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誰共鳴?
IPFS
以前香港的受歡迎人物如周星馳、麥兜,都有種草根、魯蛇(loser)的特質,卻在那個經濟繁榮的年代贏得大部分市民的喜愛,間接反映即使在富庶年代,大部分市民仍覺得自己是個輸家,所以在這些角色上找到認同。
很多教會領袖,無論年長或年輕一輩,香港或台灣,都努力在人前表現得積極、樂極、進取,拍甚麼照片都要展現得很陽光、四萬咁口。但我想,在大部分人眼中,看見這種正能量過度活躍症的人,會覺得很疲累。他們一定有一批擁躉,這些擁躉的數目也足以令他們覺得自己很成功,但他們沒有跟所屬城市裡大多數人的心聲共鳴。他們也許覺得自己是拯救者,救人於消極、悲觀、失敗中。但在很多麥兜式的都市人(不是榮華臘腸式麥兜)心裡,卻可能想別人知道他們已很努力,卻也相當疲乏,只想走走停停歎歎息。他們不一定期望當大贏家(當然也不可能不幻想過),但去到人生某個階段後,所謂贏,可能就是輸少當贏。
這樣說,不是為了所謂贏得更多人、贏得大多數,而是為了聆聽這個城市最深沉的聲音。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