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宣若凡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危殆的「醫—病」關係|名為醫「用」問題的「信任」考察

宣若凡
·
·
在醫病關係中,體系信任指的是患者對醫療系統的依賴;而個人信任則指患者對具體醫生的信賴,基於與醫生的互動、溝通和對其人品的了解。在現代社會,醫病關係逐漸從以個人信任為主的模式轉向以體系信任為主的模式,這也帶來了情感疏離和醫療糾紛增多的問題。

在2011年,台灣地區的統計調查中,顯示醫生在台灣社會中擁有極高的信任度,僅次於家人朋友;然而,另一份報告卻指出,台灣醫生的犯罪率全球最高,這樣的數據對比表現出醫病關係中存在著明顯的信任矛盾。雖然社會普遍信任醫生,但醫療糾紛頻繁發生,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正在逐漸脆弱,這引發了對現代醫病關係中信任問題的深入探討。

圖像來源:由人工智慧(Open AI)構圖製作。

關係的建立,倚靠信賴,而這樣的信賴關係卻逐漸薄弱,導致「醫病」關係轉變成「醫用」關係的同時,也逐漸地危殆。

「信賴」其實是關係建立的過程,極為重要的基礎元素。若我們引用社會學家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與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對於 「信任」的理論概念,來闡明信任的重要性:信任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依賴信任來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中;其中,紀登斯將我們解釋關係中的信賴關係,分為兩個不同的模式:人際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體系信任(System Trust)。

在過去傳統社會中,或許由於大型醫院的發展較不如今日發達,大多民眾以家庭醫師或是地區的醫師館中就診,使得醫病關係以人際信任為基礎,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互動充滿情感和熟悉感,醫生像家人或朋友般被信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現代醫療體系的專業化、科學化,同時大型醫院逐漸商業化經營,導致醫病互動更多地依賴於體系信任,患者依賴醫院的標準化流程、先進科技和專業知識。

我們可以察覺到人際信任和體系信任的交替與轉變;隨著體系信任取代人際信任,現代醫病關係的脆弱性越來越顯著;為強調此種顯著的脆弱性,本文利用「危殆」形容現代如履薄冰的醫病關係。當今的患者感到體系無法滿足其需求時,醫生容易成為替罪羊,尤其在醫療糾紛中,醫生因患者不滿而被指責的消息層出不窮;顯而易見地,現代醫病關係的互動變得更淺薄,患者與醫生之間缺乏深層的情感連結和信任。

人際信任是一種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產生的信任,通常依賴於長期的相互了解、情感連結和面對面的溝通。而體系信任是一種對制度、專業知識和科技的信任。

體系信任與個人信任的差異

在醫病關係中,信任是很重要的基礎;葉永文教授在2012年的研究《醫病關係:一種信任問題的考察》這篇文章,便試圖以「信任」做為討論醫病互動的概念,描述社會變遷過程中,所造成人對醫生和醫療體系的信任轉化,指出今日醫病關係之問題。在這一篇文章中,便將信任的模式分為「體系信任」與「人際信任」(本文以下所指,將較貼近於對於單一醫師之信任,故本文將以「個人信任」稱之)。

簡單來說,「體系信任」指的是患者對醫療系統的依賴,覺得只要進入醫院就能接受到標準化的治療;而「個人信任」則指患者對具體醫生的信賴,基於與醫生的互動、溝通和對其人品的了解。而在現代社會,醫病關係逐漸從以個人信任為主的模式轉向以體系信任為主的模式,這也帶來了情感疏離和醫療糾紛增多的問題;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信任的對象、基礎以及作用方式上。以下是它們的具體區別:

信任對象與建立基礎的不同

體系信任
人們對於體系的態度,是一種抽象系統、專業知識或制度的信任;對象並不是具體的個人,而是整個系統或體系的運作;而在醫療系統中,體系信任指的是患者對醫療體系的信賴,包含醫院的管理制度、醫學知識的專業性以及醫療科技的可靠性。體系的信任感,主要建立在制度的可靠性和專業知識的穩定性上;人們不需要認識具體的個人,只要相信這個體系的專業性和規範就足夠。比如,我過去都在臺北醫學大學的體系內就醫,儘管我可能不認識每個的醫生,但會相信醫院的規範、設備和標準化流程能保障其健康。
個人信任
個人信任即為葉教授文章中的人際信任,是指對具體且特定的個人,存有獨有的信賴意念與態度,基於長期的互動、情感交流與彼此了解。這種信任基礎,通常建立在熟悉的關係上,例如:患者對特定醫生的信任,源於醫生的專業能力、道德品格以及對患者的關心。個人信任的信任模式,則需要通過長期的互動來建立,並且依賴於雙方的情感交流和彼此了解;不同於體系信任,個人信任更注重醫生和患者之間的個人互動,包含:醫生對患者的關心、態度、溝通方式等。

