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立場挺身而出 談自我尊重

簡.不簡單
·
·
IPFS
·
「人必自重,然後人恆重之」自己先做到無瑕疵,別人再挑剔也沒話講。抱怨沒用,有本事做給人家看;抱怨就像騎木馬,它讓你有事做,卻不會前進一步。

在「大家知道你的極限在哪裡,你的界線就會慢慢建立」文章中提到,當我們為了別人的需求與感受過度在意而奉獻出自己的心力,即使再有能力我們都會受困於那種被控制的感受,而沒有辦法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本篇從「學習互相尊重」、「不順從壓抑自我」到「不刻意討好別人的真誠相處」。


  • 被尊重的孩子才懂得自重

一個人的眼界與格局,本該自幼年時開始建立。給孩子更深闊的東西,他們就能看得更遠、想得更多、看重自己,並能放眼天下。這樣的人格特質也是孔子所謂「仁人君子」即是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懂得感恩、誠實正直、尊重他人,成為可被信賴的人。也就是培養孩子懂得利他並成就大我,在未來擁有遠見與大格局。

人永遠記得別人欠自己的債,卻不記得自己欠別人的錢,歷史上忘恩負義的人多,感恩圖報的人少。

人從演化中學會了對不好的事要牢記在心,不可忘記。因為大自然是無情的,它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如果上次去打水差點被老虎吃掉,那這次最好換個地方打水,如果不能記取教訓,被老虎吃掉了,你在演化上就失敗了。大腦對凡是跟生存有關的訊息,是不花力氣就記住了。父母對孩子的犧牲是為了使基因傳下去,所以人對兒女比對父母好,那是自然定律,不必自怨自艾。

過去台灣社會環境不講求尊重的必要性,以致於當今社會大眾普遍缺乏這項素養。孩子要成為具尊重素養的公民應在成長過程中持續學習尊重自己與他人。尊重是對待自己、他人及生活環境偏見態度的改變。父母引導孩子即使無法認同他人的言行,也應該理解和傾聽,並接納每個和自己不同個性和特質的人。現代青少年把隱私看得比天還大,父母不要去扮演偵探,有話跟孩子好好講,你把他當大人看待,他就會以大人的態度來回報你。青春期孩子最渴望孩子父母的尊重,一個被尊重的孩子才會自重,當孩子懂得自重自愛時,他就能隨心所欲不逾矩。尊重是雙向道,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同等的對待。不過,徒具形式的行為不足以讓人感受到尊重,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尊重他人要從家人做起,父母要先為孩子示範什麼是尊重行為,才能教導他們如何尊重家人及展現有禮貌的言行。以下是家人之間應有的基本尊重行為:

  1. 進入彼此的房間前需要先敲門和經過允許。
  2. 借用東西是要先經過同意再使用,用完後放回原處,並說謝謝。
  3. 要家人幫忙做事,說「請」「拜託」,並表達感謝。
  4. 對家人做出不禮貌的行為,讓人感覺不受尊重時,要誠心道歉。
  5. 當孩子做錯事,父母要先冷靜地了解情況,盡量不要反應過度,否則可能導致孩子的負面行為示範。
  6. 嚴選孩子看的電視或網路節目或影片,如果看到裡面的角色沒有互相尊重,要立即向孩子指正。
  7. 家人彼此應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展現同理心。
  8. 與家人談話時要收起手機,全神貫注地傾聽。
  9. 家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更應該經常互相讚美和鼓勵。譬如:「媽媽做的晚餐真好吃。」「弟弟賽跑拿到第二名,好厲害!」

從小養成尊重家人習慣的孩子,在外更容易尊重別人無論面對鄰居、老師、同學、朋友或陌生人,都會保持一致的應對進退。

  • 獲取讚許的代價就是順從?父母的愛有條件?

幫孩子規劃未來,這不是關心,而是一種溺愛的結果!導致孩子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承受不住挫折與失敗,善於抱怨,而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勇氣。「關心」是要了解孩子,並對於他的痛苦或希望,從旁給予建議、鼓勵,絕對不是從中加以干預。真正的關心是來自於信任及尊重,也就是信任他有處理事情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尊重他的選擇決定,而給予肯定或表示支持。

一個人在人前到底能表現出多少真實自我,因人而異。從小在陌生人面前表達感覺,不怕被拒絕、被反對、被駁斥或被愚弄,反而活得又美又恣意,自我認可度更高。。這種安全感源於嬰兒時期能無憂無慮在母親面前獨處,那麼在稍晚的童年階段,就會一直覺得自己被愛著,並且無條件地被接受。

