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危機與知識產品
近來一篇報導指出,臺灣人文科學生佔比已不到20%。對此學界表示,許多學生就算想就讀人文學系,也常被家長勸退,大家應該想辦法做些什麼。(連結我放最後)
先前有學生說,他在臺師大上課時,看到有教授引用我〈哲學普及蒸蒸日上,哲學系卻步步危機〉的文章,似乎頗為認同。
放寬到人文領域,我覺得情況也差不多,人文(外加社科)類的知識普及持續發展,反倒是人文系所的招生每況愈下,兩邊的落差似乎越來越大。
譬如,近來有出版社翻譯了一本哲普書,原本也沒抱多大期望,結果銷售狀況比他們想像中要好(細水長流而非首賣爆量),於是他們考慮做某種在地版本,還找了幾位哲普工作者談過,包括我。
與此同時,人文學科內部一直感到危機,想方設法找出路,聯名呼籲、開新課程、定期演講都有,但成效未知。
很多人會說,招生危機主要是少子化害的,但與此同時,知識普及的市場也逐步擴大。這一現象實在奇怪,其中的因果連結很值得研究,特別是學科端、普及端兩者,到底互補還是互斥。
過去十年來,大多數人都認為互補,畢竟雙方有著類似產學合作的關係。但從招生的角度看,兩者卻越來越像互斥,因為有越來越多人認為,倘若普及端能更好地滿足知識需求,便不用花好幾年去修課拿學位。
或者也可以說:相較於A.念人文科拿低薪,但同時可以發展個人興趣或求知欲;B.念理工科拿高薪,再去購買知識產品(書籍、課程、讀書會等)來滿足興趣,其實是誘因越來越強的選項。
(當然我不是說人文科系就無法拿高薪,這裡純論官方數據統計)
因為拿學位的成本居高不下,但市面上的知識產品越來越豐富,而且價格通常也不貴,如果你認為聽Podcast或看Youtube之類的就可滿足,甚至能算成免費。
除非你是超級有興趣到,不念學位總覺得不夠。但這種狀況比例應該很低,在會進人文科系的大學生中,我體感估計是10%以下。
事實上,若有學生問,我也會這麼答:你想要獲得解答的東西,不見得要就讀人文系所才能得到,除非你有特殊的心理動機,或打算以知識普及為業。
更直白的回應則是,A:很有興趣但薪水不高、B:拿高薪水再消費興趣,你覺得哪個更好一些呢?
(當然,某些大學正在努力消除A、B兩者之間的差距,其中一種做法是「文院不分系」學位。)
其實我並不確定,普及受眾、學科招生這兩者是否真的相互排擠,但如果答案為是,代表普及產業做得越好,學科招生就會越差。至少這會符合「人文普及蒸蒸日上,人文系所卻步步危機」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把餅做得夠大、持續吸引更多人參與,就算排擠現象為真,也不見得會成為大問題。所以這裡該問的,或許是人文學科究竟存在多少正負誘因,與它們各自有何效應,這樣才好搞清楚餅能多大。
也就因為如此,我非常好奇,類似「學者入校教經典」這種做法,到底能有多少成效,又該如何檢驗。
.新聞連結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