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創意的小孩
前些時日在 New York Times 讀到這一篇文章:How to Raise a Creative Child。作者 Adam Grant 是正向心理學的教授,發表相關的書籍和論文無數。但這篇文章有吸引到我。這是從他一本書中的精華,台灣也有這本書的中譯本:《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 但我比較喜歡原本的書名:Originals: How Non-Conformists Move the World。Originals,原創, 才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反叛是原創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為了反叛而反叛。這本書提到很多讓人如何更有原創力、創造出新的事物,而非承襲前人的作法而已。這本書的第六章:How Siblings, Parents, and Mentors Nurture Originality 是今天本文的重點。其他章節也十分精采,但想和大家聊聊,如何,養出一個俱有原創力的小孩。
首先,第一點,可能各位就看不下去了……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most creative children are the least likely to become the teacher’s pet, and in response, many learn to keep their original ideas to themselves
第一點:最有創意的小孩,老師們都不喜歡。不是老師的寵物,各位家長,你想想看,你以前國小時代最聽話的那些同學們,都是最有成就的嗎?
第二點,不要管太多。 什麼?!不要管,不然你來教。 不不不,我不想教你的小孩…… 如果這麼生氣,不然我們先來聊聊棒球好了,好嗎?
大聯盟的盜壘率
書中有提到一個研究很有趣,就是大聯盟的盜壘率,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出生是當老大的,盜壘率遠遠低於是出生序比較小的老么們。老么們的盜壘率是 10.6 倍!再去仔細研究,這些老么們的本壘盜壘率,更是高得嚇人。如果你有看棒球,你就知道,最好盜壘的是盜二壘,因為背向投手,且傳球距離遠。而本壘,成功率低,又容易被投捕手捉到。那成功率呢?更是有高達 3.2 倍。
出生序決定性格嗎?是這樣嗎?出生下來就像是刻下來的,你的性格就無法再改變了?是這樣嗎?
刺激的運動
不只是棒球,學者有發現,如果是高強度、易受傷的運動,如美式足球、拳擊、冰上曲棍球、潛水、跳傘、賽車, 總共 24 個研究、8000 多人,都有發現,老么們對這些活動的參與度是老大們的 1.48 倍。
為什麼? 為什麼老大們比較不愛冒險?除了運動,也有經濟學家發現老大們比較不會抽菸、喝酒。也比較不愛買保險。
出生序決定你的性格嗎? 阿德勒早在 20 世紀初就有提到過類似的看法,他覺得出生序(家庭星座)會影響到你怎麼看事情。這是正確的,但就如書中這句:
Birth order doesn’t determine who you are; it only affects the probability that you’ll develop in a particular way.
出生序不是決定你是誰,而是有一定的機率影響著你。
不要管太多
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不要管太多。看完這個盜壘的故事,有想到什麼了嗎?這本書裡是這樣子解釋的:大一點的孩子會變成小一點孩子的代理爸媽,他們對弟弟妹妹不會有太多的規則和懲罰,但他們會去保護小的,所以小的比較有機會去探索世界、去冒險。而爸媽通常也會對老大們比較嚴可,隨著第二第三第四個小孩,就會越來越寬鬆。
所以,那些有很好創造力小孩的父母是怎麼教的呢?
Parents of highly creative children had an average of less than one rule and tended to “place emphasis on moral values, rather than on specific rules,” psychologist Teresa Amabile reports.
少一點的規矩,而是告訴他們人生的重要價值觀,而不是特定的規矩、規則。
青少年的反抗期?
“但我的小孩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就什麼話都不聽了。變得很壞。”是你壞還是他壞??
這本書引用了一些證據,如果你對青少年使用高壓、權勢、吼叫、打罵,他們會更想要去反抗你。那怎麼辦?如果你要他們這樣做、那樣做,請和他們說理,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得理由。讓這些理由可以內化到他們心中的教條,而不是一個外在強壓的規範。
“聽起來不錯,但是要花很多時間?”
就是我之前的一些文章提到過的,你現在不花時間,你要什麼時候花時間?
Good explanations enable children to develop a code of ethics that often coincides with societal expectations;
當你可以好好地解釋這些你想告訴他們的規矩、告訴他們什麼是重要的價值觀後,他們心中會內建一個羅盤、一一檢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而不是那些外在的規矩、規範。
My guess is that you praised the action, not the child. “That was really nice. That was so sweet.” By complimenting the behavior you reinforce it, so the child will learn to repeat it.
