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relationships】親密關係本就是醜陋的ep2

.SOMEBODY
·
·
IPFS
·
科萊特說過:「世界上的戀愛有兩種。一種是”不被滿足的戀愛“,它會使人產生厭惡;另一種是"被滿足的戀愛",它將會使人變成白癡。」不只是戀愛,在所有關係裡面都是。

一般人的24小時可以非常規律的在正軌上完成一天的計劃,如果換作是高敏感俱樂部會員,有可能一天計畫5件事情的前3件就開始塞車,依照人事物的比重和突然其來的緊急狀況等,加上要處理過濾微部信息的細節都能增加每件事情的難度和挑戰,對環境和人都極其敏感除外,常常在一個空間裡閱讀空氣,解讀語言密碼,不知道我是黃金會員還是白金,所以我的生存策略就是不要有計畫性地干涉並順流變動的生活,用當下最直覺去判斷,為的是保有在每件事情上的彈性外,還能確保品質質量保持在接受範圍內,除了能集中能量外,也不會浪費時間在"糾結"這件事情上。

在還未能真正了解和會適當表達自己之前,語言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表達需求的工具,依據使用方法,可以放大或縮小人的情緒,因起承轉合的聲調影響整個對話氣氛,其對話的延展其力度大可以發起一個戰爭,小則切斷一個人的理智,可以輕挑起不必要的情緒,把喜歡的人推的很遠,也可以讓自己得到一杯免費的咖啡。在達到說與心合一之前,通常離真正表達都有很大的一段距離,也可能是關係之間的距離。相比之下,文字無論好或壞,只要靜靜的躺在紙上就有無聲的力量,可以整理腦袋無秩序符碼,編制想要的樂章,就像《安妮的日記》所寫的「紙張比人類更有耐心」,不管心中有多少話,紙張都願意傾聽。


語言是助力也是阻力

之前聽過語言起源的一個故事從聖經創世紀裡的其中一個章節,談到自負的巴比倫人在大洪水後想建造一座可以通向天堂的建築巴別塔時,目的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名聲,於是上帝混淆了當時人類唯一共同使用的語言,加深人類之間的語言隔閡和分歧,因而導致工程無法順利完工,並且強迫分散人類在世界各地,如今散落在各地角落的人們發展各自屬於自己獨有的文化。以宗教角度來看的話,語言的差異是讓人保持謙遜,但我們經常使用語言作為一種手段來達到目的,與巴別塔源字詞根的意思為"迷惑"有不謀而合的感覺,諷刺的是巴比倫則有"上帝之門"之意。

人事物的變動對身為高敏感的我相對提高挑戰性,大多數的時間我保持沉默和放空,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神經衰弱。但是隨著時間拉長,面對親密關係的感情需求只增不減,想利用言語的助力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想法,人類本能對情感連結需求,渴望被了解勝於被喜愛,尋求被關注和被在乎的念想,因此深入發展語言的慾望日漸增長,希望能夠透過語言加持,向伴侶更精確的傳達每一個訊息,在頻率上增加共振的機會,另一方面我也想捍衛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銼一下他在ep1裡表現的銳氣。

比起傳達訊息我更厭惡被人誤會,因為一種"目的",在害怕被誤會的恐懼前提下,自亂陣腳,出現越描越黑的狀況,於是在對話上產生具有戲劇性的角力,對峙的畫面,爭論著價值觀的衝突,慢慢開始出現ep1提到的受害者情節,情感的不滿足,潛意識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把自己關在黑暗的牢籠,杜絕對方進入內心禁地。言語這時候沒有成為助力,反而增加關係中的阻力,加深厭惡感,不是對人的厭惡,是對這段關係的不平衡而感到煩躁,是自我價值失調導致對生活產生厭惡。根據《失落的幸福經典》 一書裡頭提到:「無形的力量一直在為人工作,但是幕後操縱的卻是人自己,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透過話語的振動力量,人說出什麼,就會吸引什麼。不停談論疾病的人,就會吸引疾病上身。」我才體悟到當時的我過於執著追求的是一種連自己都不完全理解甚至可能是不存在的期待和目標,又怎麼能期待對方也一樣理解這種虛幻?這樣的失衡進而侵蝕關係中單純美好的美感。



愛上自己討厭的人,雖然醜陋但真實

科萊特說過:「世界上的戀愛有兩種。一種是”不被滿足的戀愛“,它會使人產生厭惡;另一種是"被滿足的戀愛",它將會使人變成白癡。」不只是戀愛,在所有關係裡面都是。當他用最真實的自我在我生命裡留下頑固的痕跡,坦誠無畏懼地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讓我不得不去重視這段關係對我帶來的影響,關係的不平衡帶來實質身心危害,愛上自己討厭的人的感覺,具體來說像是必須要先愛討厭的自己,對方行為的鏡面投射其實都是自己沒說出來的壓抑和隱藏在內心的感受,而這個影子一直在心裡的某一個角落,安靜的無聲無息,眼睜睜看著你被外在世界拉扯糾結然後失去自我,被各種關係牽引,在無數情緒中交錯撕扯,但它願意當你的後盾,不離不棄希望你有一天正視它的存在,用無聲的對話給你最有安全感的擁抱,幫助你找回嚮往已久安定平靜的心情,它跟你一樣唯一的要求是希望你重視它一樣重視你自己,它有時候也想跟你說「別對自己太過嚴苛了。」

