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標籤」、「人球」,現在教育環境如此脆弱令人不安嗎?───從一則新聞來談談共融

WesleyChu
·
·
IPFS
·

這幾天同時在不同平台看見了這則新聞,剛好自己待的社團內很多人告訴我是第一次聽到「共融」這個名詞,就想藉著這次的事件說明我對共融的看法。

【老師霸凌自閉兒!校長利嘴逼轉校!教育局火速究責】

這是源自蘋果的新聞,標題是這麼寫的,的確很能吸引人,只是隱藏在標題之下,到底我們該怎麼理解、看待這一則新聞呢?

我會將部分內容截出來並且分家長、校方、孩子、第三方幾個角度,在寫上自己的一些看法。這是我個人第一次針對新聞做部分評論,屬於個人觀點,我會節錄部分句子來做解釋。

家長視角

"小學才讀到二年級,已換到第三所小學。"
"一開始校方總是歡迎,得知小蝦米有自閉症後,立即「變臉」推稱已額滿。"
"公立幼兒園,沒想到當天早上跑了兩所學校都遭拒,「連抽籤的機會都不給我們!」"
"小蝦米上小學前經台中市教育局專家評估,不必就讀特教班,可到普通班級接受融合教育。"
"老師就是會找這些點激怒他,讓小蝦米覺得是不是做這些事情是不對的,他每件事情在學校都被老師否定!"

家長看著孩子,肯定在內心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就是「我希望孩子能快樂的長大。」快樂兩字,寫起來、念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總是有這麼點差距與遺憾。

今年至今已經換了兩所不童的學校,代表孩子在「適應」上絕對需要幫助,家長必須了解孩子能不能維持自己的情緒反應,還有孩子能不能流暢的與環境互動,比如說一個人到新的公司上班,能夠輕易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嗎?當沒有足夠的辦公文具時,能不能透過公司的新人培訓資料中找到請領的流程,還是說可以找到對的人詢問。在面對這些問題、困難的同時,人的情緒必須要持續保持穩定狀態。

我們在看孩子的時候,常常只看孩子的能不能跟人說話、能不能寫作業或者懂不懂數學問題就視為有能力上學,但其實都忽略了「適應」環境的本質是哪一些,而導致在過程中充滿著不快樂。因此在評估孩子的環節中若有模擬情境的「環境適應」能力評估,或許會更能貼近孩子上學時的表現,也更能預測孩子需要的協助。

這位家長表示老師常常激怒孩子,否定孩子。社交能力不足的確是自閉患者的常見症狀,他們難以理解語句背後的意義與動機,變得只能解讀字面上的意義。

以下我舉個例子:
「你做的可好了啊!」-就會認為做得非常好
「你最好的給我試試看!」-就會真的動手嘗試
「這裡有點瑕疵,下次要注意一點喔」-認為自己很差勁,進而產生情緒浮動。

我們可以輕易透過表情、語氣判斷這些話的真正含意。但孩子的理解受症狀影響,孩子透過字面就認為被否定,因此導致誤會產生。如果這狀況再加上情緒障礙,孩子就會深陷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中,很有可能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無法平復。

老師與校方視角

"引導全班同學言語霸凌小蝦米:「請你管好你的嘴巴,不要污染我們的耳朵"
"校長還宣稱這是導師經營班級"
"老師:「請妳從頭到尾給我看清楚,其實攝影不攝影不是這麼重要,你有看到這中間的狀況對不對?」"
"「你能想像老師繞著操場追著一位失控孩子的那種畫面嗎?」"
"教務主任表示:「在要求這位小朋友的話,小朋友他的一些他自然而然的特質的反應就會跑出來,就是有一些罵小朋友的一些話語,跟一些不雅的吐口水的動作。」"-公視報導

引導全班針對單一孩子的狀況,絕對是錯誤的做法,不可能是所謂的「經營班級」,引導者這樣的做法,創造一種對立的班級氛圍,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遺憾的是其他學生也失去了一個學習同理、包容的機會。

從校方的各種說法顯示,他們也沒有辦法,不知道如何是好,當孩子有了明確違反團體規範的時候,由於引導者必須公平的原則,必定會給予孩子負面的評價,然後孩子對於「負面詞彙」非常敏感,進而引起更多的情緒反應以及不適當的行為,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讓事態更糟的原因,便是不夠了解孩子但又沒有找協助也沒有好好溝通,只是單純跟家長表示「你的孩子不行,我們收不了。」

