的概念。《世紀教主》可能是 PTA 此類作品的高峰,導演對圖像、符號、身體、動作、概念的執著,連同角色間試圖尋找、征服彼此的文化命題,在不斷重覆的徒勞中暗示一段永無止盡的人性旅程,但電影仍無法真的逼近作者想要的答案。

於是《性本惡》(Inherent Vice, 2014)就是一個有趣的案例,這部改編自湯馬斯品欽(Thomas Pynchon)小說的電影,接續在《世紀教主》之後,除了時代懷舊所暗示的美國文化主題外,看不出太多 PTA 招牌的視覺和劇作元素,影像延續《世紀教主》中逐漸沈穩的走向,情節也不再有早期作品中工整的劇作結構,而是收攏在一場場簡約的橋段拼貼中,就像是在影像中閱讀一篇篇斷裂的篇章。

導演可能因為非常喜歡原作的敘事風格,在情節和台詞的改編上相當忠於原著,嬉皮偵探循著品欣的「後現代」概念,成為在黑色偵探故事中被類型範本拖著走的角色。很快地迷霧般的情節邏輯不再重要,人物的造型、表情和口語、情緒佔據了電影的中心,PTA 似乎讓自己沉溺在別人建構的敘事遊戲中怡然自得。即使像之後《甘草披薩》的風格回歸,都可以感到《性本惡》帶來的影響,PTA 不再過度執著於精緻的結構與命題,而是讓敘事流動帶著故事前進。

「嬉皮」做為一種身份謎語,劃開了主角和他追查的高層社會陰謀之間的界線,這界線是階級、文化、道德價值上的,人物因來回跨越而觸碰了禁忌,瓦解了信念。某種角度上頗像是庫柏力克在《大開眼戒》中打造出的電影迷障。不過在這看來是破格的轉向中,仍然可以找到 PTA 的雙生元素藏在其中。那是嬉皮偵探和一直找他麻煩的硬漢警察之間的來來回回,站在極端位置的兩人為著破解共同的案件謎團而努力。

一幕超現實場景中,警察破門而入,抓起一把偵探正在吸食的大麻葉一口吃光。接著在困惑與迷離高潮中,兩人突然有了短暫的同步,開始說著一樣的話語,想著一樣的事,這神秘的段落不知怎麼地這讓我想到柯恩兄弟的某些作品。或許是 PTA 在品欽的原作裏找到了他熟悉的角色結構,這個畫龍點睛的場景讓小說的黑色世界和 PTA 的戲劇有了別具意味的連結。

最後,傳言 PTA 今年即將開拍的新作,可能正是他考慮改編已久的品欽另一部經典小說《Vineland》,我個人對其內容一無所知,但從《性本惡》的成果來看,十分期待這部作品的完成。

(2023/5/5)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Collection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