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書推薦】在飛地,回顧香港六一二的三種方式
/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顛覆了很多人對香港的認知。激情過後,我們該如何審視這段歷史?在運動爆發三週年的6月12日,我們選了三本書,從不同面向重新認識這場改寫了許多香港人生命軌跡的運動。這場運動的爆發,看起來好像令人意外;但回顧當中的社會脈絡,卻又彷彿引證了許多在香港潛藏已久的矛盾和盼望。/
推薦人|梁啟智
——。——。——。——。——。——。
Book1《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
馬嶽 著|左岸文化|2020/10/21
馬嶽逐一回顧了反送中運動的每個階段,從雨傘運動的影響、議會戰線的拉扯,百萬人上街,一直說到國際遊說的出現和街頭抗爭的升級。本書的貢獻不止於有條不紊的紀錄了運動的進程,更對當中各個重要的議題提出深刻分析:為什麼「和理非」和「勇武」沒有分裂?政權的多次錯判如何激化局勢?警察暴力如何導致公眾信任崩潰?本書通過對社會互動的廣泛觀察,提升對反送中運動的思考。
//沒有切割,是有多個層次的原因,首要的應該是道德層次。一直以來,有不少民主派支持者會覺得「用暴力就是不對」,即抗爭心段如果會傷及人或造成財物破壞,道德上都是不對得。但好幾個月下來,警察使用的暴力遠超過示威者卻沒有人受到制裁,針對示威者「暴力」的道德譴責就變得相對無力。//
Book2 《時代的行動者:反修例運動群像》
李立峯 著|牛津大學|2021/07/31
相對於馬嶽的縱觀分析, 李立峯提供了一個橫向的全面覆蓋。反修例運動獲得全香港跨界別、跨階層的支持,不同背景的人用盡各種方法利用自己所長參與其中:義務救護員在現場為被催淚氣體波及的路人洗眼,社工走到最前線在警察和示威者之間斡旋,司機化身暫時的「家長」接送年輕抗爭者撤離衝突現場……本書紀錄了運動在「無大台」之下如何激發各種參與的嘗試,同時不忘點出所帶來的限制。 //無大台的格局,鼓勵了大量反修例運動參與者嘗試尋找不同的方式對運動作出貢獻,其中部分人士選擇縱特定特職業身份或社會角色參與其中,部分則活躍於不同的「戰線」上。同時,傳統社運組織、政黨、政治人物和不同背景的正規組織在新運動形態中仍然有其位置。期間,不同人物在不同時段和不同崗位起着領導的作用。整場運動就在他們的行動、連結和互動中展開。// ——。——。——。——。——。——。
Book3 《潮湧: 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
端傳媒|2020/02/11
有了縱向,有了橫向,接下來就是深度。英諺曰,一張圖片勝千言。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各種抗爭現場直播的畫面衝擊我們的視角,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然而除了暴力場景外,運動其間還有許許多多微少但重要的時候。端傳媒出版的反修例運動攝影集,把這些片段一一重新呈現,帶讀者回到那場曾經震動世界的全民運動。
//頭盔、口罩、雨傘,是抗爭者的盔界。彩傘是抵抗強暴的盾牌。祭花有如悲愴的山墳。人群如潮如水。大學校園槍林彈雨,時代革命的旗幟在飄揚。這一切,形象與情緒,滑進集體潛意識,更新香港人的文化認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