刻意討人喜歡本質上都是壓抑自己,只有喜歡自己、欣賞自己、對自我價值有堅定認識的人才不會懼怕被討厭。孩童如果覺得必須順從,以致於片面摒棄或抑制自己的真性情,將來他為了維持自尊,勢必要一直依賴外在的事物。這類孩童長大之後會始終覺得他必須成功、必須做到最好,或者得到每個人的讚許,才可以保住自己的價值感。由於獲取讚許的代價就是順從,而順從又必定包含某種程度的偽裝,因此這類型的人必須避開人群,如此他才能不再取悅別人,從而回歸自己。

*覺得父母的愛是有條件,形成認同父母的虛偽自我,抑制真實自我

只在獨處時出現真實自我

  1. 父母對他的愛及得到的安全感,取決於父母對他的要求。
  2. 父母極為關心孩子的幸福,對「良好的」行為標準卻可能有著過高的要求,導致孩子認為他的本能衝動和自然反應都是錯的。

一個小孩如果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會無條件且持續不斷,就會發展出一種內在的自重感。任何人都會擁有一種珍貴的胸懷,相信自己是個有價值且又意義的獨立個體,這種信心的培養或許與遺傳相關,但無論如何,父母給予愛的品質,都確實有助長或妨礙的作用。

如此一來,他在面對人人都會遭遇到考試或謀職失敗、被愛人或可能的愛人拒絕、喪親或任何損失時必然特別脆弱。一般來說,這種不愉快事件會使人暫時心懷怨恨或情緒低落,但是那些幾乎沒有內在自尊的人,也許就會因此墜入嚴重的憂鬱深淵。

  • 順從別人

太害怕和朋友起爭執,於是心裡有話不敢說,總以別人的看法為優先,可能是因為大人一看到孩子們在鬥嘴,就會說:「你們不可以吵架!」才讓你們想避免紛爭。和朋友興趣相投是一件恨棒的事,萬一意見不合,也要理性討論,盡量和平解決紛爭。

對他人採取一種讓步的狀態,因為他們無法表示異議,也不敢冒險做出招人反感或指責的事。不懂得拒絕的人,不會得到別人真正的尊重,因為對方習慣了你的順從。

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本來是沒什麼太強勢的人,是你的軟弱誘發別人的強勢;本來沒有什麼不講理的人,是你的沒原則激發了他的無理。

那些「不怕麻煩別人」的人看來,朋友就是用來幫忙的,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就是用來省錢的。

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當朋友,因為他要的只是「折扣店」、「招待所」、「秘書」。

如果有人總是佔你便宜,然後不知道感謝還底氣十足地跟你說「朋友之間不必計較」,你應該盡快避開。

沒有人會因為你無條件的服從而更加喜歡你,別人甚至會越來越不在乎你,只因為你太好說話。有什麼事情,別人一找你就答應;有什麼東西,別人一給你你就要;有什麼活動,別人提出什麼意見就是你的意見...這樣你就變得沒那麼珍貴了。

你費盡心思地把所有人都逗開心了,自己卻忘了怎麼笑。就算你把自己累垮了,也不會得到那些人真正的關懷、在乎或者感激。不要為了迎合一些無所謂的人,而把自己過得身心俱疲。你的善良、溫柔、耐心,甚至是才智、禮貌都是有限的、價值不菲的,要留給那些真正重要的人,方能顯得珍貴有意義。

  • 有自信的做真實的自己

「保持自我」是職場上十分重要的特質:自我認可、自我提升、自我驅動。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應該將焦點放在自我人格的養成上。

要有信心覺得自己做得到,越來越清楚自己要什麼,能自我設定目標,不斷成長。


1.接受批評

如果父母和老師用不尊重你的方式批評你,你可以、也應該說出你的想法,像是「我不應該被用這種方式對待,如果你們可以尊重我,我會很願意聽你們要對我說的話。」你有權為你自己說話,但必須是用讓人尊重的方式。

沒有人喜歡承認自己有缺點或不完美,即使對自己要求很高,有時候,只有其他人才能看到你看不到(或不想看到)的問題。

我們喜歡覺得自己表現很好,覺得批評就是貶低自己,但每個人都有進步的空間,所以批評其實是一種助力,而不是傷害。

尊重別人的批評。當給予你批評的人說得很有道理時,雖然還是很難接受。先心平氣和地聆聽,不要抗拒或反駁,當你真心把對方的話聽進去時,你會發現那些批評很有幫助,接受批評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人,這是我們成長的機會。你覺得批評好像沒有停止的,不妨退一步,盡量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看,除了批評,是不是也有受到肯定的時候,記得這些時候會讓你比較能夠接受批評。


