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副業系列之二:用攝影鏡頭展示看不見的視界

陶樂思
·
·
IPFS
·
盲人要做攝影師實在是異想天開。以視障者的身份活了超過半世紀。我從根本沒想過視障者能拿起器材拍照,到最近自己也參與了這項活動。真的連自己也感到驚訝。

前言

大約半個月前收看到一枝介紹網賺應用軟件的YouTube影片。其中一個被介紹的應用,是上傳照片售賣的平台FOAP。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竟然對這項網賺副業有興趣。不但有興趣,而且還是四個被介紹的應用當中,最渴望嘗試的一個。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會認為,攝影這件事根本不可能是視障者的強項。很多視力健全的攝影師尚且為了搶一個案子而搶破頭。為什麼我這個幾乎全失明的視障者會去湊熱鬧呢?我是一個一直沒有把攝影與視障者連繫在一起的人,怎會變成自己也開始動手拍照呢?我是怎樣做到的呢?在我的認知中,怎樣才可做好攝影創作,而視障對於做好攝影創作造成的主要障礙又是那些?開始攝影至今大約半個月,我創造了那些成果?得着了什麼?這些問題我會在下文一一解答。

從根本不相信視障者能拍照到自己動手拍照

十年前因事前往服務視障者的中心。當天職員很忙碌地準備開課。我問職員將要開課的是什麼課程。職員回答是攝影課。身為視障者的我,當時驚訝得合不攏嘴。「什麼?盲人學攝影?行得通嗎?」攝影這件需要視力來完成的事情,不單只視力健全的人不相信視障者能做到,連身為視障者一分子的我,自己也不相信。我的不相信並非不合理。九十年代沒我參加過一個幾乎全是視障者的旅行團。團友當中有全失明也有弱視的。當到達景點要拍照時,視力健全的志工人手不足,於是找了弱視團友代勞。結果若是團友拍的照片幾乎全部報廢。因為相中人不是人頭不見了就是半邊身不知所終。弱視的視障者尚且如此,全失明就更不用說了。因此我的不相信是基於事實的。可是,卻基於過了時的事實。

我參加旅行團的九十年代,幾乎所有人都是用膠捲相機拍照。後來膠捲相機被數碼相機取代。再後來,智能電話出現,相機功能是最基本的配備。隨著智能電話不斷更新迭代,相機功能的解像度越來越高,攝影效果也越來越好。智能電話與之前的膠捲相機和數碼相機的最大不同,就是它能同時兼容各種各類的應用軟件。視障者開啟了語音功能再開啟相機,整個攝影過程,包括鏡頭擺位、聚焦,到按下快門,都會得到語音提示。雖然這些提示不能完全取代肉眼看見,但已經大幅度降低視障者攝影的門檻。那麼視障者又如何得知成品質量呢?哈哈不用擔心。很多有心人開發了輔助視障者的應用軟件。例如為視障者描述相片內容的Tap Tap See。 新近安裝的Be My eyes,描述照片更為詳盡,連被柏的東西有拍不到的部份都會告知,好讓視障者重新拍攝時調校攝影角度。有了科技的支援,視障者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地完成攝影。想起十年前我的反應,實在沒法不恥笑自己的落後和保守。這次決定嘗試攝影領域的副業, 就是想挑戰一下保守的自己。

沒有成為攝影師的奢望

「視障者拍照與視力健全的人一樣好。甚至拍得比視力健全的人更好。」這顯然是謊話熬製的毒雞湯。試問沒有視覺協助調校焦距,找出最好的光度,作品又怎會好呢?當我初初拿起手機拍照時,拍出來的全是要報廢的劣品。不是缺了一邊一角,就是把不想拍的東西都涉入鏡頭。後來操作相機越來越純屬,照片質量才漸趨穩定。期間無可避免要請教視力健全的親友、同事,包括手機位置應怎樣擺放,與被拍攝物件的距離應該多少等。即使現時照片質素趨向穩定,但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是什麼感覺,我也很難掌握,除非得到別人回饋。

在販售照片的平台上傳照片這件事,我不敢告訴我的一位擔任攝影師的好朋友。平日偶爾會聽見她對攝影行業「搶爛市」的抱怨。我又怎敢告訴她像我這樣,自己根本無法保證誠品一定會很好的視障者,都拍照販售。不知道她會不會覺得自己的專業受到侮辱呢?其實我並沒有當攝影師的奢望。這次嘗試販售照片,不過是好奇心作祟:想知道我的照片質量能不能通過平台審核;我拍的照片會不會有人看,有人評分,甚或有人購買。我想透過行動為以上問題尋找答案。我同時也盼望透過新的體驗,使自己創作靈感更為豐富。

一點體會一點成果

踏入新領域恍如進入一個寶藏。開始攝影副業不久,我便挖掘到不少寶物。這些寶物主要是一些新發現,包括對攝影這件事的全新理解,以及對自己的新發現。

攝影這件事要做得好,原來肉眼的視力並非最重要。那麼最重要的又是什麼呢?我發現,肉眼最多只能幫忙捕捉要拍攝的人、物與景,但它不能決定你想拍些什麼,在何時拍,在那兒拍,在那個特定剎那按下快門。這些都少不了攝影者的用心與靈感。而靈感又少不了經驗的滋養。經驗可以是來自生活日常,或者來自跨出舒適圈的冒險。總之就不能缺乏經驗。發現了這一點之後,我在進行攝影時,就不再糾結於自己的視力障礙,變得更加放膽去做了。我會進一步加強經驗的吸取,包括多參與戶外活動,增加自己在攝影領域的創作靈感。

來自自己內在的新發現更令我感到驚喜,就是我的創意與解難能力。我一直以來較少參與戶外活動。在工作住家兩點一線的侷限之下,要持續拍照上傳平台,心裡總是充滿無以為繼的焦慮。後來我想起自己擁有的一大櫃子衣服。於是靈光一閃,何不拍攝衣服配搭的照片呢?柏這些照片只須兩個衣架,把上衣下裙或者上衣下褲拼起來掛在大衣櫃上,就能拍攝了。考考大家,五套衣裙或衣褲能夠變出多少個配搭花樣呢?答案是二十五總。六套衣裙或衣褲呢?答案是三十六總。我擁有的衣服足夠我從今年夏天拍到冬天。那就暫時解決了無以為繼的問題了。當然,我會趁這段時間累積更多其他生活經驗,充實自己的作品。

直至現在,我已經上傳了二十張相片到FOAP。那麼究竟賣出多少相片呢?答案是0。雖然至今沒有賣出過相片,但我有五張相片被其他用戶評為最高的五星,也有四章相片被其他用戶加入他們的相冊。這些來自其他用戶的回饋都令我十分鼓舞。

後記

攝影是我在現階段仍然想堅持的工作。因此,我會持續地在FOAP上傳照片。趁此機會,選了一張上傳到平台的照片貼在這裡與大家分享,請大家給點意見。同時,我在最近開了IG帳戶,分享自己拍的照片,以及運用自己的文字找人工智能代勞生成的圖片。大家若有興趣,可探訪以下連結與我交流。


https://www.instagram.com/carolting2014/


正在平台販售的衣服混搭照片。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陶樂思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終於開始跨界到YouTube了

感謝問卷平台一巴掌打醒我

投入副業系列之二:填問卷網賺?你是匏馬鈴薯高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