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葉宏甲100歲紀念日——他是台灣第一個創作英雄《諸葛四郎》的漫畫家

台中物語 Taichustory
·
·
IPFS
·
每當暑假前最後一個上課日的放學時間,校園裡傳來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的歌曲《童年》,歌詞裡那句「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總是勾起既熟悉又陌生的回憶。

今年六月八日,正逢葉宏甲百歲誕辰。「葉宏甲」之名對年輕世代而言或許陌生,然而他所創作的《諸葛四郎》膾炙人口,為台灣留下了第一部屬於自己的英雄漫畫。

每當暑假前最後一個上課日的放學時間,校園裡傳來羅大佑為張艾嘉創作的歌曲《童年》,歌詞裡那句「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總是勾起既熟悉又陌生的回憶。

今年六月八日,正逢葉宏甲百歲誕辰。「葉宏甲」之名對年輕世代而言或許陌生,然而他所創作的《諸葛四郎》膾炙人口,為台灣留下了第一部屬於自己的英雄漫畫。

回到戰後初期的1950年代,台灣漫畫迎來一波出版熱潮,每週有十幾本漫畫面世,每本漫畫刊物有五六位作者。放學後,大家排隊租借最新漫畫,是孩子們一天之中最期待的時刻。那是,台灣漫畫的黃金時代。然而,隨著教育部於1962年開始研擬《漫畫審查制度》,由國立編譯館於1966年正式頒布實施,台灣漫畫迅速跌入低谷,同時引入的日本漫畫填補了市場空缺,並迅速在六年級生之後的世代中流行開來。

放眼近年的台漫復興運動,環視歷史上的台漫作品,我們很慶幸,我們曾擁有那一位葉宏甲。

▍誰是諸葛四郎,誰又是葉宏甲?

在6月8日「葉宏甲百年紀念特展」的開幕典禮上,葉宏甲之子葉佳龍在致詞時開玩笑說,「我一直以為我有個弟弟叫作『諸葛四郎』。」

1924年出生於日本時代新竹的葉宏甲,1937畢業於新竹第一公學校,兩年後從同校高等科畢業。有著家學淵源的葉宏甲,在學校學日文,在家學台語。15歲時葉宏甲與喜歡漫畫的朋友們交往甚密,後來組成了「新高漫畫集團」,取「新高山」超越日本群山之意,他們野心宏大,也想在漫畫上超越日本。其中,葉宏甲與陳家鵬、洪朝明、王花等被共稱「新高漫畫集團」四大金剛。

葉宏甲與新銳畫家們透過函授的方式努力學習,於1943年取得川端畫學校西洋畫科學程畢業。該校在太平洋戰爭期間關閉,他們也成了末代學生。川端畫學校培養了許多日本前輩藝術家,如知名導演黑澤明、東映動畫家山本早苗、灣生畫家立石鐵臣等人都出自這所學校畢業。

▍「因為沒有被打倒的英雄」

在葉宏甲24歲那一年(1946),「四大金剛」從新竹搬到台北,參與當時戰後第一個藝文雜誌《新新》月刊的發行(創刊於1945年11月)。當時刊物對於美術十分要求,不僅是葉宏甲的漫畫,也包含龍瑛宗、呂赫若文學作品的收錄、對時事的針砭,也包含文化評論、省籍議題與民主制度等內容。

葉宏甲的諷刺漫畫批評政府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陸續刊登了八刊,並於隔年遇到二二八事件而被迫停刊。他也在兩年後捲入白色恐怖被捕入獄,一關就是12個月,他的祖父母散盡家財,四處關說、請願,才把他救出來,不然就沒有後來的諸葛四郎。葉佳龍表示,父親很少提及此事。在小時候的印象裡,父親畫的都是一些美術廣告,但從此時開始,父親開始嘗試畫一些短篇漫畫、短篇故事。


▍每個人小時候心中都有一個英雄——諸葛四郎誕生

出獄後,葉宏甲在省政府農林廳擔任美術編輯,是份公務員工作。他也在農林廳認識了在保健館擔任護士的陳錦蓮,就在農林廳的長廊上相識,就像是他們喜歡看的電影《亂世佳人》裡的場景,自由戀愛而結婚。就在生活逐漸步入正軌時,有一天葉宏甲跟陳錦蓮說,「我要去追尋夢想」。很難想像在那個年代,他們願意相繼離開公務人員舒適圈的工作。

葉宏甲從小最喜歡的是三國演藝、廖添丁,還有日本戰國時代的故事。這些故事裡都有英雄,扶弱濟貧,或在亂世中領導弱小人民對抗惡勢力。這些英雄形象在葉宏甲心中聚焦。

「我想在他的內心中,有個英雄的形象就是諸葛四郎,希望能夠告訴大家一個英雄的故事,讓大家知道英雄可以保護弱小,協助他對抗惡勢力,讓你心中的勇敢能夠發揚。」葉佳龍說。

兩年後,也就是八二三炮戰的那一年(1958年),《漫畫大王週刊》開始連載《諸葛四郞:大戰魔鬼黨》,戰後台灣第一個英雄漫畫發行,從此一炮而紅,成為當年小朋友的英雄夢,內心永遠的英雄形象。

▍英雄背後的英雄

「光靠一個英雄是不能成事的,諸葛四郞還有真平,他們還有沈少玉、諸葛玉真、林小弟,所以他們是一群英雄,他們互相作為對方的英雄。」葉佳龍提到父親的漫畫時說。

當然,諸葛四郎背後的英雄是葉宏甲。而葉宏甲背後最大的後盾,則是葉佳龍的母親,她是一名非常能幹的客家女性,更是後來「宏甲出版社」的地下社長。所有的大小事、印刷、行銷都由她負責,她是葉宏甲的幕後英雄。


