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專收錄】2021 第二季

凝視奇點的物理學徒
·
·
IPFS
·

返台隔離期間最適合就是整理自己的思緒,其中一項非常具體的任務就是『將散落於臉書未收錄於網誌的新聞點評以長文整理』,除了自己也是喜歡閱讀長文勝過於大量零散連結外,更重要的就是哪天臉書開始祖人(甚至倒閉)之後至少有個我控制權的小天地,或許在WEB3仍未到達之前,先把資料從WEB2 搬回WEB1 也是應對方法.

此類型的紀錄除了按照時間順序、我還會將其分門別類成不同篇章方便讀者查找.內容會是複製貼上粉專文字,會加上回顧點評和展望(以不同的字體顯示方便大家閱讀),依照慣例歡迎大家分享、轉發、留言、拍手讚賞(甚至捐款).

量子計算與物理

最新物理謎團: 渺子g factor 實驗或暗示有新物理

這週物理學界最關注的議題應該就是渺子g factor測量結果,因為這可以說是高能物理學界(甚至整個物理學)計算最準確的數字,如果費米實驗室的實驗測量最後確實和理論計算不同,那就是一整片新物理和諾貝爾獎的開始.不過物理學界認定是謎團後來是誤會之案例也不少,從CERN超光速傳訊(結果是光纖長度量測錯誤、絕對不是時間機器);到質子半徑之謎(電子測量的舊方法轉度較低,看來用渺子測量的數字正確);到第四代夸克的可能性(後來就是統計漲落).所以對於這種新謎團和方向大家可以靜觀其變,畢竟加速器物理過去20年除了Higgs外也沒有發現太古黑洞獲額外維度、暗物質,所以這種最後新物理的方向會引起眾人的注目並不意外XD 本文訪問的物理學家都承認,如果渺子測量結果是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仍舊堅不可摧,他就轉行了顆顆Ps:當初電子的g factor 可以說是量子電動力學的結晶,把各種真空修正項全部加進去後就獲得小數點後十幾位數的準確度.

渺子 g factor 異常是我認為全年度最大的物理新聞,因為自從Higgos Boson 被發現以來,粒子物理學界已經十年沒有出現有趣的東西了,沒有太古黑洞(霍金輻射)、沒有大統一理論(質子衰變)或是任何新的基本粒子(超弦和量子重力就別提了,我懷疑本世界還是都看不到),希望能夠確實給標準模型打個洞,而不是像是過去二三十年來的各種消失(CMB 、爆脹與郭兆林)或烏龍(CERN 超光速微中子)的反常.

AQT 近況更新

相較於美國系統的IONQ,歐洲系統的離子井量子計算公司AQT一直比較低調,最近發現他們已經開賣所有高品質量子電腦需要的部件,理論上新實驗組買回組裝能獲得接近一線實驗組的產出.這種販賣硬體的風格IONQ非常不同(IONQ就是希望大家用他的雲端服務).AQT 用的是歐洲離子井霸主RAINER BLATT 採用的Ca40離子(而非美國的Yb171),創辦人真的是歐洲大陸的明星陣容.希望在學術傳統深厚的歐洲能出現一家成長茁壯的量子計算硬體新創.

相較於IONQ,ATQ有個優點是他們的Trap 可以在網站找到產品照片,我們實驗室的博後Chihuan 就是用相關資料逆向工程仿造了類似的Blade Trap,雖然他已經離開學術界前往瑞士工作,不過Blade的成品相信會幫助Dzmitry lab下個世代的研究

Backreaction

(此部落格)是我很愛閱讀的高能物理學部落格作者總能以很冷靜的角度來面對各種物理hype,她的著作lost in math 對過去一個世代高能物理理論的走向有深刻的批評.這篇四月的部落格文就是細數各種曾經被發現但是又消失的粒子物理學故事,其中有些粒子最後確實是被發現、不過都是多等了一二十年而非當出登報(誤報)的時刻.五個標準差的閥值看似不可能隨機噪音而產生,不過加速器資料超多,只要累積夠多的資料確實是可能會看到有趣的pattern.所以對於最近很紅的渺子g-2實驗,大家就再等個五年十年吧.

