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盡旅途】Ciao,一個人的羅馬假期
上回說到,我在米蘭火車站和朋友分別後,便獨自一人坐火車前往羅馬。
由米蘭到羅馬火車程大約兩小時多,火車上有免費Wifi可用。

為什麼我獨自前往羅馬呢?
因為這趟旅程除了見住瑞士的朋友,還要見我的Godson!!
一直有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是母胎天主教徒,自小已在教堂打混(咳咳),因此也有不少由小玩到大的教堂朋友。
去年一位嫁到美國的教會朋友生了兒子,她希望我成為她兒子的Godmother。
在香港天主教會是翻譯叫做「代母」,不過這感覺怪怪的,我比較喜歡叫教母,但Godson 叫「教仔」的話又怪怪的。(我好多廢話⋯)
我找了自己在香港的教區神父幫忙簽名,並把文件交給她的美國神父,於是我順利的越洋當了Godmother。
小男嬰現在還未足一歲,而他們一家三口趁著慶祝她先生的生日,便計劃去巴塞隆納和羅馬遊玩。剛巧我也在意大利,便決定獨自一人前往羅馬,會一會他們了。
小巫筆對上一次一個人旅行已是2015年馬來西亞,詳情請看這篇 膽量就是你的超能力|一個人去馬拉西亞的歷險記。
經歷過馬來西亞之後,除了心有餘悸之外,也因認識了先生而變得沒什麼機會獨遊。
我到達羅馬車站後,看到聯群結隊的警察,感覺又好像安心了,我覺得對遊客和平民來說是好事。(不過我有朋友說這樣感覺好像大陸)
由於一個人,於是我租住了比較近車站的酒店,酒店雖然說是三星,收著三星的價錢但服務卻是二星級的水準,好處是近火車站罷了。

安頓好一切後,我上網看了看,並決定走15分鐘前往聖母大殿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給大家科普一下:
在13世紀時傳說,公元4世紀的盛夏,聖母瑪利亞託夢給教宗利伯略,讓他在下雪之處建立一座修道院以顯示聖母的榮耀。結果第二天早晨埃斯奎利諾山上落下了雪,教宗遂命人在此建立起教堂,故教堂又名聖母雪地殿。如今,該教堂還有灑落白玫瑰花花瓣以象徵這一聖跡的活動。該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自從該教堂建成以後歷盡多次改建,因而該教堂也包含了多種藝術風格。




進入教堂前,隨身物品需要經過檢測機,保安做得頗嚴格。此教堂外觀很漂亮,內裏也很漂亮。剛巧我袋裏放着玫瑰唸珠,便在這裏念起玫瑰經。
祈禱過後,我便由這裏出發行去羅馬競技場,大概走了20分鐘。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非一日建成,好像我怎樣行也不會迷路,很快我便看到羅馬競技場的蹤影。
當我走近之後,感覺好像比我10年前看到的更大了, 10年前我已進内參觀,所以這次純粹到此一遊「隔岸觀火」。
沿路上看到很多遊客拍照,而且有些人帶了花圈,不知道是為了拍照而帶,還是有什麼特別意思呢?




欣賞完這建築後,我隨意跟着人群走,經過小巷來到一條大街。快到晚餐的時間了,我已很肚餓,便Google一下這裏的餐廳,好像很多都高評分,於是我選了最近的一間細小餐廳。

餐廳細小但卻麻雀俱全,佈置也很有趣。收銀員女士很友善,循循善誘教導我如何下單。也看到她一直和食客傾偈,是位親切的意大利女人(上圖右)。
我先點了一個carbonara 意粉,說來慚愧,我整個意大利旅行也沒有吃意大利餐,所以這次是我第一餐意大利餐,哈哈。
女士示意我可以從雪櫃內自己挑選飲品,然後她問我要不要也吃一點餐前小吃,我說我看不明白餐牌,雖然是英文,但是他們那些食物名稱也是意大利文,根本也不知道是什麼菜式。
她說可以試試吃這個Arancino ,我說好吧,when in Rome!
看到她誠意拳拳,食物價錢也不昂貴,我也不好意思拒絕,心裏卻是戰戰兢兢。
怎料來了的是一個球體,我又戰戰兢兢地咬開它,
咦?味道好像不錯啊。

內裏是茄汁燴飯和芝士,外層炸得爽脆,很有趣的小食呢,也很好吃。

後來我科普了一下:
Arancini 是一種意大利飯糰,裡面塞滿了麵包屑和油炸,是西西里美食的主食。 最常見的餡料是:al ragù 或 al sugo,裡面有 ragù(肉或肉末,用番茄醬和香料在低溫下慢煮)、馬蘇里拉奶酪或 caciocavallo 奶酪,通常還有豌豆,夾心配火腿和馬蘇里拉奶酪或貝夏米拉奶酪。
存在許多填充物和形狀不同的區域變體。 產於西西里島東部的 Arancini al ragù 呈圓錐形,其靈感來自埃特納火山。
其實這個球體也挺佔胃口,幸好當天我是很肚餓,於是也順利吃完整盤意大利粉。

意大利粉白汁很濃郁,因此就是偏濃味一點,但很好吃呢。

他們還送我甜品!