陳錦蓮不僅要照顧四個小孩,葉佳龍逗趣的說是包含了「十二個哥哥姊姊」,而這些人是諸葛四郎幕後的英雄。當時的觀念和現在不同,陳錦蓮的工作包括了照顧十二個學徒,給他們生活費,他們出師還要給他們西裝。

回憶起父母,葉佳龍懷抱著憧憬的說:「我時常在想起他這一段的故事。我最想說的不是他創造人生的故事,而是我父母親。他們先後離開了公務員的工作,努力追求夢想,在那個貧窮的時代,把他們所得,把他們所有得到最好的,都給了我們四個小孩、十二個學徒。他們代表的事情是一個大時代的小人物,他們代表的是一個舊台灣的的舊價值。」

▍是誰扼殺了台灣漫畫造成世代斷層,而無法世界輸出?

「以《諸葛四郎:邊疆平雙怪》一套六冊來看,一本七塊五。六乘七塊半,也就是四十五的四十倍,一年十套,就是一千八百元,相當於三十個公務員的薪水。甚至光送審就要花費兩個月。」葉佳龍說。

1962年教育部開始研擬「漫畫審查」制度,1966年國立編譯館頒布正式實施《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台灣漫畫被打入谷底一蹶不振。從此家裡也不再提起《諸葛四郎》。

諸葛世郎的風潮連續了八年後,來到葉佳龍父親四十二歲的那一年。他還是一個賺稿費的漫畫家。很多人捧著錢來找他說,「葉先生,你可以一起來開出版社,一定不得了。」但他的父親一概拒絕,因為當初大華出版社對葉宏甲有恩在先而提拔他,如果沒有大華出版社的《漫畫大王週刊》連載諸葛四郎,就沒有當年的葉宏甲。

但隨著大華出版社的老闆過世,後代沒有承續出版業,又碰到審查制度即將開始。葉宏甲為了要連續他對漫畫的的熱情,決定要自行成立「宏甲出版社」。但是經過六年的努力,他還是沒有辦法克服審查制度對自由創作的扼殺。審查制度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葉佳龍提到,「就是你在出版前,你一定要送審,你要送審前,你要先付給一筆定價四十倍的費用。」

雖然審查制度或許有著「維護善良風俗、防止怪力亂神」的立意良善,但在審查者「自由心證」之下,浮動的標準、禁忌的範圍不斷擴大,例如當時恐龍不能畫、飛鏢不能有、輕功不能有、機器人不能講話。但武俠漫畫沒有輕功該怎麼畫?這並不合理。而在當代漫畫,很多機器人都已經會講話。

在那個時代,審查制度壓抑創作,直接把台灣漫畫創作打入谷底,就此一蹶不振。在葉宏甲48歲那年開始,他決定不畫諸葛四郎,解散出版社。

葉佳龍說,父親「開始過一個非常寂寞的退休生活,從此家裡也不再提起《諸葛四郎》。」

▍還有誰記得《諸葛四郎》?

事實上葉宏甲一直想,「大家是不是忘記了諸葛四郎?」


一直到葉宏甲的60歲那一年(1982年),有一次在收音機上聽到《童年》。葉宏甲打越洋電話給正在美國讀博士的兒子葉佳龍,他沒有時差的概念,把葉佳龍叫醒。葉宏甲問兒子有沒有聽過羅大佑,他在廣播上聽到童年這首歌,「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他很感動,也終於知道,原來還有人記得他和諸葛四郎。


漫畫審查制度經過21年後的1987年,終隨解嚴走入歷史。三年後葉宏甲67歲,因二度中風過世。葉宏甲留下來的最後的願望,是《諸葛四郎》的動畫化。為什麼呢?因為在1962年,葉宏甲38歲的時候,他看到自己的偶像手塚治虫的漫畫《原子小金剛》搬上日本富士電視台,這也是日本動畫的原點,開始了日本動畫時代。

如果同一個時代的台灣沒有漫畫審查制度,今天我們的動畫會不會是《諸葛四郎》還是《大嬸婆》?這也成為了葉宏甲一直以來未完成的夢想。而葉佳龍不僅完成了《諸葛四郎》漫畫全集復刻,也在2022年完成了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動畫,實現了父親的遺願。

▍這個世代的我們,一起找回台漫

葉宏甲的創作與堅持,不僅是台灣漫畫史上的一頁,更是那個時代的小人物在大時代中追求夢想的象徵。葉宏甲透過諸葛四郎,傳遞了英雄的精神,激勵了那一代的讀者。即使在面臨重重困難時,他仍然堅持創作,為台灣漫畫留下了寶貴的遺產。葉宏甲和《諸葛四郎》的故事,將永遠銘刻在台灣漫畫的歷史扉頁。





今年暑假,你必須了解與到訪的展覽

葉宏甲百年紀念-諸葛四郎100漫畫展
YEH HONG-CHIA CENTENNIAL: Jhuge Shiro 100 Comic Exhibition
地點:國家漫畫國物館籌備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台中物語 Taichustory台中文史復興組合Taichu Renaissance http://facebook.com/taichungstory #Taichung #storytelling #citytour #aerialphotography #台中 #城市小旅行 #城市空拍 #紀念品 #観光案內 #町歩きツア #おみやげ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國際沈文程日——音樂狂潮:CCK美軍俱樂部到仙堡西餐廳

日新橋與第二台中陸橋盛大落成式

台中敢知影? 台中火車站前的每一條道路,都是橋梁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