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对话「困境」与墙门伦理 (姚新中)
当代世界意识形态博弈中的两大范式:文明冲突 & 文明对话
墙门视角下的世界图景
- 民族主义是「墙」- 合作主义是「门」
- 文明
- 冲突范式只会强化国家间的「墙」
- 重回文明对话范式才能鼓励各国之间互相重开大门
从词源学看「文明」
英文中的 civilization
1、从文明一词的词源中是否能看出「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含义呢?
2、如上理解的 civilization 相对于 culture 是否又蕴含了文明阶段论的含义呢?
3、文明一词在日常使用中也有与「野蛮人 - barbarian」相对的 civilized 的含义,是否说明文明之间具有对抗性质呢?
中文里的「文明」
-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经 · 乾卦》;孔颖达注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 「文」一字最早指纹理;「明」则与「暗」相对,指光明;「文明」合解指错杂艳丽的色彩,乃文采光明之意。
- 「文明」的意涵延展为文教之明、文教昌明,与野蛮、洪荒、夷狄相对。且夷狄是可以通过教化而文明的。
- civilization 在汉语中的翻译互通——从「教化」到「文明」
文明的「种属」概念
文明对话简史
文明接触 & 文明对话 & 宗教对话 & 联合国
- 文明间的接触和沟通往来能算作「文明对话」吗?
- 文明对话与宗教对话可以剥离开看吗?如何看待宗教型文明?
- Hans Kung:全球伦理宣言发起者,促进宗教对话的重要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 联合国在沟通不同文化、文明间交流做出的贡献。
文明对话的话题
文明的「种差」与「代差」
- 文明的「一元」与「多元」?
- 若承认是多元的,则承认文明间存在「种差」;若认为文明是一元的,那是否文明间存在「代差」?
- 代差的一种体现:「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
全球化 & 文明多样性
- 全球化要求同质化:经济的、思想的、国际规则的
- 全球化进程中的地方性、民族性、宗教性要如何保持?
对话论是否能回应冲突论
- 亨廷顿影响至今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3)
- 杜维明先生遗憾未能在亨廷顿在世时与之辩论冲突论议题,但杜先生认为冲突论与对话论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
- 文明对话能否有效回应文明冲突,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且不能通过理论说明
文明趋同是否是历史必然?
- 世界上存在不同于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平民主义的另一种现代性吗?
- “second model of modernity” 如果存在,它与西方的模式是什么关系呢?
-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于次年发表《历史的终结》的福山认为意识形态的冲突彻底结束了,西方价值和西方模式将终结历史。但是这个看法或许过于乐观。
- 尼尔·弗格森在《文明:西方与其他国家》中提出西方文明崛起的六大杀器:竞争、科学、民主、医药、消费主义、工作伦理。但他随之表明西方文明正在走向衰败,而东方文明将取而代之。
- 假如中国文明能够成为世界文明趋同演进的模式,那么我们能为世界文明提供什么新的动力和应用呢?
人类生命共同体必要但不必然
- 这一名称让大家想到了什么?
- 全球都面临的问题:自然环境恶化、不可再生能源问题、人口持续膨胀、女性及性少数平权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等
- 人类生命共同体面临不同治理机制之争
- 蓬佩奥“新铁幕演说”敲响意识形态之争重返国际舞台的警钟。
- 鼓吹核威慑乃至核战争的言论之危害
文明对话的伦理原则
承认平等性
- 平等才能交流,交流促成对话
提倡交互性
- 多向度交流推动互鉴
- 反思自己才能互鉴
- 自我反思然后虚心学习
提高宽容性
- 宽容——理解——包容——对话
- “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的盛行:“取消”从明星、作家、学者、企业高管、政府人员逐渐扩增至团体、机构、政党、国家、意识形态等。人们通过“取消”来达成对对方思想、行为、价值观与自己不合的惩罚。这种“取消”在互联网上展现为信息曝光以及带 Hashtag 的抵制宣言。
- Cancel Culture 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在社交媒体 (SNS) 和通讯应用 (IM) 群组中,互联网主权者——博主或群主、管理员——会利用自身特权“踢”掉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发出批评意见的人士。这种现象也随着互联网举报的无门槛化而逐渐泛滥开,每个网民手中都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 Cancel Culture 作为一种不宽容的态度和意识形态:美国政府前后使华为、微信、TikTok乃至所用中国背景的互联网产品“get canceled”,从限制到封禁抵制,这无不体现了“Cancel Culture”在国家和文化层面的流毒。
- P.S. 除了上述正大光明的 Cancel,还有更多的 Cancel 是以表里不一的形式发生在我们身旁,比如中国政府使用 GFW 封禁中国大陆网民访问 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等“境外网站”,并在一些场合美其名曰为了国民身心健康以及守护国家安全考虑。除此之外,动用暴力机关强行逮捕拘留维权人士和异见人士,以“煽动颠覆”或“寻衅滋事”等罪名罗织其上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在我看来,这些拒绝沟通交流,拒绝对话而强制事实的行为都可看做是“Cancel Culture”在我国的体现,毋宁说这是“中国特色潜规则式取消文化”。
文明对话所提出的问题
文明圈——同质化与多元化——如何对话
人类有无「文明圈」?
