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鑄造光?_NFT 如何成為美術群眾參與的新媒介
文.黃豆泥(FAB DAO)
Kng 是自北師美術館(全稱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以下簡稱 MoNTUE)展覽《光 — 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衍生而成的 NFT 專案(發行於 Tezos 區塊鏈的 AkaSwap 平台,akaSwap - 光|Kng ),是台灣第一個整合群眾參與概念的美術館 NFT 企劃。Kng 為台羅拼音(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的光之意。除 Kng NFT 之外,Kng DAO 是一個以 DAO (去中心化治理組織)為目標,由北師美術館經營的藝文類數位社群。
這篇文章為黃豆泥以個人觀點敘述參與 Kng NFT 企劃與協力鑄造的過程,主要目標為討論美術館或博物館等藝文機構如何使用 NFT(非同質化代幣)作為展館、展覽、展品的延伸,成為一種新型態的文化活動。本文為單一敘事與單一案例分析,過程為 2022 三月至六月從企劃發想開始至行動結束,包含目標、方法與成果。
NFT 是一種被相對多數人所認同的數位資產,類似的數位財產概念在過去無法被廣泛認同且流通,如私人企業發行虛擬代幣、電玩發行商發行虛擬寶物等皆為數位資產。NFT 衍生自區塊鏈技術,基於機制與信任設計,能更廣泛地被各地使用者所信賴。在此前提下, NFT 具有多元形式與多種目標,若將所有的 NFT 專案(或稱項目方)一以概之,很容易產生遐想與誤會。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Formosa Art bank DAO)專注在非營利 NFT(Non-Profit NFT)的研究與實踐,將具有「精神價值」的文化鑄為通證,強化文化本身的交流、交換、交易(Cultural Property Transaction)功能。本文便是以 MoNTUE、《光》展覽團隊與 FAB DAO 合作的 Kng NFT 為案例進行自我分析。
事實上,博物館與美術館開始探索 NFT 的可行性已經不是新話題。WAC Lab(Unlocking Web3 for the Arts and Culture,一個在 Tezos 區塊鏈上進行文化與展覽討論的帶狀活動,由 We Are Museum、八間歐洲博物館與 Tezos 相關基金營運)於今年四月發表一篇對談總結,名為《NFT 並非快速致富途徑,博物館如何使用 NFT 進行募資》(NFTs Aren’t A Get-Rich-Quick Scheme, Here’s How Museums Can Use Them In Fundraising),該文章分析了多間博物館「失敗」的發行案例,試圖替入門的文化工作者進行消毒與除魅。該文章的結論為「群眾參與」將成為博物館發行 NFT 成功的關鍵。而我認為 Kng NFT 算是一個成功且早期的嘗試。
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深深被台灣文化陶冶的我們,在九個月前理直氣壯地將自我組織命名為福爾摩沙藝術銀行。而這次《光》展,便是一檔探討福爾摩沙藝術時代破曉的展覽(引用自與光同名圖錄第一章,顏娟英老師的標題—甘露水的祈願—福爾摩沙藝術時代的來臨)。很幸運也很謙卑地在此感謝北師與《光》當代迴響的製作團隊,能讓我們參與其中。
在進入專案分析之前,先替海外讀者簡介台灣、美術館與這檔展覽的意義。(如果你是台灣人,可以跳過這段)
台灣是什麼?
台灣是位於亞洲大陸東邊的海島,代稱為福爾摩沙(Formosa,葡萄牙語美麗的島嶼之意,此名與大航海時期、重商主義關聯)。目前居住兩千三百萬人,以中文為主要語言,自我認同以台灣人居多(94%,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2021 年資料)。過去曾被中國王朝統治數百年,於西元 1895-1945 年,五十年間被日本統治,西元 1945 年後由中華民國政府(R.O.C)實質治理。儘管目前為全球第 18 大經濟體,但至今仍不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承認。原因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兩個中國,也單方面不允許台灣獨立。台灣島內在幾十年間,從威權政體走向民主化時代,各界(如體育界、政治界、藝文界)皆常常面臨自我認同與統獨問題。一言以蔽之,台灣位處強權邊陲,即使經濟繁榮,至今仍為亞細亞的孤兒。(アジアの孤児,1946 年出版,作家吳濁流的日文長篇小說,敘述當時台灣人的身份認同窘境)
《光 — 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是什麼?