還是對於渺子g-2 的評論,我是Backreaction 的忠實訂閱戶,總是能看到好文章、神奇觀點值得思考(作者Sabine Hossenfelder 就非常支持Superdeterminism,貝爾不等式被違反後有人選擇如此純粹的立場絕對是非常特別)

可糾錯量子電腦的挑戰:輻射干擾測試

這個月老闆分享了兩篇有趣的論文給我,剛好就是在分別探討離子井量子電腦和超導體量子電腦受到周遭輻射源影響之研究.雖然現在的量子電腦都還是充滿噪音、小規模的學術玩具,不過是否存在根本上的工程阻礙讓我們沒有辦法獲得大型可糾錯量子電腦是個嚴肅的問題,如果最後跟核融合一樣50年還是不能雙轉那直接放棄可能比較快.在論文[1]的研究中,離子井實驗設計上是直接把alpha beta gamma 放射源放到離子井真空腔外半公分,結果對於實驗完全沒有可測量影響,Coherence time 和量子邏輯閘都表現良好.論文[2]這篇Nature 文章則是發現環境放射源和宇宙射線確實造成了超導體量子位元的表現衰退,把整個系統用10公分厚的鉛板罩起來後實驗表現確實提升了.看到這樣的對比我對離子井系統的信心持續上升(笑,或許未來超導體量子電腦的標配就是大型冷卻系統加上鉛板隔離XD

時至今日,我實在是仍舊不能理解世人認為超導體量子晶片比較能規模化的理由,雖然看似容易奠基於當代半導體工業、不過2D 架構的nearest neighbour connection 怎麼看都需要架構革命才能到成千上萬顆qubit(同時2D 量子糾錯的surface code 也是需要比較多的冗余).這幾篇文章對我來說就是又一個有趣的切入點LOL

離子井量子計算產業新聞

六月雖然還過不到一半,不過對於離子井量子計算產業已經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是IonQ 獲得軟銀的願景基金投資(連結1),雖然眾所週知孫正義以到處撒錢著稱,不過量子計算能夠在其雷達範圍內絕對是項肯定(希望他不要在可能的「量子冬天」到來時把投資撤光光就好…);其次是軍工複合體Honeywell 的量子計算硬體部門將會和著名的量子計算軟體新創 Cambridge Quantum Computing合併(連結2),這家新成立的公司將會獲得Honeywell 2-3億美元的注資和長期投資、管理階層將由兩家公司高層持續擔任,合併後規模將會接近300人(相較而言IonQ規模不到100人).在成為獨立發展的公司並整合優秀軟硬體技術後,我相信Honeywell Quantum 會成為full stack quantum solution 的霸主.

基本上離子井量子計算的年中利多,然後孫正義的注資不能當作完全正面的新聞(他是在上一輪牛市買了BTC 之後在谷底拋售,所以如果有量子冬天,我也懷疑願景基金有沒有信念double down、還是會撤資),不過該上車的人都上車之後也就可以上市IPO了;然後Honeywell Quantum 變成Quantumium 後讓人期待,希望QCCD 路徑圖可以在2022年震驚所有人(如果離子井兩大企業都沒辦法在2022年推出50+ 以上量子位元的系統,那就情勢嚴峻了)

意識可能是神經元活動+腦部電磁波?

這篇Aeon 優質文章是由五年前很紅的「量子生物學」共同作者Johnjoe McFadden 撰寫:主要的核心論點討論意識不能只考慮神經元活動、而必須同時考慮神經元活動的電磁波(EM wave),文章中的舉例是當我們看不見眼前正在搜尋的眼鏡時,神經活活動是非同步,不過當意識認知辨識出眼鏡時,會出現同調同步的神經元與EM wave.或許意識不僅僅是神經元活動構成,而是必須考慮到相應EM wave的干涉.這篇文章沒有任何量子胡扯,把物質和場放入同一個框架實在是很有物理風味的啟發性觀點.作者同時舉例認為「非意識的腦部活動可以平行運作(舉例:邊走邊吃)可能只與神經原活動相關、而與浸潤整個大腦的EM wave 無關;而意識活動由於需要EM wave construcive infterference 所以只能序列運作(無法邊認真聊天邊算質因數分解)」實在非常有趣.或許強人工智慧和奇點之年就是需要這樣的臨門一腳LOL

看到Aeon 的優秀文章忍不住與大家分享,這篇的切入點實在是很精妙,用EM wave 必須同調神經元才能大道認知來說明光是研究神經是不足認識意識的實在非常有趣,是屬於讓我一看就不會忘掉的論點(諸如場粒二象性、意識認知有限且無法平行運作是因為EM Wave會干涉).