2.說話算話是對別人的尊重

當你接受一份工作,就代表你和公司雙方達成協議,承諾在特定時間去從事雇主要你做的事,雇主則承諾付你薪水。如果雙方不遵守承諾,協議就不成立了。如果經常遲到也違反了協議。

還有,把皮夾物歸原主是應該的,能夠幫助到人是一件很棒的事,應該感到高興,這就是最好的獎品。除非那個人在附近張貼「找到皮夾有獎金」那他就有義務要給你錢,因為那是他的承諾。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承諾,除了謝謝以外,也沒有權力要求他給你任何東西。

朋友約你見面總是在最後一分鐘取消,一次又一次,這也會讓你覺得這個朋友很不在意你、不尊重你。

另外,父母面對孩子的管教,不要信口開河,「這個周末我們去哪裡玩」「聖誕節買什麼禮物給你」結果假日加班沒辦法遠行、禮物忘了買。這種不守承諾的教養,可能造成孩子說謊,學習模仿「承諾不必履行」、不信任父母,發展出越來越多不聽話的行為等。


3.用別人希望的方式對待他們

如果別人能夠先表明他希望的方式是什麼,那最好不過。通常人們特別的信仰或喜好,並且希望你能夠尊重時,他們會告訴你,像是宗教(向周日要做禮拜不能工作)、生活方式(例如吃素)、個人品味(像是披薩的口味)。

每個人都有隱私權,也都應該尊重別人的隱私權。有人告訴你一件事,並且說「不要告訴別人」,遵守這個要求就是尊重那個人。面對不對的事應該說出來,有時面對威權不敢直接面對當事人,但可以告訴其他人,因為保護別人權益也是重要的。


如果在買衣服時就打算穿幾次要拿回去退貨,這破壞了商店對你的信任,違反商業道德,不尊重別人。那件衣服可能不再轉賣或是根本賣不出去,你會想要花同樣的錢買別人穿過的衣服嗎?可以做的事不代表應該做。


4.不喜歡我的人不值得我在乎

身在職場,除了要累積必備的工作技能,更應該學會的是不輕易被外界的聲音所干擾。你的某一個特點,可能讓一個人喜歡,也可能讓另一個人不喜歡。【被討厭的勇氣】裡說:「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世界已經足夠複雜了,活得快活的人不會費僅心思地討好別人,更不會小心翼翼地經營自己的朋友圈,懶得去猜測別人畫裡的弦外之音,也不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得罪誰。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後,心裡會很踏實,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停止受累。

習慣別人的忽冷忽熱,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只需要知己一二,不用無數的泛泛之交。

人生並不只是追求成就,也是在追求「人」。當如實展現出自己,才會吸引那個人現身;當遮遮掩掩,只能吸引來一堆虛情假意、永遠喝不完的咖啡。

在自己的生活裡活得足夠專注,根本不會把精力消耗在他人的眼光裡。選擇用最簡單的方式打理社交圈子,凡是第一印象讓人覺得不舒服的人,以後合作或者相處大多麻煩多多。最終獲得充裕時間、精力去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

5.減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勇敢說不

當覺得朋友要求做的事情可能是違反規則的,適時拒絕對方,減輕心理負擔。

*完成別人期望

「一定要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是當今社會的一種流行病,體面癌其實是心靈脆弱的表現,潛意識要靠取悅別人、犧牲自己來維持情意和禮貌。盡心盡力做一個好人,但仍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別人的事比自己的事認真,甚至覺得是本分;可是自己遇到什麼困境,卻從來不會找人幫忙,不願欠人情,其實是怕沒人真的幫你。

若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因為要「完成別人的期望」,那麼請你停一停、想一想,說不定乾脆拒絕會更好呢。就算你拒絕,只要坦白地告知原因,例如「因為這個原因,我不感興趣」,又或是「我較擅長做這個」,那麼對方應該會明白的。

當你學會合理地拒絕別人,當你知道以牙還牙的時候,那些人反而會更尊重你,甚至覺得你更有價值。

*霸凌

當兩個人之間的能力與權利差異太大時,弱勢的一方就會有被不當對待的風險,即使雙方都是成人也有可能。對一個權力和影響力比你大很多的人,你會很難拒絕他提出的要求,因為你有理由害怕。

很多人都這樣,不代表你也可以,世界各地都有霸凌,但這並不代表這個普遍存在的暴力問題是被允許的。

保護自己不受到霸凌的傷害是我們都需要學習的。不論是去學跆拳道、練舉重,都要記得自己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你所傳遞出來的訊息可以告訴別人,你不是一個可以欺負的人。