這是一檔展示台灣現代藝術與文協運動檔案研究的展覽,從西元2021 年底至 2022 年四月中。
西元 2021 年,為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週年。台灣文化協會為日治時期由成立的文化團體,受到 1920 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影響(由台灣知識份子向殖民母國日本國會申請成立殖民地議會的行動)。而文協是文化性的,助長台灣文化發達為目的,以啟蒙民眾、提升文化為目標(引用自圖錄專文,計畫主持人周窈窕)。文協前後舉辦數百場活動,在 1910 年代是世界新思潮風起雲湧的時代,台灣也不落人後,以「文化向上」為手段,在一個被殖民的社會裡,爭取作為人的基本尊嚴與自主,這是台灣第一次文化自覺(引用自圖錄總論,總策劃林曼麗)。
西元 2021 年,台灣各文化團體、文化機構,不論是民間與官方皆舉辦以「文協」為主題的相關展覽活動,可謂台灣自覺紀念活動年。《光》對於大眾有新聞看點之處在於《甘露水》雕像在塵封半世紀之後再發現與首次亮相。因其少女自貝殼中昂然而立的形象,與製作者黃土水在臺灣藝術史上的歷史地位,有大眾媒體稱之為「台灣的維納斯」。甘露水為台灣藝術家黃土水於 1921 年製作的雕像,入選帝展,同年黃土水撰寫〈出生於台灣〉一文,表達自己對台灣土地的熱愛。總策劃林曼麗在總論中表示,在整整一百年後 2021 年的《光》展覽原型裡,《甘露水》是映照時代最堅實、最有力量的作品。
「出生在這個國家便熱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變熱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台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黃土水 〈出生於台灣〉1922。
並且林曼麗以「幻之作品」稱之,原因在於甘露水消失於台灣社會數十年,藏於張氏家族工廠。張士文先生於展覽開幕時致詞說道:「我回想起爸爸曾說過,當本省人懂得尊重外省人,而外省人也知道必須尊重台灣人時,就是把《甘露水》歸還給國家的時刻了。今天不就是正逢其時嗎!」(過去台灣社會習慣將本省人稱為台灣人,外省人稱為自1949年從中國移民至台灣的人,但歷經數代現以較少以此二元分類稱之。)
此外,該展覽時間斷代為西元 1881 年至 1949 年,展覽多位參與文協的藝術家作品與文件、史料研究成果等,有許多平常難以窺見的作品,也有嚴謹的學術分析,分析台灣人在日治時期的啟蒙與現代性實踐。
而該展覽的當代迴響單元也是主要特色,由青年藝術家團隊創作。包含黃邦銓與林君昵領銜製作荊棘之道(Die Wege)影像互動裝置與文協影像展示、《甘露水》同名紀錄片等,阮劇團也以仿展件形式製作《加入B會的人》。
當代迴響的製作團隊也是稍後介紹的 Kng NFT 製作團隊。
北師美術館是什麼?
成立十年的北師美術館是大學美術館,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之下。於《光》的前一年,北師美術館已經策劃過在社會大眾中屬於現象級的展覽《不朽的青春》,其中也有將黃土水的作品《少女胸像》從太平國小請出至美術館展示。展現百年來這輩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追求「精神不朽」的時代精神(引用自美術館網站)。
同一時間,身為成立超過百年的老學校,北師培育台籍菁英,也孕育台灣第一代現代西洋畫家。北師在文協期間也有兩次主要的北師學潮,過程中以台灣語(台語,當時必須講日語)作為抗爭手段,有多名學生因此而被退學,包含《光》展覽的藝術家。北師在當時的文化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而這所年輕的美術館如何處理文協百年議題,對我個人而言值得玩味。
而究其人事結構,我認為此時值得一提,這或許與為何 Kng NFT 專案能在短短一個月內從拍板定案到實際鑄造完成有關。成立僅十年的北師美術館由林曼麗教授一手策劃,林曼麗現已榮退現為名譽教授,現為國藝會董事長。過去曾擔任故宮館長、台北美術館館長,催生台新藝術獎、國際雙年展等等,作為台灣藝文界代表已不用細細分析。 2021 年中,王若璇(簡稱 Rocean)擔任新任的美術館總監,此次專案推手與促成行政機器順利運轉的靈魂人物便是曼麗老師與 Rocean(資料引用自典藏雜誌文章 — 鳳甲美術館與北師美術館啟動人才垂直移動,葉佳蓉、王若璇執掌機構新氣象),當然北師的迷你行政團隊因這個專案投入了大量時間,也是專案運轉得宜的關鍵。
若沒有足夠的彈性與勇氣,許多公立/教育單位在涉足我們稱之為 web3 的新世界時,很容易卡在加密貨幣財務會計認列(在台灣主要以虛擬通貨認列之)等前期關卡,更不用說以 NFT 進行更豐富多變的嘗試,根據個人經驗,財會疑慮往往與靈活多變的企劃有所扞格。一個完整的 NFT 專案,不論是商業或非營利,皆會有大量的非 NFT 活動,如實體活動、線上活動、行銷系統、社群經營等,這需要多元團隊的參與與不可見的人事支出。在層層挑戰下,從旁協助的我認為北師能夠完成 Kng NFT 並非偶然。
最後,北師美術館座落在台北和平東路旁,有一大面美麗的落地窗,旁邊有捷運經過,一天中不同的時刻有不同的自然光灑落在展場裡,這也是 Kng NFT 或是《光》展覽的重要元素。
Kng NFT 的誕生
有了前面的介紹,讓我們回到 NFT 本身,Kng NFT 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又或者根據以上基礎資訊,如何企劃一檔符合「文協與現代藝術」脈絡的數位資產呢?