- 卡尔·雅斯培(Karl Jaspers):轴心时代文明
- FIsher Barnikoff:世界五大文明圈
- Inglehart & Baker:传统文化圈
- 当今世界的宗教文明圈: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佛教、儒教
「同质化」还是「多元化」?
- 福山:意识形态之争已然结束,世界轨道回到西方文明的大道上。
- 亨廷顿:西方文明面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儒家文明(威权政治)冲击,但西方文明仍是唯一出路。
如何进行「对话」?
- 差异极大的文明之间如何对话?
- 「开展对话」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吗?
「文明」概念所产生的困境
- 当我们在谈论「文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文明?
「对话」产生的困境
- 对话还是自说自话(中国式外交)
- 同质对话与异质对话
- 酒逢知己千杯少——究竟是因共同利益而同还是因价值认可而同?
- 道不同不相为谋——差异极大乃至完全对立的双方完全没有对话可能吗?
- 「平等」与文明发展阶段——如果文明发展存在客观阶段,那么我们要如何达成平等?
- 「差别」与文明普世标准——为什么需要普世标准,因为要避免冲突吗?
- 「宽容」与文明进步理念——文明内部的发展演进具有方向吗?何谓进步?
墙门伦理视域下的文明对话
- 姚老师的理论尝试:「墙门」结构的文明
- 有墙必有门——封闭系统的弱点
- 在文明对话中不能无视多种文明存在的事实,也不能无视墙存在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 文明冲突愈演愈烈,筑墙修墙又重新占据上风。那么重新展开对话的出路在哪?古代思想资源 能帮到我们吗?
遗憾
后续PPT内容由于主持人中断姚老师的精彩报告而没能完整呈现,笔者对此感到万分抱歉和遗憾。
P.S. 笔者推测这或许与本讲座主题中内含的「墙」有关,虽然后来有老师在讲座评论中指出大家不要随意猜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讲座视频自行判断。
主持人-朱海林的感想
谢谢姚老师的精彩讲座,听了姚老师的讲座我有很多的收获、感受和体会,在这里我就跟大家简单地分享几点,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想反正还有点时间,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虽然姚老师今天的讲座给我们结余了十分钟,正好我就来谈下感受。那么我想我的收获呢不仅体现在对姚老师讲座的内容,啊,也是表现在姚老师做学术的方法。那么姚老师今天的讲座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非常大,你看我都记了好几页笔记,用A4纸记了好几页的笔记。
那么姚老师从全球性问题呼唤文明对话入手,一直讨论了文明的概念、文明对话历史、文明对话的话题、伦理原则、啊,文明对话所提出的问题,文明对话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在墙门伦理视域下探讨了这个文明对话,等等等等诸多问题。
让我们对文明对话问题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清晰的认识,那么我的收获呢特别是体现在,感受是做学问的方法,做学术的方法——这个我们研究一个问题啊,要在充分占有第一手的基础上拉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梳理这个中西思想史上的源流,那么姚老师今天的这个讲座啊是古今中西的文献和学者的观点,都是信手拈来,而且运用的都是第一手的资料。也是我们同学们做学术啊,进入学术领域啊,要尽量这么做的,就是要尽可能的采用第一手资料。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姚老师不仅是学贯中西,而且是非常认真严谨,对于所要探讨的每一个问题可以说是都做了比较详尽的中西学术史的梳理。
那么第二个感受啊就是姚老师的这个讲座有很强的学理性和学术性,对于我们关于文明对话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比如说姚老师对这个文明的概念的梳理,你看从词源学的角度,英文中的civilization,中文中的文明,文明的种的概念、属的概念,作为名词,作为形容词。这是对古今中西吧,做了非常好的梳理。那么每个问题吧,可以说都是这样。啊,因为姚老师长期从事中西伦理学的比教研究,对中国哲学、中国伦理学、西方哲学、西方伦理学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姚老师今天的讲座啊就充分的体现了贯通中西贯通传统,与现代的特点。
那么第三个感受呢就是,姚老师讨论的问题啊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现实价值,这充分体现了姚老师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位伦理学家深沉的现实关怀。这对于我们今天各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有很大的启发。姚老师今天的讲座就是从全球性问题,像这个新冠疫情危机这个问题入手提出来的。那么文明冲突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通过文明对话来解决问题,确确实实啊,我们今天世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特别是这个新冠疫情危机,公共卫生危机。