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
你不直接說出口,我怎會知道你喜歡我?
表白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
成年人需要的是誘惑。
噢,是這樣嗎?
3 句表白對答﹕S.A.J
日劇《四重奏》中談及到「表白」,說到「S.A.J」對話形式。
這一幕幾乎純對話的戲談到被不喜歡的人表白,最終只會落得 S.A.J 這個對答的下場。(S.A.J 就是三句日文第一個字的拼音字母)
S — 好きです
甲方直接的表白﹕「我鍾意你。」
A — ありがとう
乙方禮貌(無奈)的回應﹕「多謝。」
被不感興趣的人告白,就只能這樣回答吧?
這樣不算是一個回答?那又可以怎樣回答呢?
人家鼓起勇氣,直接說出喜歡你,如果直接回答說不喜歡對方,也太傷對方的心吧?
所以只能回答﹕「多謝。」
J — 冗談です
甲方收到「好人牌」,於是一個轉身射個三分波﹕「講笑咋!」
有了這個「J」(「冗談」即開玩笑,唔係香港人講嘅「J」),就當自己沒說過「S」(「好きです」即喜歡你)。
「我鍾意你」、「多謝」、「跟你開玩笑!」
真的一個轉身就可以射個三分波?真的說完能當沒有說過嗎?(做完都可以當無做過啦!)
是呀,我們做人不就是這樣嗎?
假裝事情沒有發生過,然後如常地過日子。
(唔知點解,寫到呢句,我諗起香港,無論出面發生乜事、有幾多不公義,香港人最緊張嘅都係返工,然後如常過日子……我希望唔係咁。)
這一幕,總的來說﹕表白是沒有意義的。
表白,有需要嗎?
「你覺得需唔需要表白?」
「需要呀!」我回答,很直接的反應。
細心想想,被不喜歡的人表白,除了虛榮感,別無他物。
但之後可能留下一團團尷尬氛圍。
我沒有特別喜歡這種被愛的虛榮感,我也怕被不喜歡的人喜歡,心裡會有負擔,很怕辜負別人的好意。
我想我只是需要我喜歡的人向我表白吧!
我不喜歡的,我寧可大家都 stand behind the yellow line,不要越界,我會是個很好的朋友。
信我,I am a good friend!(反而未必係個好女友)
被不喜歡的人表白,只會徒增尷尬和壓力。
但如果兩個人都喜歡對方,又何須要表白呢?
有些人可能需要表白
我可能也需要。
這方面比較遲鈍的人或者也需要。
我自小和哥兒們一起長大,本身我對男和女的看法就是世界不是男就是女,「男人和女人可不可以做好朋友」這種議題從不曾在我腦袋裡出現過,因為從來男男女女都可以是我的好朋友,沒分別。
而我一直對相熟的朋友都是坦蕩蕩的(我講交心嗰種,有着衫嘅),一樣的真摯熱情,一樣的不拘小節,唯一不同就是跟男性朋友會保持適當的 physical distance,盡量避免有過界的身體接觸(基本吧?)。
就是這個「人設」的前設,我很少意識到別人喜歡自己,我沒有那種自作多情的自信,我只會相信那些只是作為朋友的喜歡,並無男女之情(或女女之情)。
對一半,錯一半。
固然我有很多對我沒特別想法的異性好友,但亦有一些原來是「但願不只是朋友」,我往往後來才知道,或永遠不知道。
還記得中五紀念冊上(而家啲同學仔仲有無紀念冊㗎?),有位當時坐在鄰座的同學甲寫下:「我之前都有喜歡過你」之類的說話(好青澀𠻹!)。
「吓?你有喜歡過我嗎?我為何完全不知道?」(條件反射直接問出口)
「有的,其實有的⋯⋯」
我也喜歡他,但就是純粹好同學那種。對於他這遲來的表白,我們也沒有尷尬,可能已事過境遷,中四五兩年一直關係不錯,不過升中六後再不同校,也沒有特別聯絡了。
另一位同學乙,中三時曾經很混熟,經常幾個同學放學後來我家,還是他教曉我打麻將,也經常會和我通電話,閒談或談功課也有,當年算是很投契的好朋友。
然後中四五六七,我們都保持友好關係,但已不如從前那麼 close 了,我之後也沉迷拍拖,沒太多時間社交。有一天,他這樣說:
「我那時喜歡你的!」
「吓?有嗎?大家這麼熟絡,為何不說?」
「我以為你知道!我見你沒有反應就作罷,做朋友算了!」
「你有喜歡我嗎?我真的感覺不到⋯⋯」
「你就是沒反應!」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也沒想過。
我不是派好人牌,這男同學以中學女生的眼光看是條件不錯,高大靚仔、風趣幽默、品學兼優。如果他有表白,或者/應該/有機會/可能會搶閘寫入「史冊」變初戀。但他沒有,我又無意識,於是然後也沒然後,大學也是一同入讀中大,但我主修拍拖,專心鑽研,所以也沒有跟他再有甚麼聯絡。
其實他們為甚麼要事隔良久仍要告訴我曾經喜歡過我這個真相呢?
