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勒索了嗎!?

小狐狸心坊
·
·
IPFS
·
傾聽情緒裡的聲音

  「情緒勒索」一詞,反映了許多人受他人情緒所迫,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有苦難言。

  但是,難道表達情緒就是在勒索他人嗎?
  這倒不盡然!

  「情緒」反映的是我們內在的需求、期待、價值觀、壓力與各式各樣難以立即化為語言的心理波動。適當的情緒表達,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也有利於雙方在溝通中理解彼此、建立共識。

  而情緒勒索的形成,其實常是兩人在關係中互動出來的,一方丟出自己的情緒,另一方也收下這些情緒。一個互動模式的形成,通常是因為它具有特定的價值與意義,長此以往才形成一種習慣。

   把情緒丟出來,可以緩解情緒的強度,讓自己感覺舒服一些,也更好消化鬱積在心裡的情緒。此外,情緒做為一種非語言表達,儘管我們不一定能說清楚產生情緒的癥結點,但仍能向對方傳達自己對一件事情的在意。更何況,如果我表達了情緒,對方就會聽我的,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收下對方的情緒,可以在我們不知該如何回應這些情緒的時候,息事寧人、結束衝突,讓關係維持下去,也讓自己被牽動,但不想表達或不知如何表達的心緒,可以暫時安定下來。


如果關係中反覆出現情緒勒索的互動模式,可以嘗試幫自己做一些釐清:

做為丟出情緒的一方,可以幫自己釐清的是:
  「我是想讓對方知道我的在意?還是想讓對方聽我的?」
  「在這個情緒裡,我在意的是什麼?」
  「對方聽我的,對我來說有些什麼價值或意義?」(例如:覺得被重視)

做為收下情緒的一方,可以幫自己釐清的是:
  「我理解且認同對方在意的點嗎?還是我是想讓這件事情快點過去?」
  「我如何理解對方的情緒?」
  「我認同對方在意的事情嗎?」
  「讓這件事情快點過去,對我有什麼價值或意義?」(例如:不想破壞關係)


  總結來說,從關係互動的角度來看,情緒勒索不是一個「加害者」和一個「受害者」,而是「丟出情緒的人」和「收下情緒的人」。釐清自己何以「丟出」或「收下」,或許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情緒勒索」是如何在關係中形成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