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文化近用:勇於嘗試新科技的三明治工(上)

寶成
·
(修改过)
·
IPFS
·
在容易理解的圖文面前,受惠的對象不只有心智障礙者,還可以擴及銀髮族、新住民和兒童。文化菁英也是一樣,特別是在認識「區塊鏈」或「非同質化代幣」這些潮流關鍵字時,一小段好理解的圖文永遠能帶領我們閃現「懂了!」的靈光。

前言

2023 年 5 月 13 日和 14 日,Volume DAO 在鳳甲美術館舉辦的展覽「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 2023」有一場相當特別的活動:「非視覺導覽」文化平權工作坊。一群視障者在同為盲人的藝評人許家峰帶領下,試著瞭解通常要用雙眼欣賞的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這檔展覽是國內實體美術館第一次展出「全鏈上」(全部來自區塊鏈上)藝術作品。

【「台北生成現場」展覽的「非視覺導覽:鏈鑄 NFT」宣傳】
【用觸覺認識生成藝術的工作坊現場】

視障者要怎麼認識這種數位藝術?除了許家峰的事前學習、跟生成藝術家討論外,在鳳甲美術館的會議空間中,大家還一起撫觸織品和電繡,感受手中紋理的規律性隨機性 ── 這是相當到位的,因為即便用雙眼欣賞,生成藝術的創作者、收藏家和評論人也時常把重心放在這兩個面向。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工作坊也歡迎明眼人參與,FAB DAO 的 Frank 就是其中一員;他把眼睛矇上,跟盲人一同體驗。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這樣的安排試圖「打開」生成藝術,讓欣賞不只是「觀」賞,不再是明眼人的專利。

策畫這場「共融」活動的是 Volume DAO 的成員之一謝若琳,她的另一個身分是「三明治工」的共同創辦人。

藝術與公益、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的中介實驗室

三明治工(Sandwishes Studio,由「三明治」和「三名志工」兩個詞組成的諧音)是關注文化近用和平權共融的團隊,創辦至今已逾十年。無家者、失業者、障礙者、移工,性別、藝文、城市街區等行動者和主題,都是他們的關注對象和合作案例。經過多年反覆耕耘,三明治工已經建立起自己的網絡和工作方法。

他們一方面承接政府的案子,另一方面跟國內外同樣關注弱勢者的團隊密切聯繫。官網首頁有許多過往專案的紀錄,幾乎每一則都會羅列政府機關作為指導或主辦單位,隨後是各方合作單位,可能是政府次級部門,也可能是獨立的非營利組織。

以 2022 年的「共好職場」為例,指導單位是勞動部的勞動力發展署和新北市政府,主辦單位是新北市政府勞工局,三明治工是策展單位,而通用設計工作室和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是展覽顧問。在 2023 年的專案「極速傳說.城市障礙賽」中,三明治工探討錯誤設計的無障礙空間所引起的問題,強調無障礙空間要服務的,應該是每一個人或「輪」(各種移動工具,從菜籃車到行李箱,注意這裡再次出現諧音)。同年的「南洋特調:作伴探索雙料城市」,指導單位是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主辦單位則除了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還包括臺北移工學校。

【「極速傳說」的介紹短片】

雖然從這些關係可以瞭解到,承接政府的案子是三明治工的經濟支柱,但他們也會針對重要的議題和創新的想法自己主辦活動;加上其他單位的邀展和共創,每年仍有至少一兩次的機會進行自由度更大的實驗。最近他們就跟日本的 Good Job! Center 聯繫,讓台(樂山教養院)、港(i-dArt)、日三地的身心障礙者參與「好狗紙偶」(GoodDog)的產製過程,並跟春室合作舉辦了一場「TAKE CARE! 台港日好狗 GO 創作展」。三明治工的網絡已經跨越國界。

【展場上五顏六色的「好狗」們】

展覽是三明治工的主要工作項目,其類型卻很難貼上「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或「美術」等標籤,因為使用的媒材多是跨領域的,也積極加入各種新技術和互動體驗方式,關懷更始終不離平權共融。三明治工也有許多非展覽的專案。前述的「好狗紙偶」本身 ── 在日方力推下,已經可見於 MUJI 等賣場 ── 就是結合日本傳統工藝和 3D 列印出來的胚模,再由障礙者參與所有工序的手作藝術品。

此外,結合對永續的關懷,三明治工另一位共同創辦人、來自香港的李萬鏗,最近也在發展「Easy Gallery」的計畫:把使用過的展架出借給有需求的人或團隊,避免材料浪費,也省去佈展完直接拆卸的麻煩。透過謝若琳的居中牽線,2023 年底兩個跟區塊鏈有關的活動 DAO Taipei(於恆成紙業舉辦)和 Funding the Commons(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都使用過。

