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3.叔本華的反出生主義

子非魚
·
·
IPFS
·
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3.叔本華的反出生主義

📘閱讀書名

不要出生,是不是比較好?厭世時代的生命哲學|3.叔本華的反出生主義


📖文獻筆記

3.叔本華的反出生主義

■ 存活意志

根據叔本華的觀點,「意志」的本質是「存活意志」。這種「存活意志」是盲目、不可能抑制的衝動。包括無機物、植物、動物、人類的自然界背後,都是由「存活意志」驅動而運轉。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不屈不撓努力活下去的存活意志,就是驅動自然界運轉的一切力量。

為什麼人類或其他動物會有性欲?那是因為個體終將面臨死亡。為了讓個體死亡後物種不致滅絕,人類或動物藉由性行為繁衍子孫。因此,叔本華認為「存活意志」屬於生物物種,而不屬於個體,「在任何時候,活著的都是生物物種」。對於靠「存活意志」發展自己生命的生物物種的角度來看,有限的生物個體只不過如同可隨意棄置的棋子。正如我們在完全沒留意的情況下踩死小蟲般,生物物種對個體毫不在意,只是任由它們滅亡和死亡。


■ 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讓我們用冷靜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就會明白這個世界充滿苦難的真相。一切生物個體都是被「存活意志」所驅使,但這種求生的努力注定會有挫折的時候,與其他生物的競爭也常以失敗收場,最終必定因為死亡而結束生命。一切生物個體都必須嘗受「痛苦」。不僅是人,包括植物、動物等放眼所及的一切,都必須遭受努力的挫敗,忍受痛苦。小至草履蟲這樣的低等動物,神經系統愈發達的生物痛苦的程度愈高,而這樣的痛苦在人類達到最大程度,且智慧程度愈高痛苦程度愈大,因此叔本華下了結論,「一切生命的本質即是痛苦」。

如果從根本上考量,其實人類的生存只是不斷地延遲死亡的來臨,但死亡總有一天會來臨,這就是我們的終點。這就如同「明知我們吹的肥皂泡泡終將破滅、化為烏有,卻還是竭盡所能地吹,希望愈大愈好、愈久愈好」。而且,即便是最終必定走向死亡的人生旅程,在追求某種目標的過程中也總是伴隨著痛苦,一旦達成目標後卻又被空虛與無聊包圍,因此人生只不過是「彷彿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來回擺盪的鐘擺」罷了。

其實,人類努力求生,原本就不是基於對生命的熱愛,而是來自對死亡的恐懼。然而,再怎麼努力企圖逃離死亡的魔爪,最終只是掌控一艘命中注定要沉船的船舵。雖然我們抱著生來是為了追求幸福的想法,但根據叔本華的觀點,他認為這顯然是謊言,苦難才是生存者真正的命運。當我們意識到生命充滿苦難與無聊,且生命最終必得歸於死亡,很明顯的,人生的目的更像「本來就是要讓我們在這生存中不會感受到幸福」。

更進一步說,「那些永遠不會被滿足的願望、虛擲了的掙扎、遭受無情命運踐踏的希望、一輩子那些倒楣的錯誤愈益增長,雪上加霜的是煩惱隨年齡增長,最後卻只會帶來死亡,總讓我們以悲劇落幕」。人生就是這樣永遠無法得到祝福。

因此,叔本華說:「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始不出生。」他多次以不同的敘述來表達這句話。


■ 「無意志」的狀態才是至高之善

叔本華說捨棄「存活意志」,到達對任何事物漠不關心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自由」。無論東西方,被稱為禁欲的聖人都獲得了這種自由。自由不在於肆意而為,而在於毀滅自我,從活在這個世上的苦難中解脫出來,才是自由。

事實上,無意志的狀態也充滿喜悅。即使沒有物質享受、即使貧困潦倒,內心也充滿了喜悅和平靜。這裡的喜悅有別於追求生存的人伴隨痛苦而來的喜悅,無意志的狀態是從內在消除對生存的渴望,達到「不可動搖的安定」,是一種「深深的寧靜」和「發自內心愉悅」的境界。

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已經完全消除了「存活意志」,內心充滿了幸福,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激起他心靈的波瀾。因為他已經斷絕了欲望和恐懼等情感。這樣的人只是像鏡子一樣成為純粹的認知者,反映世界的真實面貌。這種透過正確認知來斷絕欲望的思想,可以在古代印度的原始佛典中看到。

