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读后感

Epictetus
·
·
IPFS
让我们在每一次的学习中追求智慧,寻找人生的使命,对抗虚无与虚荣。--罗翔

1.介绍

罗翔老师写的这本书圆圈正义不是一本传统上的法学著作,倒像是一本罗老师对日常生活解构的散文集。 其中有很多关于哲学和生活中常理的解释,罗翔老师用比较朴实的语言告诫了许多哲学和人生中的感悟和思考。比如对法制对见解,如何对抗虚荣和虚无,不要爱抽象的人而要爱具体的人等等颇有哲理的观点,在这个不确定颇多的时代,我就经常会烦恼各种事情比如焦虑自己没有实习,不够优秀,很多时候羡慕同龄人在这个年纪要么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自己却一事无成,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之中。罗翔老师这本书可以在我浮躁的时刻给予我启迪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的灵感。

2.书摘

  • 因此, 每当想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 我们要先有一个代入——去想一想在类似的情况下, 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否会比他人更高尚。
  • 理查德·巴克斯特说: 我们时常妒忌比我们地位高的人,藐视地位不及我们的人; 垂涎别人的名望、财富, 或者傲慢、冷酷地看待别人的贫寒窘迫。看到外形姣好的人, 则诱发我们的情欲; 看见有残疾的人, 就引发我们的鄙夷之心……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网罗。
  • 但是, 每当我想这么去做的时候, 我就觉得自己虚伪。我越是想做一个高尚的人, 就越是觉得自己无比卑劣。我越是想摆脱自己的虚荣, 就觉得自己更加的虚荣。 “立志行善由得我, 只是行不出来由不得我。”每当我攀登道德的高峰,总有一种强烈的力量让我下坠。以道德主义作为行事为人的根据, 最大的痛苦就是在“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一个天然的鸿沟。至少对我而言, 是无法跨越的。我一直想做一个勇敢的人, 但是我知道靠着我自己, 我无法变得勇敢。因此, 德行的初心可能走向德行的幻灭。
  • 自恋让人执着于对他人的利用, 所有的人际交往都只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如果他人不再有利用价值, 人的“爱”也就会消失殆尽。因此, 我们很容易记住对他人的恩惠, 却很容易忘记他人对自己的恩情。
  • 有人说,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贫穷就是爱的缺乏。一个缺乏爱的人生活在自私自利的地狱中, 而一个充满爱的人却生活在天堂里。
  • 如果认为一些人的犯罪、贫穷、失业等都是先天决定的, 他们本就是不幸的“基因奴隶”,而根本不考虑其他社会原因, 那么人类的一切制度建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既然一切都是宿命所决定的, 那么我们为改善人类生活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将这种生物决定论推向极限, 谁又能保证种族灭绝的悲剧不会重演呢?
  • 对别国经验的介绍并不是崇洋媚外, 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汲取一切人类的智慧成就。儒家的大同梦想从来都有兼济天下的胸怀, 而非在个别地域、个别族群制造地方性知识。法治是人类政治智慧的一大标志, 也是走向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 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为了追求自我的利益, 那么人生难免像陀螺一般, 要靠着功名利禄不断鞭策, 才能在虚荣和虚空中不断转动。但总有一天你的人生会停摆。我们所拥有的物质利益都并非我们所配, 白白得来, 白白舍去, 在服务他人中我们才能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大学之大, 不在大楼, 不在大师, 更不在大官, 而在伟大的观念。
  • 同学们获得荣誉, 要感谢很多人。写出优秀的学术论文, 要感谢图书馆的丰富资料,感谢食堂的饭菜没有地沟油、瘦肉精, 感谢你宿舍的同学在睡觉时还忍受你敲击键盘的声音, 甚至要感谢和你发生口角, 进而动粗的同学,他让你灵机一动, 想出了这样的选题: 激情状态与刑事责任。但是, 你唯一不能感谢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认为是你自己的才干、智慧让你获得了成功, 那你注定不会幸福。因为这样的你在成功时, 你会目空一切、狂妄自大, 在得意中自我毁灭; 在失败时, 你会自怨自艾、愤怒嫉妒, 甚至自寻短见
  • 让幸福感持续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感恩的心、谦卑的心接受一切成功与失败。
  • 顺从良知的呼召, 做一个真实的人, 无论在顺境和困境, 都能彰显人性的光辉, 克制人性的幽暗, 一个行在光明之中的光明之子才是真正的榜样。
  • 我们很容易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 因为这能够满足我们想象中的道德优越, 甚至可以掩盖我们事实上的道德败坏。最经常指责他人某种道德过错的人, 往往自己也深陷其中, 无力自拔。习惯指责他人胆小的人, 很可能自己懦弱无比; 习惯责备他人生活作风不好之人,更有可能在性上放纵堕落; 天天在会议上批评他人贪腐之辈, 有可能自己也不干净。
  •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黑暗的影子, 如果我们任由它长大, 有一天它会吞噬我们。如果总是盯着他人的黑暗, 而无视自己内心的幽暗, 总有一天, 你的影子会吞掉你。
  • 不要对人性抱以过高的期待, 永远要警惕人性深处的幽暗。法治的前提就是对人性败坏的假设, 所以任何人组成的权力机构都要受到法律严格的约束, 权力从来就不应被完全信任。
  • 当我批评他人懦弱的时候, 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勇敢一点, 我心中的“理想人”告诉我, “你真的不够勇敢。当你批评某个热点案件的当事人时, 除了加入集体情绪狂欢以外, 你还做了什么? 你敢不敢付出代价走出书斋,去帮助弱者, 去对抗不公, 去匡扶正义, 与悲伤的人一路同行?”
  • 人之尊严是天赋而神圣的, 无论国族、性别、贫富、贵贱, 我们每个人的最大公约数在于我们是单纯的人, 这是我们放下仇恨的根源, 也是我们彼此相爱的起点, 有一天我们也要携手共同走向终点。人的尊严并不来源于国家、民族、文化和权力的授予,相反, 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权力的伟大却来源于对每个个体尊严的尊重。


