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羨 KO 不羨 L:給 KOL 的三個忠告

ckxpress
·
·
IPFS
·
在議題的公共性和重要性,以及熱度和趣味之間該如何取捨,又是否只能二選一,我曾跟同樣定位分散式技術科普的區塊勢聊到,許明恩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洞見,大意是說當公眾都在看東,作者不應該站在西邊大喊,請求大眾回頭看,而是應該站到東邊去跟大家聊,告訴大家西邊的風景更漂亮,聽罷的我既是躺著中槍,又覺茅塞頓開。

在上期《區塊鏈社會學》第二季最終回,我本想做一個全面的會員滿意度和意向調查,後來想一想,這種統計方式不太適合我,就算所有讀者都跟我說要把文章寫得簡短、要做 Instagram、要拍片,我也不見得會按著去做,「意見接受,態度照舊」的統計,未免虛偽。

所以我是獨裁者,擺出一副「喜歡就讀不喜歡就退訂」的態度麼?倒不至於。只是對我來說,讀者跟作者之間,並不是單純的消費者與服務商的買賣關係。

👉 訂閱《區塊鏈社會學》週報,獲得本文及每週文章的 Writing NFT 👈

烽火台的往事

容我從一件看似毫無關聯,接近三十年前的往事說起。

九十年代,即我的大學時期,幾年時間我都泡在學生會。當時,火紅年代早已過去,學生運動缺乏方向,學生組織跟大眾甚至跟同學的關係很疏離;至少,那是我當時的深刻感受。於是學生會上莊時,我們拋出重新拉近跟同學距離的政綱。

上莊選舉時到處跟同學宣傳,舉辦諮詢會,是每個學生會甚至系屬會的基本要求(三十年後的區議員、立法會議員甚至特首都不用跟人民交代,反而國家機器逼死大部分學生會,香港淪落得有多嚴重可想而知)。然而即使實踐民主的機會擺在面前,諮詢會卻總是小貓三兩隻,間接說明學生會跟同學有多疏離。

我記得,在烽火台那個只有兩三人參與的諮詢會,有位師兄不斷批評「跟同學拉近距離」的政綱說了等於沒說,本末倒置,根本沒有告訴同學內閣想要達到甚麼。我的回應大概是同學對學生會漠不關心,根本甚麼都做不到,跟同學拉近距離才是當務之急,諸如此類。我記不清楚當時有沒有覺得這位死咬不放的「老鬼」很煩,甚至有沒有討厭這個後來亦師亦友,你也很可能認識的公共知識分子,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周保松。

後來回看,我實在後知後覺得可以,一直沒能深刻體會諮詢會上的一番話,直至 2012 年,學民思潮牽頭的反國民教育運動。

回看過去十多年,學生組織跟大眾一起參與社會運動好像理所當然,但在更遠之前一段頗長的時間,總是學生組織在做一些公眾毫不關心的事,令人覺得十分「離地」。那麼,是學民思潮成功拉近跟民眾的距離,急公眾所急,關心公眾關心的國民教育麼?完全不是。事實是反過來,學民思潮鎖定國民教育這個當初乏人問津的議題,深耕細作,利用文宣、街站等諸多方法,努力不懈,才讓公眾認識到這個議題,然後又因為公眾理解到國民教育是學民思潮跟自己共同關心的議題,逐漸跟這個學生組織拉近了距離,後來又再於 2014 年跟學聯等組織在雨傘運動扮演關鍵角色。

是先有議題設定,再有經年累月的互動,才逐漸促進彼此關係,再進一步推動社會運動,最後有希望達到目標。議題,是關係的脈絡。

議題設定的重要

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以及守門員(gatekeeping)是大眾媒體的傳統角色,編輯、記者是一門專業,而媒體(理應)提供資源讓這些專業得以發揮,替公眾選取值得關心的題目,再透過資料搜集、採訪、調查等各種方式報道。

你不需要是媒體專家,只要稍微認識傳播理論,都會知道上述只是皮毛,我之所以班門弄斧重申這些理論,是因為當下的網絡紅人即使有十萬甚至百萬粉絲,都不見得認識這些基本概念。原因很簡單,這些傳統理論不但無助帶動追蹤人數,甚至是絆腳石,短期而言,議題設定吃力不討好,往往是趕客的行為。

然而,若在乎長遠發展,則應該先鎖定關心的議題,長期耕耘,才能在特定領域深挖和沉澱,並在過程中集結同路人。如果是初創,議題設定相當於定義想解決的問題;如果是週報,那是選擇題材和寫作方向;如果是個人,那是選擇投身的事業。

議題設定講求長期深入探究特定課題,媒體選擇特定議題是因為它重要,關乎公共利益,但不一定很有趣味;社交媒體講求卻是在最短時間,以最少的文字,產生最大的迴響,演算法「顧客至上」,只考慮話題的瀏覽量、參與度和轉化率等,單純數字主導,能引起讀者反應的話題就是好話題,反之就是壞話題,跟話題的公共性、重要性甚至是否真確都沒有關係。當大眾關心情殺案而你去討論環保,演算法不會表揚,只會處罰。

剛才聊到九十年代的學生組織離大眾很遠,不過,那是因為當時的組織者不作為麼?當然不是,學生組織對社會的關心從無間斷,但它們以及媒體都有責任超前於大眾,去關心還沒進入公眾視野的議題(至少老派的我這樣相信),有時候是走快了幾個月,比如 2019 年初多家媒體報導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而公眾廣泛關注時已是 6 月;有時是幾年,比如上月媒體報道港府從公共圖書館下架大量書籍,而明報於幾年前已經開始紀錄公共圖書館的書目,才有數據跟最近的書目作比較,從而發現那些書被下架;也有些情況,動輒超過十年,比如很多人現在還沒開始關心已經報道超過一世紀的環保、動保、性別平權、剝削勞工等議題。要是有天等到公眾意識到議題的重要性,就是守得雲開,可是那天到來之前,學生組織都會被視為離地,媒體都會被演算法冷待。對於媒體和網紅,蹭熱度和看風駛𢃇是理性的做法。