這次 Kng NFT 系列為藝術家黃邦銓、林君昵作品,由《光》的當代迴響團隊製作。
時間回到三月初,距離《光》展覽結束還有一個月,當時承蒙台新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姐引薦,與 FAB DAO 成員皓甯、文君在北師美術館針對文化類 NFT 做了簡短介紹,當時真的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我們說福爾摩沙藝術銀行想要做元宇宙公益藝文基金,真的是太狂妄,在重新梳理完《光》展脈絡後,針對百年前三十歲上下的青年主張,感動很多,謙遜更多。
隔週北師美術館與當代迴響製作團隊的邦銓與君昵導演便開始討論《光》展 NFT 的可行性與初步企劃討論。在討論非營利 NFT 時,我習慣先從三個方向開始討論,這件 NFT 的目標是存在、對話、還是獲利呢?「存在」是對即將消逝之物積極的進行數位保存;「對話」是與新藏家或是舊觀眾產生一個契機,有更多積極雙向互動空間;而「獲利」概念上最簡單,取得資金,積極實踐本來無法執行的專案。
從前文 WAC lab 與我自身的經驗,大多組織想要使用 NFT 辦活動,往往是因為獲利而來,但能夠真正取得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數。成功者動輒需要詳細周密的設計,與對 web3 瞬息萬變的市場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在當代藝術領域,成功的藝術類 NFT 往往有 web3 代理人進行合作或代為執行,成功案例如村上隆、Banksy、蔡國強、Damien Hirst 等(在此並未將生成藝術市場置於當代藝術領域討論)。
從以上脈絡看來,MoNTUE 蠻特別的,從最一開始便定調這是一場對話的過程,而且是以展覽為主,展品、展場為輔。這讓我安定不少,因為任何經典的藝術作品,直接將其暴力鑄造為 NFT 販售會面臨諸多問題,如正當性(憑什麼是我?)、利益衝突(獲利或虧損要歸誰?)、擁有權(實體世界誰來授權?)。更不用說在大眾媒體中,甘露水有如台灣維納斯的神聖地位,過程搞不定,可是會有公關危機的。
面對經典 IP,博物館與美術館常進行轉譯,在 NFT 世界也不例外。如果是委託廠商如廣告代理、設計公司(或新型態 web3 平台商場)進行製作,我稱之為紀念品模式,比如故宮與 Lootex 的合作便是將網紅圖文創作者與經典藏品(如谿山行旅圖)做結合,上架販售;英國有大英博物館與葛飾北齋、透納的 Pop-up store 作為案例,直接將作品認證鑄造;如果是委託藝術家進行再創作,我稱之為藝術品模式,如這次的 Kng NFT,便是以《光》展覽的當代迴響團隊,以青年藝術家身份再製成 NFT。以上兩者雖然流程相同,但是目標受眾、預期效益與擁有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荊棘之道新解
Kng NFT 的發想源自於藝術家邦銓與君昵(以下簡稱邦昵)最早對於《光》展的構想,Die Wege(取自左翼詩人王白淵的詩作《荊棘之道》),當時甚至連甘露水都還沒有被再發現。Die Wege 最早是想要以軌跡定位的技術與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追蹤每一位觀展者的行跡,創造出光之道路。而藝術家黃邦銓於 2019 年時,便使用攝影測量法的技術拍攝紀錄片《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Last Year When the Train Passed by)獲得法國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實驗競賽首獎與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與最佳短片獎。