3.感悟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邪恶的成分, 因此, 一种合理的制度一定要尽力约束人性中的邪恶, 而一种糟糕的制度则会不断激发人性深处的幽暗。

罗翔老师的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必然是充满包容关爱和平等互利的只有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才可以把人性中的恶约束住而不是让罪业之花绽放,一个坏的社会制度往往会鼓吹功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如果我们的社会中对失败者没有任何的包容,一切都从功利的角度去衡量,社会风气将会变得冷酷而且无情,对失败者肆意嘲讽,对某人民富豪顶底膜拜,这就是所谓的激发人内心深处的黑暗吧,一个充斥者妒忌-傲慢-焦虑的社会很难以让人民的生活幸福起来,而独裁者和官僚体系却自吹自擂,标榜自己的杰出贡献。


这种差异原则把自然才能看成一种公共资产,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和天赋, 也无法决定我们一生所能遇到的机遇, 这些东西看似属于你, 但又不属于你, 那些受到上天宠爱的人, 无论他们是谁, 只有当他们的好运气改变那些不利者的状况时, 才能从自己的好运气中获利。在天资上占优势的人们, 不能因为自己天分较高而仅仅自己受益, 而要通过抵消那些训练和教育所产生的费用, 从而帮助那些比较不幸的人。没有人应当得到更大的自然能力, 也没有人在社会上值得拥有更加有利的起点。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哈佛大学的校训 Enter to Grow in Wisdom, Depart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中文意思就是踏入校门,增长智慧,迈出校门,尽心尽力报效祖国与人民。为什么这些知识分子应该承当更加多的社会责任?因为这些受到上天宠爱的人,在家庭财富-学习能力-社会地位已经比大部分的人要优越了,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因为我们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多而且比其他不利者获得了更多的机遇,所以我门应该去珍惜这种天生的好运气,好好利用他,并且持续利用知识和技能帮助和服务整个社会,并且创造属于自己的乐章。

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个阶段

审美阶段—人在这个阶段只注重于感官的享受沉迷于低级的快乐,在这个阶段人类所做的选择只是未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感官刺激,并且很容易厌倦所以导致我们不停的喜新厌旧,手机要换最新的,鞋要换最潮的,女朋友(男朋友)要换最美最帅的。在这个时刻人还是会很空虚,不停满足自己欲望不一定能获得一颗充实的心灵。

伦理阶段—伦理阶段开始给人带来一定的自由,同时脱离原始的趣味转变为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刻,人开始体会到理性的约束,意识到自己是有限的。

宗教阶段—-能够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这个巨大的鸿沟,不仅仅是知道某个道理或者规范,而是去实行和实践。

4.总结

最后我希望在这个不确定性颇多的2022年(俄乌战争,封城,裁员,)用一句话来总结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爱比克泰德。 既然人生中的95%都是不确定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安心面对这一切的挑战,用自己的奋斗改变最后的5%。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Epictetus1.爱好人文社科和经管 2.斯多葛主义的初学者 3.ADHDer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7日写(爱与亲密关系)
4 篇作品

7日书—3 Jerry

七日书-3 母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