那么平等尊重、文明对话、交流互鉴应该说是世界各国达成共识,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我们还提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进而实现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的基础和途径。但是呢我们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临着很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面临着很多的障碍和阻力,比如说文化背景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卫生制度医疗技术水平的差异、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的差异。另外特别还有利己主义啊狭隘的民族主义、霸权主义啊等等等等诸多困难和障碍。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比如说这个尊重生命啊,一般认为是生命伦理的金规则,是生命伦理学的主旨和一项基本的伦理原则,那么也是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制度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但是由于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多样性,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啊、历史传统啊、文化心理啊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那么当人的生命面临威胁,当人的生命与其他价值目标出现冲突的时候,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主体对于生命价值中的各种排序有不同的考量。比如说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就果断地选择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但是在西方,执政党好像最看重的是政治利益、政党利益,就是要在选举中获胜,政府最终是经济得票。人民好像是最崇尚自由权利,西方很多国家甚至发生因为要强制戴口罩啊、强制隔离啊、保持安全距离这些事情而发生游行、上街游行示威这样的事件。
所以我觉得姚老师今天的这个讲座啊,讲这个文明对话,在平等尊重基础之上的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确实对于我们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新冠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有很大的启发。总之啊,今天听了姚老师的讲座啊,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那么下来之后啊,老师们同学们就是可以继续跟姚老师请教和交流(此时姚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我推测是想迎请姚老继续讲座的其他老师打来的,也可能完全相反呢)姚老师给了我们一顿思想的大餐,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啰嗦了。让我们以掌声,大家在心里边鼓掌,我在现场鼓掌,感谢姚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
插入语音1:朱老师,能不能请求姚老师把后面再继续讲一下啊,我们大家都在群里(说这个事情)
「不理解墙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华文明的特质」
中国墙门伦理——中国墙文化
- 欢迎大家去听姚新中老师「墙与门的伦理世界」讲座
- 中国的墙-门文化是怎么发展的
「墙文化在中国得到了最深刻的发展,不理解墙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华文明的特质」
- 院墙、寨墙、村墙、城墙、万里长城都是墙,而我们今天依然因为万里长城而自豪,并以它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墙的伦理性:identity / 同一性问题
- 保护——防御
- 分隔区别:你——我
- 强化身份认同:我们——他们
- 「礼」作为一种区隔和分离的规则,什么身份的人做什么身份的事,不能「出格」
- 中庸、仁、义作为礼仪的道德调节。以德性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墙分别,门通融: 分别、封闭的同时不能忽视开门寻求共通
去墙
- 百家争鸣
- 三教相争——三教互补
- 西学东渐
- 全球化
- 「运气」指罗尔斯语境下的
当今我们该如何做?
- 开放是对开放之结果未知时的开放——置之死地而后生
- 包容——重新审视 Cancel Culture
- 「以墙对墙」还是「以门对墙」 ?
- 以「开门对开门」还是以「关门对关门」?
姚老师想表达的最后一点:
- 这场讲座主要提出问题和这个框架来供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是当年我们所面对的重大的问题,而这是永远都逃避不掉的,如果不能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坚韧不拔的态度,那我们会陷入到更多的问题中
最后,非常抱歉讲座PPT和演讲内容没能完整地呈现给大家。之后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感谢大家对中文社科讲座资讯的大力支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