吃過晚餐後,我便散步走回酒店,沿路上看到珍珠奶茶飲品店,但由於太飽了,便沒有買來嘗試。
晚上便早早洗洗睡,實在是很累。
第二天
我計劃去 幸運許願池 Fontana di Trevi 打卡,然後再去梵蒂岡。
跟著Google map坐著巴士來到水池附近,快看到水池時,發現整個地方充滿著遊客!全部都是人!!
真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港式笑話,猜一個四字成語xD )。

超級誇張啊!
還有幾個警察在巡邏,並在禁止遊客帶着食物進入水池範圍。很多遊客也投幣以求幸福。
羅馬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只要背對噴泉從肩以上拋一枚硬幣到水池裡,就有機會再次訪問羅馬。很多旅遊者在噴泉邊排著隊往裡拋硬幣就是被這座城市迷住了的證明。
十年前我也投了,説也奇怪,十年前我正正是這段時間遊羅馬呢!
於是我匆匆拍照,找了一個不是帥哥幫我拍照,逗留了一會便離開。




離開這誇張的地方後,我便在這個範圍到處散步,然後等着這間日式拉麵店開門,便一個人坐下吃午餐。





拉麵很好吃,份量有點小,於是我再叫一份餃子,賣相和味道很不錯。
(意大利真的是美食天堂!吼!)
然後,我便乘坐地下鐵,來到梵蒂岡。我從來沒來過梵蒂岡,所以這次特別想來看看。雖說梵蒂岡是一個小國家,但其實真的是一個很小小的地方,也不需要檢查護照等,還沒有台北大。
來到梵蒂岡當然要看主教座堂,看到門口長長的一條人龍,過百幾人在排隊,加上進入前隨身物品需要過機檢查,導致排隊的時間更長,我便沒有加入了,純粹觀看外部。
看到以往教宗都會站的露台和民眾打招呼,感覺很奇妙。而且原來昨天教宗才在這裏舉行為烏克蘭祈禱的彌撒,我完美錯過了見教宗。



這個小小梵蒂岡,卻充滿着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而且大部份也和宗教有關的。
不過我純粹想到這個地方走走,所以也沒有購票看博物館。


然而,快到了約見美國來的香港朋友時間,我便出發去下一站。
我們約了在「聖階」教堂門口等,而剛巧有一名曾在我香港堂區服務的意大利神父現正在羅馬,於是他也前來和我們相見。
科普一下:
聖階(拉丁語:Scala Sancta,義大利語:Scala Santa)根據中世紀基督教傳說,這是通往耶路撒冷本丟·彼拉多總督衙門的台階,耶穌由此通過受審[1],又稱「彼拉多台階」。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納在326年從耶路撒冷帶到羅馬[2]。千百年來,聖階吸引了許多信徒來此朝聖。
聖階包括28級白色大理石台階,現在外面包裹著防護胡桃木板,僅供信徒跪行。這受到很多朝聖者和信徒的青睞,尤其是在周五和大齋期。
在天主教內,用膝蓋爬上聖階可得到全大赦[3]。1817年9月2日,庇護七世規定登上聖階者,每一級可得9年大赦。庇護十世於1908年2月26日規定,懺悔和共融後虔誠的登上聖階者可得全大赦。

聽神父介紹,這樓梯其實並不是原本在這個位置,而是人們把它搬到這裡來。
而我們來朝聖,也跪着走上樓梯,工作人員有提供膠手套給我們,以便我們用手按着梯級支撐着身體往上爬上,樓梯並不高,但卻頗古舊,感覺很特別。
順利爬上後,我便不是一個罪人了!Yeah!! (說笑)
後來,我們便到旁邊的St. Giovanni 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參與黃昏彌撒,這個教堂又是「冠冕堂皇」,更曾保有聖Helena石棺,被教皇阿納斯塔修斯四世重用,是拉特蘭大火中唯一倖存的墳墓,目前它在梵蒂岡博物館。




聽着教友們唸意大利文和唱意大利文歌,加上聖堂回音很好很有神聖感,害我眼角濕濕的。
禮儀過後,我們便去到一間意大利餐廳吃晚餐。朋友的先生當晚生日,他請我們吃很豐盛的晚餐,也喝了紅酒。最開心的還是看到她的小BB,超級可愛啊!!給大家看看。




之後便是分別的時間了,快樂的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呢,還沒有什麼聊天的時間,希望下次可以有更長時間和朋友聊個痛快。
當天晚上,我需要凌晨五時起床前往機場,幸好住得近火車站,所以也頗為方便。出了酒店後,也看到警察車在巡邏。
旅途總合Video:
https://youtube.com/shorts/Q9fjJzoAvG4

這次的旅程見了些很久沒見的朋友,也玩夠吃飽,很快樂!
話說自從我離開香港,身邊也有不少人移民別的國家。變得好像也只能和朋友相約在別的國家見面。特別現在肺炎時間,香港人還不能去旅行,有好些香港朋友也很久沒見了。
以前去旅行,會定立旅行的目的地,現在人大了,地方也去過了,旅行變得比較隨性,而旅行的「目的地」更變了是「見朋友」。
語巫倫次:
下星期五會和先生坐火車去四天三夜匈牙利,到時又可以寫旅記了。
(補充一下:我和先生也是旅行愛好者,不過旅行的方式有點不同吧。他和男性朋友們旅行的時候,都會是去行山看海看酒廠品威士忌,而我和女性朋友們旅行都會是去打卡熱點和吃為主,哈哈)
鼓勵大家留言,讓我知道我不是在孤單創作!ヽ(;▽;)ノ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