加密貨幣

資訊渴望自由

我其實不是對目前的NFT(非同質化代幣)非常感興趣,不過前國安局吹哨員 Snowden 的’stay free’算是例外.多數NFT或許最終會成為無用電子訊號而非藝術品,但抗擊監視資本主義/數位極權主義的這件紀念品我相信會成為稀世珍品.而這間件上藝術品的拍賣收益超過5M USD,等於讓新聞自由基金會獲得超過一年的捐款收益.也因為這個事件為契機,讓我開始閱讀下載許久的永久檔案簡中版(正版免費下載,因為Snowden抗議強國刪減他的書LOL),裡面讓人雋永的段落不少,也可以看出一個曾經活過網路自由與蠻荒時代的信仰者如何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理想.PS: Snowden 從小喜歡看日本動畫果然是很nerd,最愛的作品是攻殼機動隊實在是太讚了(攻殼也是我最愛的科幻電影)

2021 NFT 首次爆發是Beeple 拍賣,當時另外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史諾登的<meta charset="utf-8">stay free,其後NFT在5/19 6/20 7/21 崩盤後和幣市一起被洗下去,直到秋季爆發起來第二波直到今日(或許應該幫loot記上一筆).雖然在Solana上買了一些NFT,我至今仍就不敢說是對於這個板塊有什麼深度研究或見解能分享,個人還是對於protocol layer 甚至是DeFi 比較有興趣(笑

整理電子報時看到這篇實在有點感傷

我當初瀏覽器首頁都是Yahoo、去奇摩知識+找資料、還有養小蕃薯…網路中的線上看似永存,但是實際上仍舊需要物理載體,如果人們沒有細心呵護(如同wayback machine),那不用一個世代人們線上的數位化身都會殘破不全(反而是情報機構反而更可能真的保留個人的永久檔案),所以我衷心希望像是IPDS/Filecoin 這樣的技術能夠成功,希望文明在創造資訊的同時能長久保存.

我在年中研究Solana時,同時發現並細看了Arweave 這個永久儲存的DLT 專案,其主要特徵是用經濟模型鼓勵永久儲存,這點在DLT 世界中是非常特別和重要的藍海,讓我實在是印象深刻(個人覺得IPFS FILECOIN長期涼涼)

新加坡生活與其它

優質隱私工具分享anonaddy

雖然protonmail 和criptext mail 等隱私信箱服務保障了傳訊的內容(分別透過PGP 和Signal 協定),不過要隱藏電子郵件地址本身還是一件蠻麻煩的事情.最近發現的Anonaddy 「允許免費創建無限多的電郵別名」來註冊登入不同的服務,可以避免自己的郵箱地址外露或是被廣告信塞爆,同時Anonaddy支援各大瀏覽器插件,可以再註冊之前隨機產生一組新信箱別名 ,實在好用.

受到狸貓上師和斯諾登的影響,我個人看到簡單好用的隱私工具時總是會想自己測試並且分享給大家,註冊服務時能夠使用電郵就不要使用各種WEB2服務(包含臉書、Google之類的),不過隱藏電子郵件就變成下一個問題,而Anonaddy 確實是免費好用(每個電子報都用不同的信箱註冊也很適合砍廣告信)

新加坡的科興(Sinovac)疫苗

大家可能比較常聽到新加坡於去年狀況測試未明的時候就砸大錢購買了還在未定之天的Moderna 和 Pfizer-BioNTech,也確實從今年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希望所有居民都能在八月前至少施打第一劑(我因為拿學生簽證所以會在八月前打完兩劑).不過同時新加坡也是有向中國購買20萬劑科興疫苗,其已經在年初運抵新加坡,接下來的發展就可以看得出英語華人統治階級的智慧(笑:原本是放在港口等待更多的科學研究和統計資料(所謂的以拖待變),等到科興疫苗也成為WHO緊急授權施打清單後,新加坡就宣布想要打科興疫苗的人可以去私人診所自行預約施打,同時因為這不是國家疫苗計劃的選項(國家級的審核仍舊未過關),所以如果有不良反應的話國家不會提供任何理賠.基本上就是非常想打中國疫苗的人就能去打,星國政府沒攔著你(不論是因為年紀因素、過敏因素或是想去中國旅遊的因素).當然我目前也沒有在生活中遇見任何有Moderna 和 Pfizer-BioNTechs能選而不選的案例.這種對於爭議議題的做法看似總是非常理性決策的權術和操作能力總是讓人佩服(呵呵

這個故事的結果也不讓人意外,施打兩劑科興疫苗的新加坡居民無法被視為完整接種疫苗(這對於能否在餐廳內用、參與婚禮等社交活動影響重大),然後自然施打科興疫苗的人就得去打第三劑BNT 來獲得接種疫苗的身份了.當然就我所知基本上非常少新加坡本地人施打科興疫苗(主要都是年紀大或是怕mRNA疫苗副作用),所以對社會的影響不大

原文連結凝視奇點的物理學徒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凝視奇點的物理學徒化繁為簡達格物窮理、慎思明辨求經世濟民、鑑古通今窺科幻未來! Think Physics Informationally, Information Physically, and the Growth of Technologies Exponentially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生活記事】加速器、閱讀與歐洲假期

【噩盡島】:我回味無窮的燦爛作品

【閱讀心得】奇點更加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