由於甘露水的出現,邦昵導演將製作方向著重於《甘露水》同名紀錄片製作與當代迴響單元版本的荊棘之道(引用自兩位導演在銀河酒吧與 FAB DAO 線上講座對談)。此外,邦昵導演與北師美術館有長期的合作默契與信任基礎,從不朽的青春便有合作經驗。在展覽尾末,邦昵導演重新提出攝影測量法作為 Kng 專案的企劃骨幹。並藉由數輪的測試,驗證技術可行、精神契合《光》。
攝影測量法過去常被使用在鑑識科學、考古學、氣象科學等學門,藉由複數平面相片,可將被攝物體重建為三維物件。這次邦昵便是以攝影測量法技術,還原《光》展覽,幻化為點雲檔案(Point Cloud),也一併呈現展場中的《甘露水》。但僅止於三維點雲檔案鑄造上架,並沒有辦法將《光》的精神完整呈現。類似的創作方法,台灣藝術家洪譽豪(Hung Yu Hao)、王新仁(Aluan Wang)、洪立楷(Jerrythepopper)皆有鑄造上架前例(洪譽豪的作品前日才被 Kevin Abosch 高價收購)。而像是 Artogo(陪你看展)也有使用相關技術掃描展覽重現於數位世界的商業模式。
Kng NFT 特別之處在於,這個 NFT 是藉由群眾之眼凝視,由參與者的手機拍照而匯集完成的。這是這次 Kng NFT 的最核心特色。
黃邦銓認為,《甘露水》紀錄片使用 16 釐米膠卷,其使用的攝影術是一種光的雕刻,是一種減法。「與雕刻光線透過鏡頭射進膠卷的感光層也是一種減去的技法。」「如果《甘露水》紀錄片使用的膠卷之於雕刻的大理石,那麼透過攝影測量法技術和民眾拍攝的照片,重建展場,則比較像是泥塑。」(引用自邦銓臉書文章)Kng NFT 的創造是一種加法,藉由多中心的共創重塑展覽。
閉幕之後 - 24 小時 Kng 工作坊
Kng NFT 的取材,是一場精心策劃的 After Party 與工作坊,於展覽結束日之後一天,北師美術館舉辦了一場為期 24 小時的活動,以三個小時為一單位,不間斷辦了八個時段的工作坊,最後產生 24 種 NFT 立體作品。
參與者可以在午夜觀看展覽,也可以天光剛亮的時刻觀看,這些都是平常看不到的時刻。而不同的時刻,光線也會呈現不同的樣貌,灑落在展品上,特別是對於雕塑品而言。在圖錄總論可以看到,林曼麗老師特別強調將《甘露水》置於自然光展場,便是為了回應藝術家黃土水當初在自然光下製作的樣貌。
「展覽閉幕當天,北師美術館將舉辦24小時的共創工作坊,邀請您在平時難能可見的時段走入美術館,一同紀錄不同時段光影更迭、灑落於展場的自然樣態。」(引用 MoNTUE 粉專文章)
除此之外,Kng NFT 還有許多細膩的製作過程。《光》展覽的英文名為 Lumiere,《光》NFT 名為「Kng」,取自光的台羅拼音。台灣語(台語)在 1920 年代被視為文化運動的主體性存在,北師學潮時許多學生因使用台語演講而遭退學。此外,每一枚 NFT 的命名由詩人蔡宛璇命名,如 Kng# 02 點燈–佇新時代的路口、 Kng #14 凍露水–文化野草同好會、Kng #17 透中晝–赤島社眾民丁,皆為反應展覽、文協的符號元素。
而每一枚 NFT 都有搭配無人聲伴奏,由音樂/聲音創作者王榆鈞和周震所紀錄的觀眾聲音,捕捉觀者對「光」展心裡湧升的情感之聲(引用自 MoNTUE 粉專文章)。這些聲音是紀錄當時工作坊的背景音還有展覽一角放置的錄音設備,讓觀眾可以聽著背景音,跟著哼出心裡的聲音。事後有參與者表示,在 NFT 裡面彷彿聽見了海浪的聲音,藝術家周震表示那是早上捷運經過的聲音,這是多美麗的誤會呢。
而最後的影像後期,由吳克軍與蔣北魚製作,克軍也是三樓展覽荊棘之道的數位影像製作者。基本上整個當代迴響團隊都回鍋製作 Kng NFT 了。以三月中提案,四月中工作坊,五月空投的節奏來看,實在是一個緊湊的行程。
獲得光的方式 – 愛的工作證明
