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薛克作品筆記(3) 《碧海青天夜夜心》《無情戰地有情天》

Alfredo
·
·
IPFS
·

《碧海青天夜夜心》The Tarnished Angels (1957)

本片改編自威廉福克納1935年出版的小說《Pylon》,《苦雨戀春風》卡司中的三位再度合作,前作表現精彩的 Dorothy Malone 從配角扶正,她跟隨 Robert Stack 的飛行員丈夫流浪全國,四處參加飛行表演競賽賺取獎金為生,卻得不到對方的誠心相愛,因而淪為他人八卦流言的話題。洛赫遜是慕名採訪的窮酸記者,他深深為這對夫妻著迷,也理所當然愛上了這位美麗的妻子。

看過幾部薛克的作品中,這是唯一一部不是由 Russell Metty 負責攝影,本片攝影師 Irving Glassberg 的作品資歷攤開來並沒有 Russell Metty 顯赫(Metty 拍攝過《萬夫莫敵》以及多次和薛克、奧森威爾斯的合作),但這部黑白片的影像和鏡頭設計和薛克其他作品截然不同,感覺是很適切地為這改編自福克納的故事提供了相應的影像質感,可能反應了當時好萊塢黑白攝影技術的成熟。片中大量的室外景和開闊的空間,以及室內的空間設計和鏡頭移動,都和 Metty 掌鏡時因應通俗劇類型,強調室內外門框切割構圖的概念有所差別,此外相比於Technicolor 超現實超飽和的銳利色彩,黑白攝影的明暗設計與柔和影像自有其不同的魅力。

這個人妻苦守泠酷的丈夫,又被眾人慾望的言情故事,直到最後高潮處,洛赫遜在報社的那段激昂演說才讓我有了解讀的靈感。

Robert Stack是戰爭英雄,離開戰場後他在飛行中不斷追逐他的熱情,就像是舊時代遺留下的幻影無能在新時代落腳,自然也無法回應妻子的痴心,Malone 甘心守候這個幻影,卻必需承受現實社會的慾望算計。洛赫遜身為記者賴以為生的不是身體勞動,而是話語文字,他彌補了 Malone 渴求傾訴的缺口,有如舊時代的男性肉體神話轉向新時代社會對故事、敘事建構的需求。然而洛赫遜所執迷的卻是那無法言說、即將消逝的舊日美國(類似《游牧人生》對另一種美國的重新訴說),他想採訪的故事換不到太多的市場價值,在寫作的路途上因而苦苦掙扎。在這裡所有主要角色都像是Tarnished Angels,呼應了片名的複數。

就在洛赫遜似乎找到話語與故事來訴說他滿腹的情感,報社主編卻馬上理解這其中一部份是來自他對 Malone 的愛意。Malone 若做為一個象徵性的角色,她的碧海青天除了被人憐惜與等待拯救之外,也像是一種美國夢處在轉折口的見證,薛克(或福克納?)將男女情愛慾望和這無言的論證疊合在一起,最終記者的話語噴發企圖扭轉局勢,正對應全片中鏡頭大篇幅追逐著飛行員在空中的滑行與迴轉,語言與飛 行兩種形式的對立,是愛情意在言外的競爭,也是兩種美國精神的論證競合。

而 Malone 其實頗為超現實、矛盾的銀幕形像(一位同時具備了豔麗、苦情、滄桑特質的妻子與母親),再次成為費洛蒙的散發劑,一幕她和洛赫遜的深夜談心,引來隔壁房兩位男人的偷聽,即充滿了微情色感(引自豆瓣上看到的評論),加上欲染指她身體的富商,四個男人的慾望繞著 Malone 打轉,讓性成為神秘的戲劇驅力,驅動著金錢、話語、引擎的運轉。這些種種隱喻與意義的指向,讓本片成為或許是薛克最具文學性的作品。

(2022/8/13)

《無情戰地有情天》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 (1958)

時間是二次大戰,身為德國士兵的男主角從節節敗退的蘇聯戰場短暫回鄉休假三週,卻發現家園在經歷戰爭後已面目全非。他尋找家人下落時邂逅了一位女孩,兩人迅速相戀、結婚,同時蓋世太保的政治監控與戰爭罪行的良心折磨也不斷困擾著他。薛克仍然和老搭擋攝影師 Russell Metty 合作,本片的場景與色彩自然和過往言情劇的華麗截然不同,增添了些許灰暗破敗的戰敗氣息。

故事改編自德國作者的原著小說,這部描述德國士兵戰爭中遭遇的電影看似是導演的破格之作,其實他在前一年就拍了部戰爭電影 Battle Hymm。薛克身為德國人,二戰前因政治因素移居美國,本片也有很多移民美國的德裔劇組人員,加上薛克和前妻所生的兒子二戰時留在德國並死在蘇聯戰場,這些因素都讓電影有了更多私人的情感力量。

然而這種以美國俊男美女演員用英語演出德國人戰爭經驗,並以愛情和人道主義做為軸心的戰爭故事,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難免會覺得如此跨語境創作方式的有些過時。同時薛克以言情羅曼史的類型邏輯,企圖超越戰爭悲劇的創作概念,看起來也是高難度的任務,但最終成果我認為仍然是成功的。

或許本片於我得以成立的原因,在於薛克總是以其熟練的風格技術,克服甚至利用好萊塢手法上的限制,加上其回望戰爭的純粹情感,巧妙地達成了當時代電影在言情與寫實間的平衡感。情節上無論是角色軸線與戰爭氛圍的細膩刻劃,或是愛情故事與戰爭眾生相,都有鮮活動人的描寫,並和戰場上的殘酷糾心有了動人的對比,營造出死亡陰影越是逼近,越要勉力去愛的深刻情感,這也是另一種薛克式愛與死亡的糾纏。

(2022/9/27)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Collection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