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網路專題 Ep. 2|網際網路的知識論
網路的知識論
網路對於知識帶來的兩個最大的影響分別為「知識扁平化」、「知識去中心化」,以下將分別論述。知識扁平化的影響來源於網路的媒介特性,數位化之後的資訊放在網路空間之剩下表象(representation, 亦翻「再現」)知識原有的固著點以及脈絡消失了。在紙本時代的論述,因為紙本的不易編輯性、需要精挑細選才能建立論述,而這樣的特質建構了知識的權威象徵;然而,網路則欣然地接受所有數位化過後的資訊,不論或大或小的網頁、文本、圖片都能在網路空間裡出現,我在一個網頁裡可以看到好幾個網頁的內容。
進一步地說,「網路化的引述資料」被巧妙地設計以超文本的形式存在,意即,大量存在於每個網頁裡的超文本都可以將每一位使用者分毫不差地導入另一個全新的網頁、全新的領域、甚至全新的世界。
網路做到了過往紙本時代的引述資料做不到的事,透過超文本的技術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匯聚於同一個文本上並且彼此雙向串接,即使兩個領域有本質上的不同,超連結依舊能打破知識的疆界、串連起彼此。超文本的注入,直接瓦解了知識的權威形象,雙向串接的知識結構反而讓在攝取途徑上無法感受到不同知識間的差距。網路化的知識容易讓使用者建立傳統知識與道聽塗說無差上下的迷思;在紙本時代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可說是南轅北轍,更別提出現在同一文本裡,網路的扁平化讓兩者反而能牽手相伴。
美國哲學家、資訊科技評論家 David Weinberger 認為從人類的知識信仰出發,網路根本沒有建立一個知識整體所需的條件:
「沒有編輯和館員來決定甚麼該進、甚麼該出;沒有大家認定的圍牆(至少沒有所有人都公認的圍牆),讓我們知道在某個範圍裡面是知識,在範圍以外則是不確定當道。一個知識整體所需要和隱含的恆久性、穩定性,和團體忠誠度,在網際網路上不是微小就是沒有。」(David Weinberger, 2011)
McLuhan 曾評論印刷術的對人類社會造成了「人人都是出版家」的榮景(Marshall McLuhan, 1964),就其本身來分析,印刷技術所帶來的是權力的下放,出版書本不再是教會中心獨有的權利,知識的界定也不再是教會壟斷的權力。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