*毒品

任何賣毒品的人都不是關心你的人,他們只是要你一直回來跟他們買,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拒絕抽大麻會被排擠,你根本不需要把那些人的嘲笑當作一回事。尊重不只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對自己和父母誠實,父母才是真正關心你的人。


6.利用自己的性格吸引朋友

如果身邊沒有理解自己性格和興趣的人,你可能很難努力完成麻煩的事情。這時候請再努力一下。

在網路上拿別人的相片假裝是自己,誤導別人相信你是另一個人,不僅欺騙別人,也是欺騙自己。認為「我長得不好看,沒有人會喜歡我。」這根本就不對。

身邊有志同道合的人,就會想跟成為朋友,他們並不會在乎你長得如何。想想看你的興趣是什麼,像是下棋、聽音樂、看電影、打電玩,一定有很多人跟你有一樣的興趣,或是跟你一樣對事情也很狂熱。如果你能保持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一定可以吸引身邊的人成為朋友的。當身邊支持你的朋友越來越多,你做事便容易貫徹始終,也能創造出舒適的環境和氣氛。

*尊重對方,注意說話方式

有個好朋友問你他的新衣服看起來如何,你覺得實在不好看,不能回答「我沒有看過那個醜的衣服,穿出來會被人家笑死」,這麼說一定會讓你朋友很難過,比較好的做法像是「你穿亮色系比較好看」「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我覺得你穿條紋的衣服不是很好看」說出你真正的看法。用溫和不傷人的方法說出實話不只尊重你的朋友,而且不會傷害到他的自尊。


7.誠實就是尊重別人最好的實踐

說謊會傷害你的信用,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交別人寫的報告是說謊,不尊重老師對你的信任。

你的成績被算錯了,說出來表示你是一個誠實、公平的人。

假設餐廳服務生忘了算巧克力蛋糕的錢,而你付錢的時候不提出來,打算將錯就錯嗎?對於錯誤保持沉默,拿東西不付錢、拿走不屬於你的東西這行為是不對的,算是偷竊,服務生還可能因此被扣薪水。

買兒童票進電影院,讓電影院相信你還是兒童,認為「多出來」的錢花在跟電影院買爆米花,但這並不能彌補買電影票時不誠實的行為。

學校申請表、面試履歷誇大其辭;工作有些收入是現金國稅局查不到,報稅時可是不是可以不要申請這部分?做對的事情不像做算術,六減六可以等於零。

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騙人等於說謊,說謊不只是冒犯別人,也是侮辱自己,因為受損的是自己的信用跟人格。為了要圓一個謊,你必須說更多的謊。從長遠來看,做對的事情比貪小便宜省幾塊錢來得有意義,你獲得的是更有價值的東西,誠實可以讓你高枕無憂。


王爾德說:「不夠真誠是危險的,太過真誠是致命的。」

這個世界是有經緯度的,不會因為你的忍讓而縮水,也不會因為你的強悍而膨脹。你要懂得游刃有餘最好的方式是:內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是真誠;心和心之間,最好的鑰匙是同理。相互輕慢,只會相看兩相厭;彼此尊重,才能互相成就。

生活最好的狀態,是清清淡淡的熱烈。做人也一樣,你要活得一半像煙火,是人就得活得接地氣;一半淡雅恬適,是人也總要有一點高於柴米油鹽的模樣。


只有愛戀沒有尊重,那是情慾而非愛情;只有尊重而沒有了解,那是另一種貌合神離:假如尊重與了解才是終生相守不可或缺的條件,沒有這些能力的人恐怕就是不適合一輩子相守的人。

發自己的光,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人月入十萬,有人月入十萬卡路里;人生的巔峰時刻,有些人覺得是最終站到聚光燈下被眾人看到的那一刻,有些人覺得是內心那盞燈「啪」的亮起的那一刻。

(有頭腦好會讀書的人但跟別人比永遠追不上慾望,你只要跟自己比。別人結婚你也想結婚;住在大房子買高級音響卻不懂音樂的美,得到的是名還是真的陪伴呢)

你有在大雪紛飛的時冬天裡穿短袖的自由,別人也有在豔陽高照的夏日裡穿長袖的權利。你不能罵人家夏天穿長袖就是傻,就像別人也無權罵你在冬天出短袖就是蠢。

(別人考上什麼學校、進了什麼公司,那都是別人的事 跟我們沒關係)

開口評論很簡單,尊重差異價更高。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簡.不簡單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 Author
  • More

5-[COP綠區]借鏡-人人可參與的校外教學場域

2024秋-北海道9日自由行~札幌、星野TOMAMU、美瑛、旭川

了解經濟、金錢教育
1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