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人期待被愛,又害怕受傷害?
擁抱變動性這件事情似乎可以建立在很多事情上,在人身上似乎也同理。
近期朋友透過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名有興趣的對象,他很常強調對方是天秤座這點。因為對方在網路和現實中似乎是不同人格,在聊天軟體上字句冷淡,可實際見了面後卻十分熱絡,讓我朋友摸不著頭緒,無法了解對方的心思。雙方明明只認識了一個禮拜見了三次面,可我朋友卻已經開始在構思交往後生活藍圖了。
或許可以歸因到現代人的生活步調變得快速,似乎與他人的關係也一樣。每當遇到看似適合的對象,便想要牢牢抓緊,如一棵浮木,深怕沒抓到,又剩下獨自一人在大海浮沉。
許多人往往在一段感情中會變得患得患失,付出努力得到後,像是孩子般擔心有天會失去對方,或是註定會失去,於是透過各種方式將對方套牢在自己身邊。一段感情似乎含括了所有與人生相關的不確定性:被拒絕、情感上的不確定性、不知能否有一段未來,諸如此類。
談感情是種獨特的經驗,前提是先將每個人都看作是獨特個體,所以我一直覺得用星座來廣泛界定人格特質這件事情,似乎有點隨便。畢竟我家中就有三個處女座,所以我應該很有資格說星座就是鬼扯。
可既然如此,為何還有這麼多人執迷於透過星座去理解一個人想什麼,或許是因為,比起溝通,我們亞洲人更擅長帶入公式吧,總以為題目寫多了,就能參透出答案,卻從未思考過題目的本質是什麼,又或是站在另一方的角度去思考。
時下可見各式心理社科書籍與網路文章,試圖將一段關係或是兩個人拆解成一些固定的套路與形式。可一但一件事與人有關,這件事註定無解。因為生活充斥著太多變因,而人便是最大的變因。
看著自己過去人生所做的種種決定,為何某個階段我一心一意專注進行某種目標,可到了某個時候想法便轉了一百八十度,我也很難解釋,可能是某個人、某段對話,或是某場事件的啟發,導致我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不同了。這些就是變因。這也讓我想到,基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經驗,我們真的能將他人的經驗套用在自己身上嗎?
說來悲觀,我很早就認知只有自己能陪著自己走完人生旅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經驗,從交往到成家立業,人們遇見了不同的人擁有相同生命目標,選擇為了家庭一起相互扶持;獨身者為了更大的目標,抑或是沒有目標,最終也要耐心地把路走完,可我們能做的,便是保有好奇心,努力探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