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與價值化——一則新聞隨感

era_cohw
·
·
IPFS
·
日本餐飲業出現「打工荒」現象,年輕人不願長期在同一家店打工,轉而利用手機應用程式接受短期零工。這種「超短工」模式的興起,帶來了服務質量的劣化。這種現象背後是職場人性化特質的喪失,職員、僱主以及互聯網平臺共同解構原有秩序,步向原子化。

近日,有這麽一則新聞: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da86f30a4c2a9c8a5ecc4c649358754540d2e147?page=1

其中提到了日本飲食店現「打工荒」。細看之下,原來說的是過往「忠貞不二」地「效忠」於某家店的打工者逐漸消失,年輕人多數轉為利用手機app,打臨時的零工。據說這麼做可以減少許多人際交往,可以很方便挑選工資更高的活,甚至有人利用這個平臺專門去和美女打同一家店的工,以期近水樓台先插入。而這樣不僅引發許多店家缺乏人手叫苦連連,還派生出以往長期打工漸成熟手的情形不再,獨愛「超短工」的年輕人更加不負責任應付了事等等問題,至於什麼老鋪長久傳承的接客文化和運作氛圍更是不要奢望了。

這一模式,對於打零工的年輕人來說,以筆者個人的想法來揣摩,其優點恐怕就在於互聯網帶來的資訊透明與利用優勢。透過互聯網平臺資訊的完善和搜尋的便捷性,更容易找到心儀的工作;以小時數計算的超短期工,也沒有了人際交往的負擔——店家恐怕也只能是趕緊介紹完注意事項就上工了,複雜而虛偽的面試技巧、職場關係這些完全不用考慮。換言之,對勞動者來說大幅減少了非金錢的隱性成本。另一方面,這樣的打工恐怕很難進一步培養勞工自身的各項技能,很難為將來增加可累積的砝碼——雖然就打工來說本身也不是很容易做到,但是料想打超短工的情形多半把原本「較低」的概率拉到了「幾乎為零」了吧。

而對店家來說,恐怕是無法從這個模式中獲益的,不然也不會出現報導裡提到的,酒吧因人手不足營業萎縮而不得不關掉二樓的狀況了。問題應並非出在中間商的存在,因為以往店家通過求職仲介招募,打工者通過仲介資訊應募,這一模式是早已存在的。所以問題大概只會出在「速食化」上面。對運營一個事業來說,從業人員熟悉業務流程,和其他同事具備基本的工作上的熟悉以便展開業務,培養團隊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是「人才」的真正價值所在。乃至打工者轉為正職、管理職,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招聘來的打工者提供的數小時的體力勞動以維持經營,這部分的價值並不是全部,甚至可能並不是佔比最大的部分。

那麼,如果比較之前的模式,我們說,整個體系是支付了什麼,獲得了什麼呢?

簡要而言的話,體系支付了「未來性」和「秩序力」,收穫了「求職者的便利」。單從賬面上看,這筆買賣直覺上是很虧的。但是,如果我們跳出這種常見反應的話,就會先問到底「賺了」和「虧了」的標準是什麼?然後在進入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又要先回答「究竟為什麼這種生意會成立?」後一個問題是很重要的,而且直接和看起來讓人更有回答衝動的前一個問題關聯。這是因為「市場實現了最優的資源配置」這個幾乎人所盡知的經濟學常識。 

存在的必有理由,上述市場超人論完美闡述了這一點。所以,體系支付「未來性」和「秩序力」為了收穫「求職者的便利」,這就是市場的答案,我們要回答的是為什麼市場會這麼安排。

雖然口氣很大,但是筆者只是一個坐在螢幕前發洩自己想法的陰濕植物,所以沒有任何調研,數據,理論和權威引用作基礎使得接下來的回答具備任何半點學術價值,whichis really good

