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教育是見招拆招,因為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子你根本不知道】從社會學角度切入教養,教育的視野應該更開闊

WesleyChu
·
·
IPFS
·

近日漫遊在Podcast內容的大海裡,發現了馬力歐與台大社會系藍佩嘉教授的訪談,對題目就非常感興趣。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藍佩嘉教授,她目前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在2019年出版【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這本書,以她的專業作為切入,觀察「教養」在國際、社會變遷下的變動與現象。以下為筆者根據此次Podcast內容並且也加上筆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做出幾個要點整理。


學校類型左右選擇,但也別忽略了「隱藏課程」
在節目中藍教授表示她選擇了四組不同類型的公立國小做為觀察,這四所學校分別有首都市中心的學校、市區周邊的學校、實驗型學校以及偏鄉學校,由於都是公立學校,因此四間的課綱都是一樣的。但雖然課綱相同,但實際內容必定有其差異。(以下國小皆為化名)

1. 天龍國小:
#購物課程:在購物前幾天必須填寫學習單,並且要事先在家與爸媽討論預算如何使用,還要先調查物品多少錢,到了現場老師有規定若超過原本調查的價格太多,那可能就不能買那個物品,另外在預算上也比較高,大概100–200元之間。
#打掃政策:孩子不需要打掃廁所,因為家長認為孩子再怎麼掃也不會乾淨,不如家長會自行出錢確保廁所環境。

2. 河岸國小:
#購物課程:每個孩子的預算就是50元,上課的方式就是當天老師帶著大家去商場自己買完東西就回家了。
#打掃課程:孩子需要自己打掃廁所,所以會需要安排打掃區域並且會檢視每個人的職責。

3. 實驗型小學:
#據筆者所知,有些實驗型的小學上課是沒有課本的,上課通通用白紙手繪以及做紀錄,回到家也會有一些手作的活動要做。家長相對需要付出非常多時間與精力,非常多的引導以及前置作業。

看到這裡,你能選擇哪一個比較好嗎?筆者心裡是有想法,但想把回覆放在最後,給大家一些思考時間。

教育VS教養;公眾化VS個人化
以前的社會強調教育,近幾年則可以發現越來越強調教養,其中到底差在哪裡呢?筆者認為以往的社會強調有制度、有明確結構的教育,家長不用考慮太多,把孩子放在完整的體系之下按部就班就對了,制度會希望學生同質性越高越好,在如此同質性的風氣下也塑造一種學生「應該有的樣子」,這也成為「公眾的指標」,當然也因此造就了許多不適應的人。

然而,資訊量與網路讓教育這件事逐漸有所轉變,現在的家長與孩子的資訊量來得早、來的快、來的也多,各種思維的碰撞會在家長與孩子的更早期就形塑變化成不同的樣子,也導致教育這件事情漸漸沒有固定的形式,開始去中心化逐漸成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形式發展,所以人就會把重心轉移到「教養」身上。

雖然現在有些家長的曬娃行為或者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育兒生活會遭到不同價值觀的網友留言表示反對,但這些家長也能夠不回應或做出持續提出自己的看法,相較以前的年代,現在彼此的角色較為對等。

孩子的成長是一種概括性的累積
藍教授在聯考時分數考得太高,而當時的社會觀感是不要浪費分數,因此她選擇了法律系,卻在之後發現自己並不喜好背誦繁重的法律條文,反而透過體制外的接觸例如參與社團、公民運動與朋友圈慢慢發現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是「說話」與「寫作」,這也影響她後續的個人發展與選擇。

筆者在這裡感受到一個有趣的點,那就是許多人其實在規則框架完整的結構制度裡,卻無法真正的「了解自己」,藍教授在節目中也表示當孩子的時間被動地塞滿之後,感受到的卻是「疲乏」與「無趣」,而不是主動去探索自己,也因為家長安排的都非常豐富而失去「自己發現樂趣」的那種雀躍。

不過筆者並非想去否定教育制度,而是想表達孩子的成長旅程占比的範圍非常大,家長不需要把孩子成長的因素聚焦在某一部份,過度看重或者抗拒都讓路變得更加狹窄。

朱老師的聽後小結
回覆文章一開始的問題,到底該怎麼選擇?從教育到教養的演化中,我們看到現代社會已經不再強調同質性,從教育的學校、家庭的結構、個人的演變都已經更加多元,並且都有其價值。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同時你的爸媽也不是你的爸媽,身為在這個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應該時時提醒自己,不該把父母的角色扁平化,爸爸媽媽之所以會有某些決定可能有他們其中複雜的考量,也導致他們做了某些決定

如同藍教授在節目中所說的「到底用哪一把尺,然後哪一個家庭比較幸福,其實我們是很難評斷的。」有的家長努力賺錢,或許是他在工作上發揮的更好,有些家庭價值觀覺得家人相處時間重要,就算推掉工作也要安排全家一起晚餐,需要考量的面向本來就會依照家庭不同而更多元。

最重要的選擇是「不要單一化」。用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教育這件事,這件事情已經不單單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了,在養育孩子的面向之中,理解學習的環境理解孩子的個別能力差異、再來就是最常被家長忽略的「家長怎麼理解自己」,家長常常把目光放在學習的環境或者在孩子的能力上,而忘了自己的特質、自己是否感到舒服自在,像是自己能提供的時間、自己能夠接受他人眼光的程度這些條件沒有放入考量之中,所以怎麼選都不合適。

我想,當能理解孩子的發展能力、認識學習環境的特性,同時讓自己保持舒服的時候,那就會是最好的選擇了吧!

最後,再次推薦大家可以聽聽這個Podcast節目【馬力歐陪你喝一杯S4EP03,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教育是見招拆招,因為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子你根本不知道】,連結我就放在下方,另外藍教授對於階級差異對於教育與教養有著更多的著墨,若有機會去閱讀【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相信會有更多收穫。

以上皆為個人觀點分享,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文章後回覆討論交流喔!資訊若有誤也歡迎指正。

資料來源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教育是見招拆招,因為孩子會長成什麼樣子你根本不知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