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月明時

木田
·
·
IPFS
·
明月高照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年中秋夜使我想起唐朝詩人王建的一首詩《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捿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1]


銀白的月光,灑落在庭院中,有一分淒清感,月兒光輝同樣地照到世界各地,如在天朗氣清的夜晚,不管身在何方也看到明月高掛。北半球天氣漸涼,夜涼如水帶著愁緒,每每是思親思友的時候。今年有不一樣的中秋,不少好朋友遠赴他方,有美洲、英國、澳洲、台灣等地,在他鄉的朋友是否有「月是故鄉明」的感覺?


兩年前的中秋夜,我們一家三口為響應呼籲提燈到海邊支持反例運動,那時還存有一點希望,希望香港有真民主,希望自由,希公民社會出現。一場世紀疫症竟成了當權者打壓市民的借口,把一切爭取民主的活動壓下來,後來更出現「國安法」,對任何爭取公義的組織打成叛亂者,先用文攻、後用武嚇,拘禁領袖、凍結財產、公然充公多年類積的歷史文物。甚麼恆穩至遠,是保權還是保民,大家心裡有數。眼見天翻地覆的變化,香港不再是香港,港人本來有的自由被剝奪,動輒得咎情況下便想逃離這魔障。我也有這樣想法,舉家逃到外地,那處最為合適?台灣、英國、加拿大、澳洲……?舉家移民考慮更多,金錢、適應、前境等等,令人費煞思量。我的好友卻一批又一批的離開,有人很早便謀劃,有人匆匆地走。唉……想起達明一派的歌《今天應該很高興》,今年中秋夜應該很高興,卻獨自追憶往年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回想數年前中秋夜,我與幾位好友夜遊鰂魚涌柏架山道,行至大風坳,再往大潭水塘走,沿途有說有笑,有回望過去,有展望將來。月兒皎潔明亮,清風徐來,十分舒暢。我們一行數人,在大風坳吃月餅、水果應節,不擔心疫症,不需戴口罩。明媚的月色下,看到遠山近山的輪廓,如一幅山水畫,引人入勝;風吹著樹影搖曳,似向我們招手,又似在疏聲中起舞,我們也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高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也吟誦蘇軾《水調歌頭》。尤記起最後幾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悲歡離合中,願遠方離人長長久久,遙遙千里之外也可共嬋娟。

今夜我獨自遙望星空,彩雲伴月,月兒若隱若現,好像告訴我要堅持舊日價值,要耐性地等待,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可惜伴著月兒的不是彩雲,而是烏雲,且漸漸多了,越來越濃密,似大驟雨即將來臨。忽然間平地一聲雷,驚破寧靜的夜空,雲與電互相激盪下,大雨哇啦啦的灑在大地;山澗本來是淙淙流水,驟然間變成山洪暴發,如萬馬奔騰般一瀉而下。遊人四散而逃,有的急忙地張開雨傘,有的處躲藏在亭子內,眾人慨嘆天公不做美。我守在亭中,心想大雨終有停之時,那怕是狂雷和暴雨,只要保住理想和信念,相信朗月定會出現。我們要如孤高的明月般皎潔,無懼風吹雨打,在黑夜裡帶來光明,帶來美景。雨終於停了,月兒重現,我凝望著月兒,祈求月兒替我向一眾離散的人送上祝福,月不一定是故鄉明,只要如月兒般保持孤高亮潔,不被俗世的污泥所沾污,不怕狂雷暴雨,那怕在世上任何地方,定然可千秋萬世地高照。

心如明月般高潔


[1]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4月,頁816。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木田我是個頽廢的書癡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求學路漫漫

從死到生

戰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