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理科假文青
·
(修改过)
·
IPFS
·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地艱難和不可預測,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我們的內在選擇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

📖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活出意義來》作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是一位神經學家暨心理醫生。在二戰時期被納粹逮捕、逼迫、送到集中營,面對種種非人待遇而終獲生還。這本書就是他在集中營倖存下來的真實經歷,並且內化成自創的「意義治療法」,協助需要的人活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書中作者引用尼采的一句話,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也就是說,活著便是受苦,要活下去,便要從痛苦中去找出意義。

▍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這本書被很多書評大力推薦,頁數不多,沒有華麗的言辭,也沒有慷慨激昂的語調,內容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半自傳式的描寫他在納粹集中營的生活,第二部分則回到心理學的角度,描寫因為集中營的經歷與體悟,創建了所謂的「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解釋這個治療法的重點是什麼,如何幫助病人,甚至是一般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集中營生活: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作者從第一視角向我們介紹了集中營的生活,在進入集中營的第一個心理狀態,是「震驚」。當囚犯被趕下火車後,就會被剝奪身外的一切東西,連名字都沒有,而代表每個囚犯的僅僅是一個編號而已。在這裡除了遭受管理的獄卒任意的鞭打處罰,也可能無來由地遭受酷霸(俘虜的頭頭)鞭打,過著極度營養匱乏,死活微不足道的日子。

第二個心理狀態,則是「冷漠」,這是人本能的一種保護機制。當周遭的環境過於惡劣,又沒有能力去改變時,麻痺自己的感官,漠視周遭的一切,才不會持續的感到痛苦。

在集中營之中,仍然可看到有即使自己已經瘦骨如柴,卻仍然把一塊麵包分給生病同伴的人;仍然可看到即使生活在地獄之中,仍努力鼓舞其他囚犯,勸大家不要放棄希望的人。

假如在這樣極端惡劣的環境之下,生命仍然有意義的話,那正是這些人選擇面對的態度,賦予了他們所遭受的苦難最偉大的意義。

在這樣的絕境之下,作者體悟到了一個道理,認為人最可貴之處在於面對逆境仍可保有自由意志

💡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 — 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不能被剝奪。

▍ 意義療法:活出生命的意義

作者弗蘭克在被釋放後,為了幫助戰後精神崩潰的患者能夠正常生活,選擇留在維也納,運用自己的經歷與專業幫助他人走出集中營的陰影。在幫助的過程中,開創性地提出「意義治療法」,通過找尋到生命的意義幫助大家繼續生活下去。

有關「意義治療法」我們能從三種途徑去發現人生的意義:

  1. 藉由創造、工作
  2. 藉由體驗生活中的某種事物
  3. 藉由遭受苦難

其中,苦難是指一個人如果遭遇一場無可避免的巨大傷痛,如親人過世、失業或是伴侶背叛等,此刻也等於是獲得一個機會,藉由他面對痛苦所採取的態度,去實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而這就是苦難的意義。

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每個選擇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就如同我很喜歡Amazon創辦人貝佐斯在普林斯頓大學與畢業生演講說的這段話:

💡 當你80歲時,回憶起人生最充實、最有意義的片段,將會是你人生中所做的一連串選擇。我們的人生,就是每一個選擇組成的結果。

而書中有段提到當我們真正明白自己「為何而活」時,我們將更有勇氣去面對世上所有的順逆,不僅活得有光彩,更活得「有意義」。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人就該這麼活著,就像你正在經歷第二遍的生命,而現在馬上又要犯跟第一次同樣的錯誤。

💡 我們真正需要的,便是從根本上改革我們對人生的態度。

▍ 後記

讀完本書,除了讓我們認識二戰納粹時期歷史的黑暗,最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享有「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的自由」。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地艱難和不可預測,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我們的內在選擇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

 💡 當情況不再是我們能改變時,我們的挑戰就是「改變自己」。

最後,用這段話做結尾,這段話也是個人在追尋的生活態度,試著培養幽默感,以幽默的眼光觀察事物,這是精研生活藝術時必學的一招。人世間儘管處處有痛苦,卻仍有可能讓生活的藝術付諸實現,即便在集中營裡亦然。

#閱讀筆記 #B046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理科假文青人不用很努力,但要很認真生活; 透過閱讀沉澱心靈,藉由分享讓彼此成長。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 | 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

閱讀札記
103 篇作品

閱讀 |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