雖然能體會老師在當下一定很無助,但是老師與校方畢竟是專業人員,要懂的找對應的資源來自助。沒有尋找可能的辦法試著幫助自己或許傷害了校方自己、傷害了家長也傷害了孩子。

教育局以及其他第三方視角

"如今教育局這樣處理,她才覺得教育局有在做事"
"小蝦米除教室玩積木,就在校園遊蕩,導師得放下教學工作找他,影響其他孩子受教權;礙於該校缺乏特教資源,不適合小蝦米,對家長感到抱歉"
"《實驗教育法》入學程序來做評估,依法而言無違規,但作法有瑕疵且「不合宜、不適當、不妥當」"

地方的最高教育機關表示雖然依法來看校方沒有違規,但如果從孩子受教權的角度來看,校方也的確有失職的部分,沒有試著了解以及尋求資源協助。只是校方或者老師在進入教育體系之前有接受過這些資訊嗎?像是教學助理員(Shadow Teacher)的申請以及配合的方式,校方知道如何運用這類資源盡可能地去幫助孩子適應嗎?

許多大人在面對孩子時都明白做錯事接受處罰是一種承擔責任的表現,但同時我們也要盡力避免、預防下一次發生同樣的誤會。

孩子本身

"小蝦米似乎受到嚴重打擊和心理傷害,完全退化,躺在地上咬自己的手"
"「小蝦米若情緒不穩,老師立刻隔離小蝦米,她深怕小蝦米因此失去融入團體能力,於是透過教育局協助。」"
"也不否認,小蝦米情緒來、被針對的時候,他會順手拿東西敲同學的腳一下,但不是暴力式的攻擊別人。"

從今年開始,孩子已轉學了三次。整件事情看來,孩子可能至今還是不明白他在經歷甚麼事情,但是情緒會留著,莫名的情緒其實最難化解,當負面情緒難以消化便會轉換成行為表現出來。孩子當然沒有針對別人,但是情緒總要找到出口。

家長很期待孩子能按照年齡進入校園但是忽略了這幾項孩子還沒掌握的能力:社交發展與情緒發展的影響,過度的推進,孩子也沒有喘息的空間。而教育單位也沒有了解到孩子的狀況,沒有選擇良好的工具與應對,讓孩子在負向情緒裡面打轉。

到頭來,孩子不斷地被推向情緒的深谷裡。若我們都能多了解孩子一點,媽媽更掌握孩子的能力,老師了解對應的策略,校方多了解如何運用資源,事情的發展是否就會不一樣了呢?

近年來,很多人都聽過共融遊樂園這個詞,透過遊戲場中遊具、空間的設計,讓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每一個孩子的遊戲需求都能被滿足。

那人生呢?「共融」我想不僅用於遊樂場,共融應該是一種精神。

1960~1980年代歐美各國的「正常化原則」、「零拒絕」,作為融合教育的里程碑;1990年強調不分文化、語言、男女老幼差異障礙都能使用的共融式設計或稱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 1994 年由 88 國政府 及 25 個國際組織於西班牙召開特殊教育需求世界會議,會中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 UNESCO 發表了著名的薩拉曼卡宣言:「具有融合取向的普通學校,是對抗歧視態度…建立融合社會並達成所有人的教育的最有效方法…」(The UNESCO Salamanca Statement, 1994),2000年之後的社會推動回歸主流大眾的融合運動。

「共融」代表的是社會進步的象徵。然而,即使到了2019年,共融精神在執行層面上依然艱鉅。

“每班就有2到3個,比例高達7%到8%!還有3到5成的孩子家長提早告知學校老師講孩子的狀況,反而被老師或學校貼上標籤,未獲協助、反而造成困擾”

報導顯示3到5成的家長提早告知也不一定接受協助,但是幫孩子表達狀況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樣也可以讓整個系統更佳完善。反過來看這個數字,另外的5到7成的家長為何不願意提早告知呢?其實相較於馬來西亞、中國、甚至新加坡來說,台灣的社會福利性都已經是相對良好完善的(考慮價格成本)的。

是孩子適應能力不足?教育環境支持不夠?擔心霸凌問題?或許這也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越思考,越清晰,但願「共融」社會持續前進。

以上皆為個人觀點分享,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文章後回復討論交流喔!資訊若有誤也歡迎指正。

資料來源

蘋果新聞【老師霸凌自閉兒!校長利嘴逼轉校 教育局火速究責】 https://reurl.cc/e5L3dL

公視新聞網 【自閉男童成「就學人球」? 家長投訴遭霸凌】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51377

融合教育之理念與政策 - 何立博、黃惠如

https://button.like.co/wesley-hc-chu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