一直做朋友,不說出來不好嗎?雖然說出來也不影響甚麼。
不會自作多情去做夢
原來很多時候我也是後知後覺。(我平時醒醒的!係有時十下十下)
我並沒有被愛的自信。
作為朋友,我有很多朋友很疼愛我。
但作為一個女人,我並不覺得有很多男人喜歡我,不應該自作多情吧?我不敢胡亂猜測別人喜歡自己。
我其實很怕有些女孩子整天在說(其實係曬命)有那誰那誰又為她做了甚麼甚麼,那誰那誰又送她甚麼名貴禮物,然後臉上掛着一副「娘娘相」(即姣樣)。
自己不喜歡的人為自己做那麼多事、送那麼多禮物,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不會覺得浪費別人時間、心思、金錢嗎?最重要一點,對方明明不是自己喜歡的人,這樣會開心嗎?(所以我話做娘娘要相當厚面皮)
很沒良心吧?又很浪費時間。
愛情裡,我只想我愛的人對我好。
其他人的好,只會令我感覺虧欠及歉疚,我既不愛你,還可以用甚麼來答謝你的好意呢?「A」吧!ありがとう,多謝。沒有了。
因為沒有被愛的自信,對異性亦無特別的敏感,所以我認為自己是屬於需要被表白的人,應該說我要這樣才會明白,不會懷疑,不會表錯情。
我只是需要我喜歡的人向我表白。
成年人的表白
對我來說,表白的意義是在於避免誤會,由於我的漫不經心、率性隨意與後知後覺(等同遲鈍嗎?),所以我才會說有需要表白。
我是那種你不明明白白讓我知道,我是會一直也不知道的人。(睇下嗰兩位中學男同學就知)
但成年人的表白,也未必是要明明白白說一句「I love you」才算數吧?
表白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成年人需要的是誘惑。
或者也是。
即使需要表白,其實也有很多方法去表白。
「表白」不一定要直白如開口說一句「我喜歡你」。
兩個人之間且進且退的曖昩,互相探索對方的可能性,中間也有很多線索讓你知道對方的心意。
一個在誘惑,一個在被誘惑,甚至是反誘惑,就是這樣地表白了。
不過呢,也要看人種(我講性格同腦袋嗰種「人種」,無種族之分),如我這種人,我未必一定能弄清楚曖昧背後的真正心意。
相愛後更需要表白
我覺得相愛後的表白更重要。
兩個人有緣分就自然會走在一起,所有擦身而過的愛情都是有緣無分。
但走在一起之後能否一直走下去卻不是等「緣分到了」就行,而是要用心澆灌、施肥、光合作用等等才行。
兩個人能不時互相肯定其實很重要,特別對於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我。
你不告訴我,你不讓我切切地感受得到被愛,我是會滿心疑慮的。
當天你說喜歡我,但不代表一年後你仍喜歡我。
事實不是如此嗎?
我們都不過是渺小的人類,每日面對各種轉變時,自身心思也會有很多變化,誰能擔保當初的「喜歡」一定會昇華到「愛」,而且永遠不變?
不時提醒一下對方我仍愛你也不是甚麼壞事吧?
如果連這個也懶得做,會不會其實自己也真的在不知不覺間不再愛了?
每個人有不同的 Love language,用適合的方式去表白吧!
清清楚楚讓你愛的人知道你愛他,不是很美好的事嗎?
如果想得到一個人要努力,那麼想一直留住一個人不是應該更加努力嗎?
為何我們總是傾向得到了就不懂珍惜?
我懂,因為人類真的很可惡!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