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144:董建華開頭不是這樣的
與董建華初次見面談話時,沒想到他後來會變成這樣。
1997年香港主權轉移,儘管英美等西方政要對九七後的香港都善頌善禱,但西方媒體卻充滿了質疑之聲。美國《財富》(Fortune)在1995年甚至以封面故事「香港已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來預言九七後的情況。
為穩定國際社會對香港「不變」的信心,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召集由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人參與的三千人大會,要全國遵守香港《基本法》第22條,就是中央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直轄市都不得干預香港的事務。7月1日到香港參加交接儀式時,他又重申一次。
1996年12月11日,由中共任命的400名「推選委員會」委員,選出董建華擔任特首。而在三個月前,董建華這名字仍然少為人知。他像是個突然冒出來的人物。但實際上,在1992年彭定康來香港就任港督時,中共就委託有關人士向彭定康推薦董建華這個人選,彭督也把他邀請進入港府最高決策機構行政局,讓他熟悉港府運作。幾個月後,中共把董建華延攬為全國政協委員,使他有機會接觸中共高層。也就是說,董建華在1992年才開始進入政治圈, 很可能中英雙方都有觀察他是否可當第一任特首的默契。
從1993到96年,董建華在中英關於香港政制爭執的夾縫中,沒有公開講過一句話,但私底下,我相信他或會把行政局中彭定康表達的意見向中共匯報,或把中共的「善意」轉達。比如,除政制改革外,中共對彭督其他佈局不持異議,例如任命陳方安生當布政司、曾蔭權當財政司。
1995年,港澳辦主任魯平說,將來的行政長官很可能是「黑馬」,接著中共成立特區籌委會,董建華被委任為副主任。特區籌委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江澤民刻意找董建華握手,那時傳媒才猜到董建華很可能被中共雀屏中選。
由400人組成的特首推選委員會,都是中共間接委任的,因此「選舉」特首只是走過場,實際上是中共內定人選。早在1990年12月江澤民同沈君山的談話中,講到香港問題,江就說:「香港是港人治港,但還是要派行政長官,雖然現在還沒決定派誰去……。」
不過,當時香港人在無權選特首的情況下,對董建華還是覺得可以接受。原因固然是他在港英行政局當了五年議員,相信港督大概不會看錯人。此外,也跟董建華的家族淵源有關。董建華父親是著名船王董浩雲,過去同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旗下船隊懸掛中華民國國旗直至1980年代中。四女董小平之夫婿為中華民國一級上將彭孟緝之子彭蔭剛。董浩雲與美國關係更為良好,韓戰與越戰時其船隊幫美軍後勤運送物資。
這是公開的資訊。但實際上在1980年美國與中共建交,董浩雲就已經改換跑道了。他和董建華在美國會晤中共駐美大使柴澤民,與北京建立聯繫。1982年董浩雲去世後,董家的船運業衰退,1985年因債務危機面臨破產清盤,其時中共通過霍英東施援手,注資1億2000萬美元,使董家渡過難關。
中共的政治性格,對於向它投誠的「忠黨愛國」者,從不尊重,隨意踐踏;但對於中共曾經向其施恩者,反而會比較信任,因為手上有把柄,覺得他會知恩圖報。
據聞1995年12月江澤民在深圳會見董建華時,提出讓他擔任第一屆特首,董不置可否。他私下曾向友人表示,不想放棄他父親留下的企業,既不想當官,也不想抓權。不過,在極權政治下,要你下台固然要下台,要你上台你推掉也是大逆不道的。
董建華從當選到上任,有半年時間籌劃。在這段候任特首期間,分別找過不少人諮詢意見,我也和幾位學者一起被邀請到他的辦公室談了兩三個小時。我那時的印象是覺得他的話不多,絕大部分時間在聽意見。對一些他認為重要的意見也寫下來,大致保持住英治時代高官的作風。
他講過什麼大都不記得了。略記得他表示自己過去沒有從政經驗,現在擔此重任,擔心做得不好。在座有人問他香港的民主進程,他說暫時保留原樣,不過區議會也許要增加些委任議席。我說這不是等於倒退嗎?他說區議會不涉中央政策。因為他沒有收回他的意見,我認為這是來自北京或香港左派的意見。我問:如果涉及香港人的權益與北京有矛盾時,會怎樣呢?他說協商吧,協商不等於軟弱,爭取不一定要對抗。
我那時覺得他態度誠懇,也有心想做到「香港好,國家好」。在他上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他說他「捫心自問,我們的眼光是否足夠廣闊;我們的思考是否已經吸納了市民的心聲;我們對形勢的估計,有沒有報喜不報憂;我們是否向市民開空頭支票;我們是否有秩序地保障了民主的發展……。」儘管可以說這些只是漂亮話,但聽來也發自肺腑。這些話在他以後的施政報告和其他特首的施政報告中,再也聽不到了。
我認為董建華至少當時是想在中國主權下讓香港維持現狀的。開頭那兩三年有瑕疵,但也還可以。後來搞成這樣,或許是他在政治上無能,更主要是在專權政治的宗主國下,即使是好人也會變壞,也不得不服從上級做違反自己心意的事。一國兩制必然衰敗是結構性問題。
(原文發佈於2022年5月11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 題記
- 闖關
- 圈內圈外
- 殺氣騰騰
- 煎熬
- 傷痛
- 動盪時代
- 抉擇
- 那個時代
- 扭曲的歷史
- 先知
- 自由派最後一擊
- 我的家世