那麼,進入個人的夢囈——

首先,對整個「系統」而言,「權重」是一個值得考慮澄清的概念。在日本,打工勞動力這一商品是求大於供,而同時數量上,打工人的數量又不見得少於店鋪的數量,因為一家店平均應該不止需要一個打工者。而且,打工者大部分是沒有工作簽證等需求的,無論這個年輕人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能夠打工本身就是「勞動力沒有軟肋可以被僱主拿捏」的意思。在這個前提下,更能左右市場的分配的就是打工一方。而市場實現所謂的超人式配置資源就在於理性人假設,所以我們也可以簡化地說,打工人的意願傾向於用「未來性和秩序度」換「便利」和「收入」。

假如這樣一條成立,那麼我們馬上可以推導出一系列的推論。

社會上廣泛認可的一個人的技能,一個人在職場的溝通能力,一個企業的文化或運作模式……在職員那裡都不如30%的加薪,或自由的工作時間。換一個表達就是,企業也好,店面也好,它們都沒有爲這些技能和經驗支付足夠的報酬。不僅僅是它們沒有支付相應的報酬,它們更沒有真正地支付給打工人任何生產資料,這導致打工人本身就除了漲薪和獎金,沒有任何從店鋪的盈利中相應增長的機制。實際上,什麼百年老鋪什麼公司文化,實質就是那一批員工罷了——但是這些員工並不能佔有這個品牌或者ip的一部分,儘管是他們創造or具現着其實質。說到底,這就是僱傭方過去隱祕地收割勞動者的奧妙。更延伸地說,幾乎所有僱傭方本質上一定幹過實際使用了職員的某個技能,但是沒有支付相應報酬的行爲。實際上,如果真的把這些細節透徹地一一羅列進招聘啓事中,是不可能薪水仍然保持不動的,就好像前段時間X(twitter)上在日中國人老闆壓價中國員工薪水引起熱議的事件一樣,這些老闆看似招的中國人也勉強夠得上日本的最低薪水,但實際上他們公司的運作需要中文母語水平,如果改爲要招聘日本人的話,就要把中文水平這一隱含條件作爲招聘要求,然後薪資條件要大漲一波方能有人問津。

隱祕地貶低和取消勞動者的某種價值,壓價勞動者,這就是這個社會的財富密碼。「超短工」和「打工荒」,本身不過是勞動者通過市場和互聯網手段做出了選擇——既然我要被割肉,那我乾脆就不提供這部分價值,利益最大化。

我並不是說這就是好事,厄運的鐘擺搖向的是原子化的另一頭。實際上,那提供「超短工」服務的互聯網平臺本身,又如何盈利呢?歸根結底,它就是通過一次性地毀壞掉「百年老鋪」「企業文化」,然後瓜分其中的利益罷了。這就像是燃燒的反應,不夠穩定的化學鍵被破壞,其中的能量釋放出來,而燒掉的化合物就變成了更加穩定也更簡單的分子。這樣做的結局是職員和店鋪的機械化進一步提升,大家都努力變成即插即用的形狀,「傳統」蕩然無存,各行各業的服務或產品劣化——而且伴隨紅海市場的競爭激化而加速。我認爲,這就是現代性基本問題之一:一切都用價值衡量。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被納入價值體系之物,要麼標價交易(廣義地),要麼想辦法解構兌現。在這個新聞背後的事例裏,僱傭方正是通過否定對方進入價值體系實現剝削,而互聯網平臺通過解構被否定的價值,換取流量期待,再以此作爲槓桿去金融市場欺詐,最後「超短工」們什麼也沒賺到,但是丟掉了包袱少虧也算贏。最終整個體系中非價值的部分完全消失,一次性釋放,完成三方都原子化的過程。

其實好像還可以說更多,但是寫到這我已經想爛尾了。非價值之物並非不能「交易」,應該來說,是可以「交換」和「共享」的,而價值只能流動無法共享,所以這個時代越來越失卻過往的人之愛、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