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博览馆│除了新闻历史,还想请你看看人文设计
一月,在中环闲晃时,顺着路牌寻到香港新闻博览馆,两层不大的展厅我却逛了三个小时。
香港新闻博览馆位于中环必列者士街2号,与其后林立的高楼相比,是一栋小巧的包豪斯(Bauhaus)风格建筑,白墙上挂着“立足香港 放眼世界”的绿色海报。
新闻历史
登记,进馆。共两层展厅,地下展厅依照媒介变迁分设了报纸、电台、电视、新媒体展区,按照报道种类设财经、抗疫、娱乐、体育及赛马新闻等展区,此外,18年底正式开放的博览馆在专题展览区域选择了10年前的汶川地震作为主题,余下是按时间轴展示香港新闻业变迁与香港新闻博览馆诞生的展区及互动体验区。(从展区的设置便可以看出哪些议题对香港新闻业来说比较重要。)每个展区除文字介绍和实物展示外,还有影像资料和互动设计。
从活字印刷年代如何不出错漏地发行报纸,到如今利用方寸电子屏吸引用户注意力,虽然时代变迁,做新闻的方式不同了,但太阳底下无新事,某些议题仍是核心议题。在适应市场、迎合受众需求的转变中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报道中的人文价值、本质与真相,媒介经营管理等等,展览用史实给出了前辈们在其所处时代的答案。
报纸展区的资料描述了香港晚报的蓬勃,人们在九龙和港岛间乘坐天星小轮往返,在码头买上一份晚报阅读成了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报纸的内容选择也发生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生活方式逐渐变化,晚报又走向衰落。时间轴往往能呈现历史的质感,新闻业不是在真空中发展的,置于具体情境会更理解它的脉络。
新闻自由是永恒的议题,报纸展区就专设了“政治与报业”部分。包括按战争、回归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划分,香港各家报纸的政治倾向如何。翻阅一遍屏幕中的内容,也就有了直观粗略的了解。也包括关于新闻审查的相关法律条例,战争时期的“开天窗”现象,其中有段简介直言公众对新闻自由评分下降、政府称新闻及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我想能公开议论自由也是一种自由,而自由是争取得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所有资料都有详细的来源。对新闻来说,信源(source)是十分重要的,既是判断可信度的依据,又是对版权的保护。
环形观展后,抬头可见通往一层阶梯的墙上挂了十来幅新闻照片作为衔接。相比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示了媒介变迁的楼下,一层展厅的可逛性较低,主要是十大事件的视频资料与互动,部分项目还未完善。此外,成为街市前,这里曾是美国公理会布道所的旧址,孙中山先生在此领洗,场馆自然辟出了一个展区介绍这段历史。
作为重头戏的“当日头条 今日历史”展区介绍了十大事件,体感互动区提供翻阅的报纸也是十大事件的相关报道。询问身边的导赏员,她说这是学者们和公众投票选出的十个对香港影响深远的历史性事件(后来我搜索到了官方在当时发起的网络投票)。切入角度同样不只是简单的事件概况,而是侧重亲历记者对报道过程的介绍,八九事件还描述了当时海关是如何放行香港记者的。
事件之一是石硖尾大火,逛博览馆的前一天,我正好去了深水埗,在美荷楼看过这段历史,再看视频,更为立体。从移山填海建造拥挤的住宅空间,到大火顷刻覆灭家园,一夜间多少港人流离失所,灾难带来的往往不止是失去和伤痛,更是暴露的问题与重建的考量。灾难报道所呈现的新闻的严肃客观与温度情感,尺度问题往往在此时被讨论。衣食住行,关乎民生,大火与媒体推动了香港公共房屋的发展,而公共房屋现在对香港居民来说仍是很重要的事情。
记者们的态度也很谦卑,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记者更多时候是个“体力活儿”,面对突发事件随时要扛着采访箱外出奔波,视频资料中有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很多人说你们是第四权力啊,可我想的是要干好这份工。”(大意如此,具体言辞已记不清)
新闻是一种记录,当日头条,如今已成为珍贵史料。“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性被一再重提、讨论,似乎仅仅是真实,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事了。时代赋予旧概念新的内涵,但或许往日时光留给我们的还有一颗坚守的初心。
展览没有花大篇幅去定义“新闻业是什么”,而是通过介绍如何做新闻、影响因素、博弈力量,在历史的流动中,“新闻业”自然呈现。了解背后的肌理,我们也就明白一篇报道所呈现的模样背后的缘由了。
逛完整个场馆,就是一堂生动的新闻史+新闻伦理课。
人文设计
在香港旅游发展局出品的明信片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新旧建筑,和谐共存。」,我想这不仅是指摩天大楼与旧式唐楼的并存,也是指旧建筑的保育翻新,集体记忆与时代变更的一种共存。
保育活化,是一种文物修缮方式。通过这种“枯木逢春”式的操作,将文物建筑保存并创新善用。去年某次逛故宫,有句话记得深刻:“我们往往在看故宫内陈列的文物,却忽略了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大文物。”活化建筑更重要的部分也许在于如何“守旧”。
香港新闻博览馆由三级历史建筑必列啫士街街市活化而成,将菜市场原有的部分风貌保留,展区“香港新闻博览馆的诞生”内的桌子即是菜场原有的桌子,抗疫展区保留了“劏鸡房”,水泥墙上“地面湿滑 敬请小心”字样也被保留,一层展厅的地面上甚至有跳房子游戏的图案(市场旧址有儿童活动区域)。
原研哉将设计视为一种传播:“采用塑造或表现等手段为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知”、“通过做东西的过程对人类的生活和存在的意义进行阐述”。设计的存在如氧气,形成空间内的感知,连接着展馆与观展者。
活化后的建筑无疑是现代化的。一进门的地面便很有设计感,布满了精心挑选的格言、报刊版面,也设置了盲道。据官方描述,设计师的初衷是善用空间(倒是很符合香港的特质),多角度、多维度以呈现多元化理念,“希望参观者能够一步一脚印,走过香港新闻工作者努力记录的过去、现在、未来。”
细节之处也有小惊喜。比如洗手间与母婴室的门上标识,利用活动的字块拼凑,既让人联想到活字制版的报业年代,又不乏现代感。又比如不同展区的背景墙也是符合主题特征的,新媒体区域的背景墙是蓝底白字的代码,财经新闻部分的背景墙自带一片绿的股市K线图,而商店旁的仿真摊位利用背景墙,复原了当年中上环的报摊,甚至还复刻了只猫咪。
博物馆类的公共机构承载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科普教育,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与易于接受的形式向非专业的社会公众介绍一项事物。“人人皆媒”的时代,新闻是每个公民都无法隔离的,媒介素养更也加重要。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记者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A free press, at its best, reveals the truth.”……
从展览中对新闻价值、记者职业道德等的探讨,到标语选择、展馆设计,逛完整个博览馆感觉处处归于一个“人”字。能激发观展者对某些道德、价值观的思考,也实现了一次与人的联结。有观点认为,活化的建筑应是让当代人在历史建筑中活动,流动常新。展览时常更新,则是吸引观展,加深联结。
展馆目前免费向公众开放。虽由政府资助,但其后的运维主要靠展馆收入,因此使用互动设备需要收费,纪念品种类也较多。
希望下次去香港,新闻博览馆依然能带给我小惊喜。
©photo by 鱼香
参考资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