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akza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麥誠之工作效率回顧週記—第 13 期:我使用 Notion 的經驗及我放棄 Notion 的原因

Makzan
·
·
信任問題。當一個筆記軟件無法令我信任時,我無法相信我的筆記不會突然有數據損失。當然,這問題本身有點庸人自擾,因為如果不信任任何軟件,那麼我只能回到純文字格式,及失去現今網絡科技帶來的優勢。但的確,我過去十年來的數碼筆記術,是朝著將來二三十年仍能打開的前提而使用,亦即是,我的確越來越傾向使用純文字格式作為筆記術。

Notion 筆記軟件,其強大之處已經有很多篇幅介紹。例如以下的好文章介紹:

我是從 2015 年起使用,在 2016 年的電郵也有連結介紹過 Notion。我經過這幾多年的使用,我從忠實用戶至付費用戶到現在完全離開 Notion。以下是我的心路歷程。

Notion 首先作為一個協作寫作工具,慢慢發展成為個人知識庫工具。

我亦從起初只是寫作用,慢慢構建自己的不同數據庫,我將課程的教材放上 Notion、每日網站記書籤記錄、教學文寫作、不同的筆記撰寫等。

Notion 第一強大之處:動態關係數據庫

Notion 的強大之處無容置疑。此工具的最大特點是動態數據庫。

每一筆記錄既是一篇篇筆記,亦可以按資訊類別及需要自定義不同的屬性。

Notion 中每筆記錄內容。

屬性分為不同的類型,常用的如數字、下拉選單、多選 Tags、日期、檔案、勾選框等。

屬性的不同類型

另外,亦會有關連數據的進階選項,例如按其他屬性而計算的公式、多對多的關連等。

關連數據的進階選項

有以上不同屬性,配合文本內容後,就像是一個個動態生成的關係數據庫。這讓以往需要結構化語言知識及介面編程技術的深奧技術,簡單化成所有人都能按自身需要設定及使用。這是 Notion 的第一強大之處。

例如我在撰寫教學文時就定義了 Publish Status 寫作狀態:

其中一個動態資料表的下拉選單自定義狀態。

不要少看這些屬性好像好基本般,只是下拉選單一個屬性,已經可以變化多端。例如我的每日日記,有一個屬性記錄我對當天的表情評分。配合不同的顯示類型、分組、篩選、關係條件,可以按選單內容組成不同的顯示方式。

我的日記列表

而這個列表,我可以設定不同的顯示方式,例如,按表情分組的列表等:

按表情分組的列表

Notion 第二強大之處:文字隨時變身頁面擴展

作為筆記撰寫工具,可以無憂無慮地先寫再整理,一直是我的其中一個筆記撰寫軟件需求。而 Notion 對文字的轉變的門檻甚低。例如當我有一列表後,假如我想對這些列表項目擴展內容,我可以將右鍵將項目內容轉為子頁面。

將文字轉為子頁面

如是者,我就可以在不影響主文結構的情形下,對某個字眼或某個資訊進行詳情備註,甚至因而構建起有從屬關係的說明文檔、教學材料,或構建起互連的個人資訊庫等。

而當我在整理資訊過程中發現,某類資訊可以按甚不同的屬性再細分時,我就可以進一步將子頁面變成表格般的數據庫,甚至關連數據庫。

建立「表格」動態數據表


將子頁面變成動態數據庫的一項記錄。

Notion 還有不少好用功能,例如 Bookmark 網址書籤,會自動揭取網站內容、或者同步內容塊功能、又或者因應不同數據類型的不同顯示方式等。

我的 Notion 首頁,紅色框為同步內容塊。

上下兩個紅色框為同步內容塊,此處的內容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頁面上,且保持內容一致。有點像網站製作的頁頭頁尾範本般。

是很強大,但用了五年後的我放棄了使用 Notion

由上述得知,Notion 的確強大,但我在使用五年後放棄了使用 Notion。離開,有三大原因。但說明原因之前,先強調 Notion 的確在特定場合下非常好用,只是我以下的個別情況,致使我無法信任 All-in Notion。而知識庫只要不是 All-in,就難以維持。所以我放棄 Notion 了。

首先,Notion 需然能將複雜的關係數據庫簡單化,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能夠容易又隨時構建數據庫的後果,就是亂開有可能會越來越亂。這不是 Notion 的本身問題,每個筆記軟件用久了都會有混亂情況,例如資料夾如果不管理,資料夾一樣有亂開然後檔案不知放哪的情況。 但 Notion 由於屬性可以動態增減,數據亦可以隨時搬動,所以若整理不善,更容易出現結構不分明或數據不知放在哪的情況。當然,有搜尋功能下,這情況還是可以受控的。

第二個原因,也是主因。我的帳號的所有公開頁面,突然全部失靈。即過往我所分享的教材 Notion 頁面,全部失靈。而且,我新建立的頁面,也無法再公開分享。我找客服支援,也沒有得到解決,上升到 N 層也沒有得到解決。經我的實驗,新開的工作空間是沒有此問題的,只有原本那個就是分享不了。而無論是客服與開發者有鴻溝而上呈不了真技術問題,還是真被我誤中 Bug 而只有我的帳號不能分享,總之,這揭示一個問題,就是我要認真思考我 All-in 筆記的這個系統,有多令我信任。

第三個原因,信任問題。當一個筆記軟件無法令我信任時,我無法相信我的筆記不會突然有數據損失。當然,這問題本身有點庸人自擾,因為如果不信任任何軟件,那麼我只能回到純文字格式,及失去現今網絡科技帶來的優勢。但的確,我過去十年來的數碼筆記術,是朝著將來二三十年仍能打開的前提而使用,亦即是,我的確越來越傾向使用純文字格式作為筆記術。

可能只是我自己有此過份憂慮,但當 ObsidianLogseqNotePlan 3 等 2021 新貴都打著純文字儲存的旗號,又或者老一派的 nvALT 老早十年前就以純文字儲存作為賣點可見,未必只有我個人傾向優先本地儲存及優先開放格式儲存。

我的選擇條件:優先考慮是否能輸出

所以,我現在選擇筆記軟件時,會優先了解其批量輸出功能,例如是否能輸出純文字格式、或 HTML 格式、或 JSON 格式,輸出後有沒有保持原有的結構或 metadata,及後續繼續使用這些輸出檔的難度。例如 Obsidian 及 Logseq 的檔案本身就是純文字檔案,所以檔案可以隨時在其他軟件開啟及修改。而 Craft 筆記軟件,雖有類似 Notion 般為編輯器,但可以整個工作空間所有文件連檔案批量輸出。

所以,我沒有再使用 Notion 了,但無可否認,Notion 的動態數據庫控制得好,是幾乎可以將整個人生都用 Notion 來記錄及管理的,對於未試用的朋友,我仍然會推薦,親身試驗是否適自己使用。

上述,就是我由初用 Notion、成為付費用戶、離開 Notion的心路歷程。

— 麥誠 Makzan,2022-01-03。


我是麥誠軒(Makzan),除了正職外,平常我要麼辦本地賽與辦世界賽,要麼任教編程與網站開發的在職培訓。現正轉型將面授培訓內容寫成電子書、網上教材等,至今撰寫了 7 本書, 2 個視頻教學課程。

如果我的文章有價值,請左下角 👍🏻按讚支持,或訂閱贊助我持續創作及分享。


麥誠 Makzan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