現在,對於已經消除「存活意志」的人來說,死亡無足畏懼。相反的,死亡會變成「終於如願以償」的一件事。這是因為他們已經斷絕對這個世界的執著,所以對透過死亡來離開這個世界沒有絲毫依依不捨。因此死亡不足以畏懼,也不需要迴避。一旦消滅「存活意志」,剩下的就只需要平靜地迎接死亡了。因此,死亡實際上將是「作為渴望的解脫,極受歡迎而被欣然接受」,他們會「滿懷喜悅、平靜地在幸福中死去」。從我們的角度看,這種心境會被視為「無」的境界,但對於無意志之人來說,「相較之下,在我們的世界,包括所有的太陽和銀河系——全都是無」。

叔本華的思維全都建立在否定包括自己在內的世界及徹底的悲觀主義之上。原本最好的情況是自始未出生,但事實上我已經出生了。那麼,作為次優的對策,最好的選擇是不要繼續緊抓著生命不放,努力達到無意識的狀態。這就是叔本華的反出生主義思想核心。

而這樣的思想和古印度的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境界也很類似。實際上,在叔本華的著作中,多次熱情地談論了佛教修行,並對佛教修行的方式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但是,從叔本華的實際生活來看,他從未實踐過如同佛教修行者的生活,也從未嘗試過實際變成無意志的人。叔本華只是熱衷研讀從遙遠的東方到手的翻譯文本和當時印度學者的佛教研究。他只是一位深陷世俗的哲學家,絕不是宗教實踐者。


■ 關於自殺

首先,叔本華對於自殺的基本觀點認為,自殺並不是一個否定「存活意志」而產生的結果,相反的,自殺是一個因為無法釋放「存活意志」,甚至可說是對「存活」的執著而導致的行為。叔本華言簡意賅地表達了這個思想:「實際上,自殺者放棄的是生命(而不是存活意志),選擇自殺只是對那些輪到他頭上的生活條件不滿而已。」

換句話說,自殺者其實是渴望活下去的,如果他們的人生很幸福,他們會享受人生。只是因為實際上他們的人生充滿痛苦,無法過著如願的生活,因此與其活得痛苦,不如將自己的生命歸於無,從痛苦完全解脫,抱著這樣的想法而決定自殺。

但叔本華似乎很難接受自殺者這樣的思考。因為自殺者「其實渴望活著」,但應該要斷絕的執著,正是這個「渴望活著」的念頭。

實際上,叔本華的結論與現代觀點相同,但他卻是基於不同的原因得出結論。如果是叔本華,他理應會說:「當你說想自殺時,你真正渴望的並不是真的想以死亡結束生命,而是從這種痛苦中解脫,繼續活下去。因此,絕對不鼓勵基於這樣的不純動機而自殺。」這裡有一種與現代社會普遍的道德和價值觀念截然不同的特殊思維。

但叔本華舉出他唯一可能給予肯定的自殺方法。那就是自行選擇餓死。這是致力於禁欲修行的人完全消滅「存活意志」的結果。連攝取食物的意志也消除,結果便是完全不吃不喝而赴死。以這樣的形式自殺,就是完全消滅「存活意志」而形成的結果,這和執著「存活意志」而決定自殺有決定性的差異。叔本華並未否定藉由餓死來達成自殺。

必須區分出:有意志地選擇「從現在開始藉由餓死來結束生命」而導致的餓死,以及對生與死都毫無興趣、就連進食也喪失熱情,最終連把水和食物送入口中的意願都喪失而導致餓死的情況。根據叔本華的思想,後者是基於無存活意志而發生的餓死,因此可以給予肯定,但前者並非無存活意志,因此應該被否定。如果按照這種思路來考慮,日本所謂的「即身佛」應該也會被否定。他們選擇「透過自願餓死而成為佛陀」,因此並沒有從「意志」中完全自由。關於透過禁食方式的餓死,有耆那教的「薩萊克哈那」的儀式,是一種透過絕食脫離痛苦而死亡的儀式,今後仍需進一步研究。


■ 即使死亡依然保持不滅的本質

根據叔本華的說法,正是這個不滅性的本質,承擔起「存活意志」。當我死亡時,我的意識會隨著死亡消失,但「一起消失的可不是產生和維持意識的本質,生命熄滅了,但與之一起熄滅的卻不是在這個生命裡顯現、產生生命的本源。因此,每個人心中都會湧現出一種確信:自己內在存在著某種不朽的、不可摧毀的東西」。換言之,即使我死了,「存活意志」也不會因此瓦解。所以我能夠直覺地感知到自己內在存在著某種不可毀滅的東西。

叔本華的思想從這裡開始有了重大的突破發展。「我」死後不會被摧毀的「存活意志」,在「我」死後會怎麼樣呢?那就是轉化為其他人的生命重生。當一個人的生命結束時,驅動其存在的「存活意志」會進入一個誕生在這個世上的新生兒內在,然後進行一個接一個的轉化,不斷地經歷多個人生。這可以稱作輪迴,但是它不是認知主體在輪迴,而是主體根源的「存活意志」在輪迴。新誕生的人類沒有以前的記憶,這是因為輪迴的只有「存活意志」,而知性並未進行輪迴。叔本華將這種「存活意志」的輪迴稱為「重生」,以便區別一般世俗的輪迴。