範圍與穩定性的差異

體系信任
體系信任通常較為穩定的,因為它依賴於專業體系的運作,只要體系沒有發生大的失誤或問題,存在於體系中的人們,通常不會懷疑它的可靠性。因此,體系信任可以在缺乏個人互動的情況下持續存在。以醫院為場域而言,其適用於現代社會中廣泛的專業系統,尤其是在陌生人之間或高度分工的社會中;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體系信任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個人很難直接與所有專業領域的人建立人際信任。
個人信任
相較於體系信任,個人信任的意念則較為脆弱,往往也要不穩定;因為它依賴於個人的行為和態度,且容易受到情感變化或某次不良經歷的影響而變質;如若一位醫生在某次診療中表現出冷漠或缺乏關懷,患者的信任感可能很快減弱。因此,個人信任大多存在於初級的關係中,在家庭、朋友以及熟識的人與人之間較為常見,是基於情感和熟悉度,是社會生活中更私人化的部分。

隨著社會變遷,醫病關係逐漸從以人際信任為主轉變為以體系信任為主。具體來說,傳統社會中,醫病關係基於醫生與患者之間的個人互動與情感交流,這種人際信任使得病人對醫生有更深的依賴與信任;然而,現代社會的醫病互動更多依賴於醫療體系,患者信任的是醫院制度、醫學知識及醫療科技,而非個別醫生的人格與道德。

圖像來源:由人工智慧(Open AI)構圖製作。

醫病關係的現代問題:信任的脆弱性

現代醫療體系的商業化和管理標準化加劇了體系信任的需求;同時削弱了目前的人際信任與較為常見的人情味,我們可以下幾個層面探討這個共通的社會問題:

醫院制度的企業化:
隨著醫院越來越注重經營效益,醫療服務標準化和流程化,醫生的角色更多地被限制在制度的框架內,這削弱了醫病之間的個人關係和人際信任。醫院強調的是效率和利潤,醫生的診療時間縮短,與病人的互動減少,這使得患者難以對醫生產生情感依賴,轉而依賴醫療體系本身的功能。

醫學知識的專業化:
醫學知識作為一種專業化的封閉系統,普通患者難以理解。病人在看病過程中,依賴的是醫生對這套專業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這使得醫病之間的權力結構變得不對等,醫生因掌握專業知識而擁有更大的權力,患者在這種不平等的互動中感到依賴,但同時也容易懷疑醫生的動機,尤其在出現醫療問題時。

醫療科技的廣泛使用:
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大幅改變了醫病互動的模式;患者更多依賴醫療科技進行檢測和診斷,而醫生也依賴科技來輔助診療,這使得醫病之間的互動變得更為間接,病人與醫生之間的直接溝通減少,科技在這種關係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現代科技掌握生醫發展的信仰,大多民眾亦是如此,但這也無形中加劇了資訊的不對等與溝通不良。

因為多象限的原因,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醫病關係不如過往緊密,信任的稠密度逐漸地被削弱;過往的醫「病」關係,成為醫「用」關係。這樣的現象顯示的,不僅僅是病患的角色轉變,從過往只為「病人」的疾病角色中,多出了「消費者」可以決定「用」與「不用」的權力標籤。在這樣的角色變化下,醫師的權威雖逐步地被減弱,但也在不知不覺中,帶來了結構性的問題:醫病關係趨於不信任,並有持續崩解的趨勢。

圖像來源:由人工智慧(Open AI)構圖製作。

醫病關係的重新強化,需要兩個軸點間(醫—病),重拾體系與個人之間的平衡;對於個人信任的「共同修補」,不論是醫療提供者或是醫護需求者都應盡力而為。

隨著社會變遷,醫病關係逐漸從以人際信任為主轉變為以體系信任為主。具體來說,傳統社會中,醫病關係基於醫生與患者之間的個人互動與情感交流,這種人際信任使得病人對醫生有更深的依賴與信任。然而,現代社會的醫病互動更多依賴於醫療體系,患者信任的是醫院制度、醫學知識及醫療科技,而非個別醫生的人格與道德;以「信任」作為核心議題,探討目前醫病關係的危殆,我相信是非常合宜的。尤其,在醫院愈發企業化的前提下,醫生在應對效益壓力時,往往無法為患者提供足夠的關懷,這導致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感降低,體系信任的增長,卻使得醫病之間的情感連結逐漸弱化,醫患關係變得更加淺薄、功利化。

在醫病關係變得更加淺薄、功利化的結果下,我們可以察覺到醫病關係逐漸趨於危殆,特別是在醫院愈發企業化的背景下,醫生在應對業績和效益壓力時,往往無法為患者提供足夠的時間與關懷,這導致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感降低,並可能引發醫療糾紛。今天我們討論到一個極為重要的議題:「信任」;如我們希望改善現代醫病關係的困境,我們就應重新強調人際信任(不論是醫或病的兩個軸點),並在醫療體系的發展中尋求平衡,從而重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信任基礎。

總結來說,要想恢復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情感連結,不僅僅是依靠醫療體系來解決醫病關係中的問題,更應該在人際層面建立更為深厚的信任。通過改善醫病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可以減少醫療糾紛,增強患者對醫生的信賴感。同時,我相信是最重要的:要改善現代醫病關係的困境,應重新強調此種較為密切的信任關係,並在醫療體系的發展中尋求平衡,從而重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信任基礎;醫病關係的重新強化,需要兩個軸點間(醫—病),重拾體系與個人之間的平衡;對於個人信任的「共同修補」,不論是醫療提供者或是醫護需求者都應盡力而為。


小天才艾迪森的哲學世界/ 艾迪森的診邊觀察手記/ Ins/ threads/ Matters/ 方格子/ X/ 小紅書


延伸閱讀|更多宣若凡的文章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