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編輯室|機會只有36次|#項目C

SAMPLE
·
·
IPFS
·
每次用菲林相機拍攝都會比數碼相機更為 #認真,首先拍攝成本很高,其次是看到影像的過程需時。買菲林,拍攝,沖底片和照片,整個程序快則也需要數天。最重要的是拍攝機會只有36次,心裡要考量這樣的構圖、角度和光線是否值得按下快門。一卷菲林能拍攝36張底片,如果有技巧地入菲林,有幸會拍到37至39張。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最近,發覺自己很久沒用相機拍照。回家後把防潮箱的 Nikon F3 菲林相機拿出來,沉思了一會,入了一卷 Kentmere Pan 400 黑白菲林,再把另外 Kodak 和 Fujicolor 的兩卷彩色菲林帶走。

數年前,我看過日本攝影師石內都(Miyako Ishiuchi)的作品,她曾獲得日本攝影界最高榮譽的「#木村伊兵衛獎」,基本上獲此獎的攝影師也會急速冒起。她在專訪時提及自己只用 Nikon F3 拍攝,還會在黑房自行放相。然後,我也用六千元買了一部二手的回來,祝願自己也能成為其中一位。

每次用菲林相機拍攝都會比數碼相機更為 #認真,首先拍攝成本很高,其次是看到影像的過程需時。買菲林,拍攝,沖底片和照片,整個程序快則也需要數天。
最重要的是拍攝機會只有36次,心裡要考量這樣的構圖、角度和光線是否值得按下快門。一卷菲林能拍攝36張底片,如果有技巧地入菲林,有幸會拍到37至39張。

縱然是這樣,銀鹽/菲林攝影(analogue photography)仍一直存在。
不同牌子的菲林底片有各自的預設色調,就像是用了濾鏡,讓一整輯相片的色溫、色彩與飽和度等等變得統一。我一開始是用 Kodak Pro image 100 是專門拍攝人像的菲林,而色調偏暖黃,但底片顆粒較大。之後,嘗試了一些專業的底片,現在長時間是用 Kodak Ektar 100 是偏藍綠色調,影像細緻度高,但價格不菲,而且市場需求好大,很快缺貨。所以也買了其他色調的菲林試試,剛買了偏黃調的 Kodak Portra 160 和偏藍調的日本色調 Fujicolor industrial 100。

底片的顆粒充滿魅力,把相片放至最大,顆粒會呈現柔和而朦朧的圓形,拍攝出來的朦朧是耐看。相反將數碼影像放至最大,只會看到像素方格的棱角,拍出來便會感覺是手震和像素不足。

銀鹽/菲林攝影(analogue photography)令人著迷的就是那種不確定性,未到沖曬完成也未必會知道結果(當然技巧也一定會影響成品的準確性)。這感覺像是在抽Yes! 卡,入錢後抽出來的不一定是想要的偶像,就算是想要的偶像也可能不是想要的款式,但還是會想碰碰運氣,入錢抽一張。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