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散步:完全不為工作、漫無目的地行走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
IPFS
·
有時教我靈光一閃的碎片,就是在這些工作與生活的間隙中撿拾回來的。只是我之前沒發現,這樣的間隙,也會有它經常出現的場景。誤打誤撞之下,染布房街、白布街、黑布街那邊的旺角,成了我另類的comfort zone。
有個年代區議會喜歡用這形狀的牌說明它的存在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這星期剛好有幾天,日間氣溫降到30度之下,這樣簡單的轉變,已經察覺到自己對城市環境的敏感度改變了。身體很誠實,那種敏感也很真實,就單純因為在街道上逗留的時間比較自在、汗流少了,就會更願意漫無目的地行來行去。

有個單位用了另一隻綠色
他們想拍的背景完全不是我想拍的建築物對比

不過,當工作忙起上來,其實那種「完全不為工作、漫無目的地行走」的奢侈時間,一年裡其實不多。

我發現自己過去這年,連續三次,「完全不為工作、漫無目的地行走」,都剛好是一模一樣的scenario:

約了朋友在旺角開會見面,但早了到,經果有大約半小時,可以自由地從旺角東站,慢慢慢慢地行到旺角鬧市中。

猜想是因為錯覺認為從中大去旺角要用很長時間、也許因為覺得旺角人多要預多點時間移動,讓我的奢侈漫遊時間,變成總是由阿皆老街開始。

之前不論寫書還是演講,都經常寫這個觀點,香港人很忙,最理想的散步,往往是在「約咗人未夠鐘」的少許時間開展。也常說,即使只有這片刻和短暫的時間,如果把它用盡,忘卻一切,專心細看路上的環境,那少許發現,還是可為生活make a true difference的。

跟那些路旁的盃栽靠在一起,顯得巨樹像高材生
剛好掉落在射燈上的公主們 (不知道有幾多個公主)

有時教我靈光一閃的碎片,就是在這些工作與生活的間隙中撿拾回來的。只是我之前沒發現,這樣的間隙,也會有它經常出現的場景。誤打誤撞之下,染布房街、白布街、黑布街那邊的旺角,成了我另類的comfort zone。

連續幾次在這邊,揮霍可以完全忘記世界的30分鐘,儘管眼前是表面看起來沒變過的街道,每次走在其中細看、嘗試尋找當天的發現,還是讓我深深樂在其中。大家也有這樣「剛好的comfort zone」嗎?

像不易在街上見到這樣大又伸手可及的Hong Kong
在threads上看到這句然後偶然遇到實物的驚喜 (中原廣告下的另一句寫了什麼?)
許多變電站都是花過心思設計的建築


這條巷子的葫蘆賣什麼藥?


站在特定角度抬頭看,天空剩下一小塊




黃宇軒IG
黃宇軒FB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