而這些 NFT,並無法藉由直接購買來收藏。取得須經過兩種「愛的工作證明(Proof of Love)」。其一是參與工作坊,實地參與凝視最後的展覽與拍攝,參加哪一個時段就會獲得該時段的 NFT,共 400 人次;其二是購買《光》展覽的圖錄,總量為 2,000 冊,在上市後沒幾天即銷售一空。收藏圖錄者,可以免費獲得 Kng NFT 的隨機空投。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精準地掌握參與度最高的群眾,這有利於後續社群經營與發展。一本圖錄要價一千多元台幣、而在深夜參與工作坊更可以篩選出願意犧牲睡眠也要參與的熱血粉絲,這兩種人想見都對 MoNTUE 抱有很高程度的愛吧。而工作坊也在疫情確診人數呈指數化上升之前,順利落幕。
此外有兩場工作坊特別有意思。
第一場是在正式的 24 小時工作坊之前,我們先辦了一場測試工作坊,用意在於驗證攝影測量法在實務上可行。由於 Kng NFT 是發表在 Tezos 區塊鏈上,當時號召 Tezos 區塊鏈上的收藏者與藝文愛好者,將近 40 名一同參與。在實際抵達現場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實際上要參加什麼活動。當時會採取 Tezos 收藏者社群進行號召,原因在於這些人已經熟稔 NFT 的持有與交易,且已經在台灣成為一個一千多人的緊密社群。只提早三天的號召,竟可以在工作日的下午找來這麼多人,實在是非常感動。而且次的測試工作坊,成為了第零號作品《光—化烏 Kng—huà-oo》。而這些朋友也成為日後在搭建 Kng DAO 社群的早期得力幫手。
第二場是 24 小時工作坊的第一時段,藝術家後輩的特別場。如果你仔細看《Kng# 01 點燈–佇日暗的麵攤仔》、《Kng#02 點燈–佇新時代的路口》與《Kng #03 點燈–佇烏海水上行船》,會發現這是唯二有人影在裡頭的 NFT,這些人是展覽中的藝術家的後代與展覽研究團隊。包含陳澄波孫女、李梅樹兒子、陳植棋孫子和曾孫、陳清汾兒子、蒲添生兒子、呂雲麟兒子及藍蔭鼎的媳婦和孫子、保存甘露水的張家。也正好他們的位置就在自畫像展區的前面,這些自畫像便是由他們的父執輩所繪製,如今已成為人間瑰寶。「這些平日用盡心力保存藝術家作品的人,這一次讓我們來保存這些人的身影和聲音。希望拿到的你們,也能感受到在無垠的時光長河中,那綿長的一瞬。」(引用自北師粉專文章)如果熟悉甘露水的保存史與發現史,再重新讀張家於開幕式的演講,便會對如此細心的 NFT 設計感到溫暖。
文協時代與 web3 時代的空投
除了 Kng NFT 本體,這次整個行動還有一些周邊 NFT,如好蚌(Hao Bang)與銀河火柴系列,兩者都是空投的媒介。
一百年前,台灣有第一航空士謝文達在東京上空,空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傳單,而今我們使用空投,創造新型態的群眾參與,指向對於文協藝術展覽的認同。
當初會有好蚌的構想其實是體驗設計上的考量。我們希望擁有圖錄的人,在做完申請空投的動作時,可以立即獲得反饋。但 Kng NFT 必須等到工作坊與後期製作完成才能取得,而圖錄上販售時間比工作坊早許多,因此才有了好蚌的誕生。好蚌取材自《甘露水》腳邊的大理石蚌殼,黃土水的蚌殼正在吐水,而好蚌是一個 3D 互動式 NFT,當你點擊它,它會不情願地打開,但只有到時間到時才會全開,讓你看到裡面長什麼樣子。
當你持有蚌殼,時間到時,地址就會收到真正的 Kng NFT。因此蚌殼成為兌換券,而兌換券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如果過去如貝般的古幣。
而銀河火柴是 Kng DAO Discord 活動的紀念品,該名字取自銀河酒吧,為邦昵取自台灣文學家—翁鬧八十六年前留學東京的生活散文《東京郊外浪人街—高圓寺界隈》。兩位導演也曾以此題材拍攝短片《天亮前的戀愛故事》(Before the Dawn),如今作為社群經營的一個迷因(meme),創造新型態的講座/沙龍。
