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同志?——請讓我只呼你為愛人

面壁者
·
(修改过)
·
IPFS
·
“我每一次閉上眼就想到了你/你就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在這批判鬥爭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要學會保護自己/讓我相信你的忠貞/愛人同志”

今天中午和朋友在日料店吃飯,他冷不丁說給我推薦一首歌,羅大佑的《愛人同志》。我似乎之前聽過吧,但又完全不記得歌詞了,當時應該是還不大能欣賞羅大佑的曲風。朋友讓我回去看一下歌詞,說我應該會很喜歡的。今晚一個人坐在桌前,戴上耳機,放著《愛人同志》的時候,我只覺得身子一震,像是觸電了一般。

“我每一次閉上眼就想到了你/你就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在這批判鬥爭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要學會保護自己/讓我相信你的忠貞/愛人同志”

我被震撼了。其實看這首專輯發行的時間也知道羅大佑的意指。文革之後,儘管大陸開始發展經濟,要改革、要開放。但羅大佑《侏儒之歌》裡的那位可能也就止步於此。文革期間“階級鬥爭”這個美麗的口號不見了,但“改革開放”這個美麗的口號出現了。若要我說,那個永遠揮之不去的口號可能就是“民主”吧!延安時期中共的喉舌發表了數不清的論述“民主”的社論,給廣大年輕知識分子和全國人民描繪了一張民主、自由的中國的藍圖。可半世紀之後呢?李慎之一輩人反應過來了,半世紀前中共的莊嚴承諾何時才能得到兌現呢?所以貴黨當年給我們的承諾,我一閉上眼就想到了,可它終究是個美麗的口號,揮之不去,也還未實現。

而在這個充滿了批判鬥爭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要學習保護自己。哪怕你們是愛人,也要學會提防對方、保護自己。因為除了“愛人”,你們還是“同志”。何為“同志”?我不喜歡這個詞,它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親切、溫暖,更像是生疏、嚴厲、冷冰冰。儘管我知道這不是“同志”本身的含義,但在如今這個時代,看著幾乎消失在日常場景,僅出現在官方正式場合、正式的信函中的“同志”時,我只覺得陌生,本能地想遠離它。而將“愛人”與“同志”並用,無疑是對愛情莫大的諷刺!想起前段時間看網飛版《三體》,剛開頭的一幕就是葉哲泰被妻子檢舉揭發。還有文革期間無數夫妻間的劃清界限、相互舉報。這是愛人嗎?這可能算得上他們口中為了革命事業,努力保衛革命勝利果實,治病救人的“同志”,但絕不可能是愛人,哪怕是一個基本保有人性的人都很難想象。話說寫到這兒,我想起自己也曾被稱為“愛人同志”。那是和前女友剛確定關係不久,當時給她寫信,順便寄了一張有二十大閉幕報道的人民日報。當時這麼做應該只是想簡單確認一下寄信的時間(我寄信有這個習慣,會順帶一張當天的報紙,不管內容是什麼)收到之後,前女友發朋友圈並配文“你好!我的愛人同志。”她當時可能覺得這個稱呼是特別浪漫的,(其實那時我也這麼以為)可現在再看,我只覺得無比生疏。

看了一些歌詞的解讀,他們大多看得比我“深”,我只看到了實實在在的人。而他們說其實還暗含著兩岸三地的關係,看似說愛情,實則說像愛情一樣糾纏不清的政治。我覺得也挺有道理的,不過給我感觸最大的還是愛情。在這個被冰冷的人與人之間關係沖淡了的時代,以往溫存的愛情不復存在了。哪怕現在手牽著手,悲歡離合的結局往往是不變的,那就是悲傷與離別。


《愛人同志》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編曲:羅大佑/魯世傑


每一次閉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

在這批判鬥爭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要學習保護自己

讓我相信你的忠貞愛人同志


也許我不是愛情的好樣板

怎麼分也分不清左右還向前看

是個未知力量的牽引

使你我迷失或者是找到自己

讓我擁抱你的身軀 愛人同志

喔 邊個兒兩手牽



悲歡離合總有不變的結局 啦

喔 兩手牽 不變的臉


怎麼都不能明白我不後悔

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與眼淚

如果命運不再原諒我們

為了我靈魂進入你的身體

讓我向你說聲抱歉 愛人同志


哦呵 永不後悔

付出的青春血汗永不後悔

哦呵 永遠愛你

天涯海角 海枯石爛 永遠愛你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