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工作而活 讀後感:蝦忙蜜蜂
今天把這本書看完了,看完才發現這本書是月初買的,居然在一個月內飆完了
大概是太有共鳴了 所以想一直看一直看下去,中間有一部份覺得好像看得快要走神,不過收尾收的還不錯,大概就是一種中立略帶悲觀的結局,滿符合我的口味的。
發現這本書的出版社不是什麼天下文化or商周,所以宣傳力道、名聲好像沒有那麼強,不過整體還不錯看,略輸Yuval Harari一些些,每個章節後的出處與備註都很豐富(也是畫重點的地方)。
整理一下印象深刻的地方:
熵增定律
用熱力學來解釋社會現象,很有趣。我還特地去看了一下線上課程 介紹什麼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我們的生活只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煩惱只會越剪越多,難怪不管是生活還是商業環境,都告訴大家要 follow 負熵的概念,不然只會搞死自己人。
採集社會
他們享受的是立刻的return 而我們則擁抱return in the future 偏好累積報酬,採集社會的人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工作,有需要才會去野外捕食,也就是夠用就好,反倒是如果你一直暗藏食物的話,不分享給別人,還會被譴責(書是這樣描述),乍聽起來很美好呢,這應該是帶有一點社會主義的元素。但我滿喜歡採集社會那種“活在當下”的態度,類似遊牧民族或是隨遇而安的泰然。
瞎忙的工作
沒事還要找事情做 追求自以為是的滿足感?
工作的定義是以你要消耗身上這些剩餘能量的需求所決定,看到這句話的感覺,聽起來好像就是能者多勞 然後漸漸走向過勞?
我們能量過剩 所以才需要工作,也就是這本書中文翻譯的 為工作而活
想想如果要花時間在填飽自己的肚子或是躲避敵人之類的 那應該是沒有什麼多餘時間做其他活動了
另外,書中提及一個詞「工作成癮」,為什麼你要這麼努力工作 為什麼你要討好你的上司和同事,為什麼不做你爽的事情就好?讓自己快活一點 why not
近期喜歡看人類學的書是因為,書裡面會提到一些歷史故事與緣由,讓我了解到以前學的經濟學上的那些理論或是任何主流理論,為什麼那些人會發展出這些理論,近一步去思考說為什麼我要相信他所提倡的理論?他是不是其實也只是在bullshit?以及那些理論提出者的時空背景和現在有什麼區別?(謎之音:不小心被經濟學騙了好多年)
感覺很多事情 都是bullshit,最終還不是只是想要混口飯吃而已~"~
最後,
因為人們的抱負沒有極限 人的慾望沒有極限 所以才有這麼千變萬化的社會!
還是要開心過日子!誰知道下一秒的自己會不會就落地成盒了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