還記得之前的文章也曾經提到過,阿德勒覺得鼓勵和稱讚的差異,如果你可以透過鼓勵行為,而是小孩這個人,他們就會學到這個行為是好的、一次又一次,就有可能去內化。那些常常被稱讚個性好的孩子,更有機會去發展他們屬於自己的世界。小孩會記住這樣好的鼓勵,會讓這成為他個性的一部分。長大之後,不會因為外在一個又一個的道德要求才去做,如果沒有要求到就不要做。他們會用自己的羅盤去導航自己的人生
Affirming character appears to have the strongest effect in the critical periods when children are beginning to formulate strong identities.
用實體形象打造性格
信不信,如果你說對話,你可以用這些話語,打造一個有創意力、有堅忍、有美德的小孩。有研究指出,如果你讚美/鼓勵那些好的行為,小孩是會改變的,但是不是五歲、不是十歲(十歲可能太晚了),而是七八歲的時候。但是如果你從小的時候,就透過這些鼓勵的言語,等到長大的時候,就會有重要的作用。試著改變你說話的方式,譬如:”請不要說謊” 改成”不要成為說謊的人”,用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物、角色,會比一個抽象的形容詞來得清晰。他們小小心靈就會去想像,他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不是只有小孩有效,有個實驗在設計防酒駕時,把標語從”不要喝酒開車”,改成:”不要成為一個酒醉的駕駛人” (應建議本國交通部)。這樣做會讓人感受到、想像到那個酒駕的自己。
- 譬如,小孩在畫畫,你說這幅畫有創意,你應該對你的小孩說,你真是個小畢卡索/你是個有創意的人。他就會把這個具像化、讓創意深入到他自己。
為什麼有這種效果?
When we shift our emphasis from behavior to character, people evaluate choices differently.
因為我們從注重行為改成關心一個人的性格,我們會選擇不同的方式。
哈利波特與你家小孩
Role models have a foundational impact on how children grow up to express their originality.
以前讀小學、國中時,學校常常有選模範生,希望可以導正風氣、從這些”好”學生做法。這個立意良善,也不說成效怎麼樣,但模範生要怎麼選?一定要真的人嗎?除了爸媽的影響力很大之外、爸媽可以打造小孩成為一個有原創能力的人之外,我們也可以想辦法讓小孩有個 role model
:從歷史偉人或是小說故事而已。
Recent experiments show that reading Harry Potter can improve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marginalized groups.
哈利波特,是很多小朋友喜歡的(還是這個世代已經不看哈利波特了?)他的確讓小朋友對一些被排擠的小孩態度改變。也就是說,流行文化、小說、歷史人物,會對小朋友有影響,進而去改造他們的想法,甚至,跑到他們的骨子裡,成為他們的一部分。不相信嗎?你問問那些目前矽谷的大人物嗎,譬如 Elon Musk, 或是同樣也是 Paypal mafia 的 Peter Thiel,他們也都說過,受小說裡的人物影響很大(他們都覺得魔戒裡的冒險故事,就是他們人生的寫照,從小就生信不疑)
When children identify strongly enough with heroes who exemplify originality, it might even change the way that niche picking unfolds.
最後,想和個各位說一說我的想法。我這個世代的人,許多人都是別人的爸媽了。我們小的時候,或許曾經想要改變世界、或是,如果我成為爸媽,我一定要怎麼做……,現在,我們的機會來了。成為別人的爸媽,成為影響下一代最重要的人,你要留下什麼。如果你覺得傳統的打罵教育不好、覺得指責讓人難堪、覺得教條的死板板管理沒有人性,你可以選擇怎麼做的時候,如果你有機會看看這本書、看到這篇文章,記得,你可以變得不一樣。
想知道要怎麼提高拜託人的成功率嗎?想知道身心如何互相轉換影響嗎?想知道如何稱讚小孩才能引發他更積極的動力嗎?對於信念去改變自己和他人的互動好奇嗎?怎麼思考會讓自己好過一點? Continue reading
Published on October 19, 2017
Published on October 18, 2017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anatomind.com on September 17, 2017.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