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的食物是通膨指標
七日書應該是「七日書寫」的簡稱,但第一次在這個平台參與活動,更像是七日「談」還差不多,稍微瞄了一下大家的文章,真就像是一群素昧平生的人聚在一起emo取暖,高談屬於個人的「吃史」經歷(超難聽,現在要戒掉諧音梗Taiwan了)。
進入正題,comfort food 的定義,也許是一道料理,一間餐館,吃的時候感到置身天堂,沒有吃的時候,想著有一天要再次拾回那份幸福。
在還沒有北漂首都之前,我與父母總是會三人一車的,每個禮拜到那間飄香的臭豆腐店光顧,它們的菜單並不多樣,食物卻似乎每道都有獨門秘方,招牌的炸臭豆腐就跟常見的配置一樣,炸成豆奶色的酥脆模樣,特調過的醬汁在廚房內就已淋上,上了桌,醬汁剛好浸入了豆腐內部令「內餡」濕軟,咬一口就能嘗到外酥內軟的口感,配上酸甜的台式泡菜,大概是歷久不衰的搭配。一盤四顆,父母總是會一人一顆,剩下兩顆留給了我,這是恆常的習慣,他們總說「我吃不下了,剩下給你。」十幾年下來,我有時會做出推拉,至今還是對這句話將信將疑,所以解決方法,就是長大之後,我們每次都是點兩份,來沖淡點記憶中我都在扮演被寵壞小孩的事實。(?
其他的必要餐點,就是一人一鍋的小火鍋,小辣是最適合我這種在吃辣方面容易好高騖遠的人,除了鍋底臭豆腐的嚼勁是一絕,其他內容物可說是尋常無比,但最厲害的是那無法忘懷的湯頭,並非麻辣鍋底,而是有著中藥的輕微藥香,還有沒有在任何火鍋湯頭中嘗過的獨門滋味,讓每個吸飽湯汁的鍋料都化為星級美食。
說的誇張了點,但我能堅持近十年光顧不是沒有理由,每次進店家看到又漲了10塊的新菜單爸爸就一陣牢騷,最後還是乖乖的大快朵頤,那位從精壯體格看到老態龍鍾的光頭老闆,隨著我們跟這家店的連結越深,越能發現他應對物價飛漲的敏感度有些缺乏節制,每次不耐煩的說「下次不來了」,卻還是光顧再光顧,直到我北漂首都為止,這家臭豆腐都是我的 comfort food,也許現在還是,兩三個月一次的回家鄉,都想去給那光頭坑一把。
聽說只要你的花費能滿足深切需求,那再貴都不該稱它為「盤」,因為美食用錢買的到,時間累積的意義卻是買不到的。
所以就任它盤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