【工作中的李萬鏗】

在保持主體性的前提下,三明治工成為公部門和國內外非營利組織的中介單位。透過政府接案,他們等於將部分收入挹注給本來就需要幫助的合作對象;李萬鏗告訴我,經過社工的接洽,只要合適,無家者也可以成為導覽員和木工,帶領大家認識地方、協助佈展。憑著過去十多次經驗,請無家者擔任木工的模式已經成形。李萬鏗在南機場有小型工作室兼倉庫,方便跟其他非營利組織互動,平時展架就暫站放在那。

只要能反映目標對象的需求,呼應重要的公共議題,三明治工就會進行專門設計,把藝術和公益做妥善的結合。因此,三明治工不是純粹的「策展團隊」或「公益團體」,而是透過設計思維將兩者合起來的實驗室,公部門和國內外的非營利組織在此連結。

目前的三明治工正在策畫台北南港社宅的公共藝術以及中山街區一帶的藝文活動,年底至明年即可見到成果,非同質化代幣和生成藝術將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在討論他們跟區塊鏈的關係之前,有必要深入三明治工著力甚深的另一個主題,這也是他們的主力業務。

「易讀」是所有人的事

雖然不是全部,但三明治工的多數專案,凡涉及圖文說明處,特別是文字,總會有意無意地做一些調整,在有限的篇幅內化繁為簡。

在「台北生成現場」的展覽中,謝若琳就跟藝術家劉乃廷(eziraros)一起思考並寫下了(鏈上)「生成藝術」的書面說明 ── 在六個方格之內!由於每一格都要對應一張插圖,提升閱讀的友善程度,因此可以使用的文字數量不多。我曾經參與討論,構思如何將句子一再縮短而無損原意;濃縮後的文字不能是文言、詩體或童稚的用語,必須接近多數人使用的、好理解的日常口語。必須承認,這是我多年書寫經驗中最具挑戰性的時刻。

【用精省簡白的字句說明區塊鏈上的生成藝術】

這個程序和成果有一個專有名詞:易讀(Easy Read)。化繁為簡在此不是文學領域中作者一時興起的修辭手法,而是一個服務特定人群的必要措施;甚至可以說,化繁為簡的目標如果未能達成,這些人在社會中將很難順利生活。在我們的周遭,心智障礙者 ── 更廣義地說,「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行動者,包括我們現在時常聽到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即 ADHD)和「妥瑞症」等患者 ── 需要簡明易懂的內容來認識這個世界,從日常生活到藝文領域皆然。易讀是「文化近用(性)」(cultural accessibility)的指標之一,透過降低理解門檻來讓更多人參與文化。因此,文字的書寫需要考量最多人閱讀時的狀態,而非只站在書寫者自身或文化精英的立場。

就算是文化菁英,易讀指出的問題也早已進入他們的視野。對許多藝術家、評論人和觀展民眾來說,掉書袋、賣弄術語(有時甚至文法不通,斷句標點錯誤連連)的策展論述和文字評論已經成為令人不耐的雜訊,嚴重阻礙了我們對作品的理解和彼此對話的可能。

自從 2017 年三明治工在「大嘻地:公益藝術創作展」推出第一本易讀手冊以來,謝若琳發現在容易理解的圖文面前,受惠的對象不只有心智障礙者,還可以擴及銀髮族、新住民和兒童。文化菁英也是一樣,特別是在認識「區塊鏈」或「非同質化代幣」這些潮流關鍵字時,一小段好理解的圖文永遠能帶領我們閃現「懂了!」的靈光。可見弱勢者面對的問題實際上是多數人而非少數人的問題,只要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決,前進的將是普羅大眾。

【帶領大家認識「易讀」的謝若琳】

過去幾年,兩廳院委託三明治工製作台灣國際藝術節(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TIFF)的節目易讀手冊,讓音樂、戲劇、舞蹈等作品有了輕鬆欣賞的管道(兩廳院推出的「口述影像」和「輕鬆自在場」,同樣是平權共融的服務);政府部門也注意到易讀的重要性,衛服部和中選會都請三明治工製作手冊,使障礙者了解身體自主權的重要,以及作為一個公民所具有的權利和義務 ── 台灣在 2014 年簽署了《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CRPD),代表我們必須接受更進步的普世人權規範,這將是未來全球趨勢。

【2020 年三明治工協助衛服部製作《我說可以才可以》的易讀手冊,為障礙者說明身體自主權】

區塊鏈的相關術語不也需要一份值得廣傳的易讀手冊嗎?放眼相關媒體,深怕區塊鏈知識太過艱澀,打出「易懂」大旗的人不在少數;許明恩主持的「區塊勢」,副標即為「說人話的區塊鏈圖文」。可見在新興科技領域中,廣義的易讀需求之高之廣。如果在區塊鏈領域已有類似的追求和產出,那麼區塊鏈藝術領域則相當缺乏,除了「台北生成現場」那一份。

(全文未完)

繼續閱讀「區塊鏈與文化近用:勇於嘗試新科技的三明治工(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