叔本華的思想與佛教的輪迴觀念十分相似。他強調,在輪迴中「不朽的意志延續著生命的夢想」,接受各種認知,並不斷進步,最終「甚至會拋棄自我」。


📝閱讀心得

叔本華思想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即是「存活意志」:

根據叔本華的觀點,「意志」的本質是「存活意志」。這種「存活意志」是盲目、不可能抑制的衝動。包括無機物、植物、動物、人類的自然界背後,都是由「存活意志」驅動而運轉。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不屈不撓努力活下去的存活意志,就是驅動自然界運轉的一切力量。

這有點接近《自私的基因》中提及的:

基因極度自私。它為了達成複製自己的目的,把我們這些生物當作機器人,暗地操弄著我們求生繁殖,演化出各種行為,舉凡:雌性會慎重審視追求者、雄性必須搶地盤才受青睞、布穀鳥幼雛會把養父母的蛋扔下樹、幼鳥餓了會哭叫、雄鹿長出美麗的叉角、瞪羚看到敵人會跳高示警、猴子彼此抓蝨子、乃至蜜蜂分工合作的社會生活,都是自私基因的產物。

不過,基因沒有意識,怎麼能夠既「自私」又「合作」呢?道金斯藉本書告訴我們,這些無關好壞、無關對錯,都是天擇的結果。然而,基因也讓人類發展出能思辨的大腦,使得地球上只有我們可以擺脫基因的控制。—《自私的基因》

似乎也與佛法中的「俱生我執」、「薩迦耶見」有關。

「我」死後不會被摧毀的「存活意志」,在「我」死後會怎麼樣呢?那就是轉化為其他人的生命重生。當一個人的生命結束時,驅動其存在的「存活意志」會進入一個誕生在這個世上的新生兒內在,然後進行一個接一個的轉化,不斷地經歷多個人生。這可以稱作輪迴,但是它不是認知主體在輪迴,而是主體根源的「存活意志」在輪迴。新誕生的人類沒有以前的記憶,這是因為輪迴的只有「存活意志」,而知性並未進行輪迴。叔本華將這種「存活意志」的輪迴稱為「重生」,以便區別一般世俗的輪迴。

而在《業的力量:與死亡的恐懼共處》則提到:

我們需要明確地區別「再生」(rebirth)與「轉世」(reincarnation)這兩個概念。它們指的是不一樣的事情,雖然這兩個名詞經常被交替使用。本質上,轉世是指完全相同的一個人在另一世回來,這牽涉到有一個內在的自我,「靈魂」。佛教再生的理論並不認為完全相同的人在死亡後,隨後承接一個不同的生命。事實上許多佛教徒可能相信轉世這樣的事情,但不表示這就是佛陀的教示。思惟再生的問題時,我們不應該認爲相同的一個人,或有知覺的生物,被重生。—《業的力量:與死亡的恐懼共處》

關於輪迴的資料可參考〈中觀學習筆記〉專題下的整理。


叔本華舉出他唯一可能給予肯定的自殺方法。那就是自行選擇餓死。這是致力於禁欲修行的人完全消滅「存活意志」的結果。連攝取食物的意志也消除,結果便是完全不吃不喝而赴死。以這樣的形式自殺,就是完全消滅「存活意志」而形成的結果,這和執著「存活意志」而決定自殺有決定性的差異。叔本華並未否定藉由餓死來達成自殺。

這可以延伸到《斷食善終》一二冊、《自主斷食,慈悲而尊嚴的善終選擇》、《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死於安樂》等書,不過叔本華並不認為應該有意志地選擇斷食:

必須區分出:有意志地選擇「從現在開始藉由餓死來結束生命」而導致的餓死,以及對生與死都毫無興趣、就連進食也喪失熱情,最終連把水和食物送入口中的意願都喪失而導致餓死的情況。根據叔本華的思想,後者是基於無存活意志而發生的餓死,因此可以給予肯定,但前者並非無存活意志,因此應該被否定。如果按照這種思路來考慮,日本所謂的「即身佛」應該也會被否定。他們選擇「透過自願餓死而成為佛陀」,因此並沒有從「意志」中完全自由。關於透過禁食方式的餓死,有耆那教的「薩萊克哈那」的儀式,是一種透過絕食脫離痛苦而死亡的儀式,今後仍需進一步研究。

總之,讀叔本華可以依稀看見佛法去除信仰後的另一種視野,我個人是滿喜歡叔本華思想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非魚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