在議題的公共性和重要性,以及熱度和趣味之間該如何取捨,又是否只能二選一,我曾跟同樣定位分散式技術科普的區塊勢聊到,許明恩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洞見,大意是說當公眾都在看東,作者不應該站在西邊大喊,請求大眾回頭看,而是應該站到東邊去跟大家聊,告訴大家西邊的風景更漂亮,聽罷的我既是躺著中槍,又覺茅塞頓開。

近兩年,區塊勢討論過關於資產焦慮、數位韌性、全民基本收入以及公共財等多個面向,充分實踐媒體議題設定的責任之餘,又能做到趣味盎然,讓公眾在幣價、空投、新公鏈等熱門話題之外,接觸到這些重要但被普遍忽略的議題,也給我不少啟發,讓我寫冷門議題時盡可能「站到東邊面去介紹西邊」,偶爾成功為本屬票房毒藥的題目帶來趣味並獲得一定關注。

只重 KO 不重 L

區塊勢和已經停刊的科技島讀都是我每期必讀的「自媒體」。網紅跟自媒體雖然都以個人身分在網上發佈訊息,兩者沒有清晰的界線,但又有種難以言喻的區別,例如雖然區塊勢和以前的科技島讀都很流行,但相信絕少人會視之為「網紅」。我也很慶幸,幾乎沒有人會把我視為(不流行的)網紅。

硬要說自媒體與網紅的差別,我會說前者是社交網絡的移民,還會把媒體理解為「祖先」,或多或少盡一點媒體責任,而後者則是社交網絡原住民,沒有傳統媒體的包袱,更愛鑽研各個社交網絡的演算法。

網紅也稱為 KOL,是 Key Opinion Leader 的簡稱,即關鍵意見領袖,外國則一般稱作 influencer。說法各有不同,但強調的、衡量的都是同一概念:影響力。

影響力有價有市,政治上可以帶風向,商業上可以賣廣告,銷售上可以帶貨,因此 KOL 早就發展成為產業,統計、排名、價目、培養、代理,任何相關服務應有盡有。既然有價有市,再加上那份帶來影響的滿足感,很多年輕人都各出奇謀,爭取成為 KOL。

對我來說,我希望讓更多人關心被忽略的議題,在本週報的語境,那就是怎樣利用區塊鏈以及其他技術推動自由,尤其財務自由、出版自由與民主自由。我長期關注這個範疇,不斷實踐,務求能提供洞見(“Key Opinion”),但同時我非常看重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抗拒扮演意見領袖(“Leader”)。

我並非說不在乎多少人閱讀自己的文章,或者不求對讀者產生影響;相反,我在乎每一位讀者,每一句留言,每一個按鑽,不然我不會做 LikeCoin。然而,我希望帶出的影響首先是讓更多人關心被忽略的重要議題,找到看事情的新角度,獲取知識,在閱讀、思考、消化、討論和其他互動的過程中改變讀者的想法,也讓讀者在過程中改變我。

這些轉變理應是雙向、逐漸而有機的,如果有人以為相信我就可以省時快捷,無需思考就採納某個意見、推介或者產品,我寧可不要這種影響力;don’t trust, verify,當然包括了我的話,而我也希望說錯了有人能指正,我不是聖人,有錯是必然的。我曾打趣說我是 2/3 個 KOL,除了因為「KO」是「高」的港式拼音,真正的意思其實是我只重「KO」不重「L」。

對於朝著 KOL 目標進發,或者已經成為 KOL 的朋友,我有三項可能逆耳的忠告。

  1. 設定議題,別被議題設定。利用演算法,別被演算法利用。讓社交網絡為你帶來關注重要議題的讀者,別被社交網絡帶你去關注無關痛癢的熱門話題。

  2. 減少產出,提高品質。AI 君臨,內容通膨,比量沒意義,拼質才對得起粉絲和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Google 一下 就忽然專家,不如保持沉默。被問到不熟悉的話題,不妨大方說不懂。

  3. 影響力是向量,方向比幅度更重要。有判斷自然有立場,想要面面俱圓保持「中立」,不如別當 KOL。永遠記得影響力是工具而不是終點,影響越大,責任越大,好好運用,改善世界。


👉 訂閱《區塊鏈社會學》週報,獲得本文及每週文章的 Writing NFT 👈


延伸閱讀

  1. image credit:電影《一人婚禮》劇照

  2. web3 的核心在 AI 還是區塊鏈,不是 KOL 說了算

  3. TikTok:史上最強 Social Dilemma

  4. 中立的兩個常識與五種型態

  5. 誤解辭典:信任

  6. 《區塊勢》公共財系列 by 許明恩


image credit:電影《一人婚禮》劇照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ckxpress地球人。人文為體,科技為用。 創業者。LikeCoin、DHK dao 發起人。 創作者。逢週四刊出《區塊鏈社會學》週報,文章全數收錄於 ckxpress.com。 沒有固定手機號碼,但一封電郵就能輕鬆聯繫上—— kin@ckxpress.com。
  • Author
  • More

我從 Substack 轉到 Paragraph.xyz 的三大理由

超前部署 Paragraph,web3 版 Substack|DHK

中秋節送比特幣,0.0001 BTC 改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