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希臘多神教的復興&漢服運動的異曲同工以及些許感想
也許,在諸位看來,希臘多神教及漢服復興運動的兩者似乎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甚至,這種復古在有些人看來有點可笑,是一種「食古不化」的表現。我認為其實也不能如此一刀切地否定,我們仍然可以從這兩個社會運動在近年的發展趨勢看出新一代的社會對於民族認同感、自我歸屬感的追尋、強調。
日劇《女子美食漢堡部》中,不二堇問衛藤賽拉:「妳為什麼要穿洛麗塔?有什麼原因嗎」。衛藤回復說自己從小就被同伴孤立,很討厭沒有歸屬感的自己,有一天買了一套洛麗塔穿上後,得到了美籍父親的誇讚,因此找到了一種歸屬感。這種對於歸屬感的追求,大概是促使近些年包括漢服在内的中國「三坑時尚」盛興的一個原因吧。
同理,這種歸屬感也可以用於解釋希臘多神教的復興。
儘管西元1世紀希臘正教會的成立塑造了現代希臘的文化認同,並且將希臘傳統傳播至巴爾幹半島、斯拉夫地區及高加索地區,但歷史上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的佔領對於希臘傳統文化的衝擊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如英文在愛爾蘭、阿拉伯文在埃及對原生語言等文化因子造成的衝擊一樣,它們都令原生文化邊緣化。但希臘獨立戰爭後近代民族國家的確立,以及庫奇烏斯、顧拜旦恢復奧運會的努力,讓原本被視為「異教徒文化」的古希臘文化的價值再一次被發掘出來,也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希臘多神教的復興。當然,與其他文化復興運動一樣,希臘多神教的復興不僅僅是宗教活動的再現,也帶動了古希臘建築物、服裝、習俗和節日等知識的復原和傳播。
而相對的,中國的漢服復興運動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中國國學、古文、琴棋書畫等傳統藝能的振興,以及諸如古風音樂之類的二次元文化的出現,儘管這些傳統藝能對於其中一部分人而言確實有一定的門檻。當然,其實中國國學、古文、琴棋書畫的發展的中斷相對於希臘傳統文化的發展的中斷的時間也並不長。但是對於一些認為「漢文化已經被滿文化衝擊,旗袍馬褂不配當中國人的漢族民族服飾,不應該被推廣到世界各國」的中國人來說,衣裝的「復古」對於傳統藝能的振興發揚以及民族自信的確立大概是非常必要的吧。
當然也許,復古只是形式,文化自信和文脈才是更加重要的,所以「食古不化」無論是對於希臘多神教還是漢服復興運動均確實有失偏頗。歷史上,各文化本就無所謂「正統」與「異端」之區別,是故,所謂的「復古」並非回到智力不開化的時代,但那些精神和生命的自然湧動與風骨自然是不可割裂的,形式也只是輔助和最簡單的對愛美求好的追求吧,比如現代希臘神廟的祭神儀式及孔廟內著深衣、行拱手禮的行為。雖然邵雍所言:「今人當服今服」有一定的道理,實用化、精粹化可能會是文化發展的一種趨勢。但是在一個各文化交融共存的時代,也請至少不要不尊重他人在文化上的選擇,不要阻止他們追求自己的歸屬感。
後記:也有大陸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們臺灣街頭很少看見穿著漢服的文青?」其實,我也沒有辦法給出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答案,或許是因為,臺灣人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更著重於無形的、潛移默化的那些精髓,而不是某些形式上的復古吧,是故,不管穿的是漢服、還是長袍馬褂、還是西式禮服都對於臺灣人來說都沒有什麼影響吧,反觀近10年的大陸,雖然不可否認地,“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之類的活動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大陸人民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但是,校園霸淩的氾濫以及公民責任感的缺失卻顯示出中華傳統文化中無形的精髓還沒有在新一代的身上得到充分的發揚。但是,還是應該相信中國大陸的大學中若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漢服社團中,大部分人絕不是因為跟風逐流而加入的,因留在這種社團是需要情懷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