雖然在相處過程中語言帶來緊張和刺激,但對方給予的空間和包容,讓我能夠完整呈現自己,就像是在玩拼圖一樣,享受著當下的拼接的過程,讓我想花更多時間與對方互相成長,此時此刻完成拼圖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目標了。時常提醒自己也是一個有溫度的人,還可以愛,值得被愛,以及有能力給愛,或者曾經夢想過的愛,愛本身沒有對錯,這個需要耐心的過程是我們人生最重要力量驅動,要原地停留或者轉換也完全取決於我們。

能真心做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擁有完全安靜透澈的心,讓他們好像有看穿人心的能力,能夠在不批判的狀況下還能一語道破迷惘,他們體驗到的自由像是拍著翅膀在蔚藍高空盤旋俯瞰的野鷹。每當我被不真實的期待和想法衝擊腦袋時,他就會溫柔堅定的說:「不用擔心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 好好的跟我相處每一刻就好。」這也是我第一次沒有被要求改變,也是第一次有人如此不在乎一切單純的邀請我放寬心的享受當下,在乎的只有兩個人相處的每一個片刻,這世界上有多少機會能遇見手指數的出來真心誠懇的人?對我來說這就是最美最實在的情話。You can’t ask why about love!我只是單純愛上他不完美的樣子,而他的不完美也是這段關係中對我最好的信任。

社交軟體上的人不會分享在拍美食前跟男友吵了一架的過程,或是走了好幾個小時看到的是與自己期望不符的風景,大環境投射出來的美好表面,實際上是用真實推砌而成,本來就存在的一體兩面,也就更沒有理由隱藏了。比起旅行帶來的開闊視野不同的是人與人之間談話激發的深度是沒有邊界且歷久彌新,我們盡量保持對方的真實,適量的感情釋放,提升的是幸福感的瞬間,花時間慢慢察覺,練習每次對話都是發自內心,追尋內心真正顯化的,才是活在當下的痕跡。



「Food first, family second.」

這句話很容易會被解讀成"自私",但實際上要反向操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並不是為了要凸顯自我,反而是預留空間和時間調和好自己真正的需求,因為心繫著家人朋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情感而形成這種距離性保護機制,為的是不散播毒害式關係,一不小心掉入煤氣燈效應,把別人的期待強加在身上才是自我毀滅式行為。付出本身不應該存在著目的,一句"習慣了"背後藏著多少無奈和無解的答案,在看完《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這本書後,從頭到腳徹底改變我對語言的想法,裡頭提到轉換心境和念頭的方法,光是這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使習慣變成發自內心,用心去感受對方話語背後真正的需求,身體因而不會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腦袋不會被潛意識慣性塞入太多不真實的晶片,產生與現實脫軌的想像。有一句話說:「覺察帶來抉擇,而抉擇帶來自由。」當自己越來越能夠掌握自我意識的自由進出,確實是能體會這種身心自由的感覺。

既然不能控制有所期待的部分,只好縮短情緒不平衡的部分,看看還能創造什麼抑或者給予些什麼來延長快樂的部分。我很喜歡英國哲學家 Jonathan Glover 用植物比喻說的一句話:「 When a way of life does not fit with what you think you are really like, you can feel like a plant away from the light, distorted by having to twist and grope towards the sun. 」當生活方式不符合真實想法時,會覺得自己像一株遠離陽光的植物,因摸索著太陽而不得不扭動身體而變形。而正是這種趨光性成長延伸了人類強大的韌性,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脆弱。

建立長久關係必須照顧自己的需求才有餘力給別人更多的真實的溫暖,才能在關係裡盡情發揮個人的生命形式,壓抑只能帶來短暫的歡愉,忽略內在的焦慮只會持續餵養心魔,像科幻劇stranger things一樣,被養大的心魔只要透過生活片刻的縫隙穿梭著,就能瞬間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如果能夠讓自己的狀態維持在一定的波動曲線,常常關照著自己的心魔,維持在一定水準的曲線雖然看起來好壞無差別,實際上對生活帶來的衝擊力道和壓力相對較小,不至於造成身心理悲劇。正負面都是一樣的能量,需要一併存在才能完整。當我們放下虛無的自尊,為我們喜歡在乎的人拋棄無謂的原則,軟化自己不必要的堅持,成為我們的人生例外,一起繼續創造用智慧對話的日子。




延伸閱讀:當社會行為主義者碰上個人表現主義者ep1

謝謝你的耐心閱讀,希望你有美好的一天。


photo by quotefancy.com and Pinterest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SOMEBODY如果說歌手喜歡把理想放在歌詞間,用懷抱希望的聲音唱出失落。那創作真菌就是滋養我腐敗感官的方式,喚醒靈魂DNA使之自然為之的狀態。時而分析文字細胞的突變頻率,偶爾探索信息間的化學平衡,我只是喜歡在微小事物中尋求宇宙的真理。 喜歡聊天的粒子們可以寫信給我:somebody.fungrass@gmail.com 或者+telegram:@JUNE0803 Instagram:@o_osomebody
  • Author

【some relationships】當社會行為主義者碰上個人表現主義者ep1

【some daily】快樂是一種很私人的行為

【some films】原來觸動強烈情感連結的關鍵是一種絕對地無條件信任:《我的章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