光之道
由於前述的社群引導設計,Kng NFT 專案吸引到一群積極的受眾,這讓 Kng DAO Discord 的經營從一開始便很順利。Kng DAO 架構為由 MoNTUE 營運,由兩位導演作為子頻道銀河酒吧主理人,定期在上頭辦活動,與觀眾對話。整個 Discord 創立一個月約吸引七百人參與,而第一次銀河酒吧開張,有 100 名參與者參與,實在令人驚嘆。雖然與商業 NFT 項目方比起來規模並不大,但是以藝文活動、非營利的 NFT 操作看來,實在是不錯的成績。
回頭過來看,應是有達到當初設定的「對話」目的。
Kng NFT 約有四成兌換率,以圖錄兌換而言,有超出我的想像。與張惠妹演唱會 AiSMR NFT 兌換率相比,是差不多的。這或許是目前傳統世界進入 web3 社群的極限數字。
至於 Kng DAO 未來將如何,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北師與曼麗老師會引導大家前往何方吧。
結語:我們以臨在證明鑄造光
以上寫了一大段篇幅,是為了竭盡所能將細節描繪出來,我認為對於後續藝文機構發行 NFT 可能有一點示範作用,或至少有一點前例可以追尋。當然觀點上容易流於片面或主觀,我至今仍認為 Kng NFT 是一個扣題的、有質感的、動人的 NFT 專案。有任何缺漏請不吝指正。
在概念上,這是一種 POAP 的變體。POAP 為臨在證明(Proof of Attendence Protocol)之意,證明自己曾經參與過活動,可以領取徽章,海外最知名的案例為 POAP. xyz。而 Kng NFT 在機制設計上與 POAP 相比又更加真摯,收藏者的實際參與成為作品本身的一部分(你可以在漂浮的方框中看到每一個參與者的名字,那是他們拍下的其中一張相片)。這種臨在像銜尾蛇一樣,頭尾相連,你必須參與,才可以領取,領取到的你,成為曾經參與過的活動的一小部分,也成為共識的一部分,甚至還有你的聲音。簡單的比擬,如同小時候在博物館至不同區域蓋印章;如今美術館使用新的媒材、科技,讓參與的證明更加永久,參與者同時也將展覽的一瞬鑄為永恆,並由官方發行,具有可證性。
在呈現上,這是一枚可互動、有聲音的立體點雲作品。這是一種時基性(Time-based)的作品,而且必須經由觀看者的手取轉動、縮放、平移,才能看出顆粒的立體組成,不然從視覺看僅僅是平面而已。
在時代意義上,這是一場針對展覽的紀錄,但是以觀眾的角度觀察,這是第一次《甘露水》重現於公眾,也是文協時代啟蒙作品的彙集。點開不同的 Kng NFT 你會發現起點是不同的視角,這便是從觀眾的視角出發,與傳統的全局觀的點雲作品不同。是有血有肉的凝視,凝聚出來的集合。
如此細緻的 NFT 操作可不是代理商可以做到的程度,必須由官方美術館、策展製作團隊與 NFT 熟悉者(在這個案例下 FAB DAO 扮演這個角色)互相搭配與交流才可以完成。在討論過程中有許多想法與方向是窒礙難行的,如何在有限經費與時間下完成 NFT 專案我至今仍然覺得是巨大的挑戰。
我是一名樂觀者,至今我認為 NFT 仍有非常多種可能性,在藝文領域還有許多空間可以探索,它有可能是票卷、可能是股權、可以是作品本身、也有可能是非官方的迷因載具。同時我也認為新型態的 web3 服務對於社群、社會進步是非常具有潛力的,特別是應用激進市場理論的數位工具。感謝 MoNTUE 與《光》當代迴響的製作團隊讓我可以參與其中,在短短數月中從無到有探索出與展覽如此契合的 NFT 專案。
希望福爾摩沙藝術銀行能慢慢啟航,在 web3 時代的伊始探索出更多新思想並且實踐其中,如同一百年前的文協前輩一樣。
展覽連結:akaSwap - 光|Kng
(全文完)
此文獻給 MoNTUE 工作團隊與兩位導演。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