- 淪陷區生活
- 汪政權下的樂土
- 淪陷區藝文
-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 李伯伯的悲劇
- 逃難
-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 古國風情
- 燕子來時
- 在左翼思潮下
- 1948樹倒猢猻散
- 豬公狗公烏龜公
-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 自由時代的終章
-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 確立左傾價值觀
- 「多災的信仰」
-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 中學的青蔥歲月
-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 談談我的父親
-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 父親的挫傷
-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 畢生受用的禮物
- 文化搖籃時期
- 情書——最早的寫作
- 那些年我讀的書
- 復活
- 不可缺的篇章
-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 歸處何方
- 劉賓雁的啟示
-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 通俗文化的記憶
-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 伴侶的時代
-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 福兮禍所伏
-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 二重生活的悲哀
-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 脫穎而出
- 覺醒,誤知,連結
- 非常有用的白痴
-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 中調部與潘靜安
- 非蠢人合做蠢事
-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 無聊的極左干預
- 從釣運到統運
-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 統一是否一定好?
- 台灣問題的啟蒙
-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 踩不死的野花
- 文革精神
-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 極不平凡的一年
- 批判極左思潮
- 民主假期
- 裂口的開始
- 太歲頭上動土
-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 九七覺醒
- 美麗島大審對我的啟示
- 從事媒體一生的座右銘
- 念茲在茲要記下的輝煌
- 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 從來沒有「民主回歸」
- 和許家屯的一次交鋒
- 牢記至今的一段話
- 從創辦到離開天地圖書
- 《七十年代》和天地分道揚鑣
- 「庚申改革」的流產
- 中共幫我們洗脫左派色彩
- 與徐復觀先生的兩年交往
- 徐先生的臨終呼喚
- 「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防線」
- 守護我們的心智
- 江南案的考驗
- 專權政治逆轉的里程碑
- 「李匪怡」和《香港1997》
- 一國兩制的根本問題
- 港人治港只是誘餌
- 「京人治港」是否較好?
- 「基本煩」和霎眼族
- 與勞思光的交往
- 不受術數擺佈的勞思光
- 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 在新加坡初識黃春明
- 首次踏上台灣土地
- 第一道晨光
- 無意中成了「動亂的醞釀」
- 獄中老人成就一名奇才
- 六四的記憶與感受
- 中國,一口活的「官財」
- 我曾愛過這四十歲的女人
- 中共高層第二代揭露的內幕
- 內幕之外
- 《九十年代》台灣版創刊
- 江澤民施計過關保位
- 我的愧疚
-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
-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中)
-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之三)
-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終章)
- 與黃永玉的交往
- 真有「九二共識」嗎?
- 俄羅斯歷險記
- 一個預言,一首輓歌
- 香港不會再有張敏儀
- 共產黨不會再有羅孚
- 以感激心情,告別殖民主義
- 永遠的港督彭定康
- 別了,無法再「複製」的英治香港
- 董建華開頭不是這樣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