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5|優秀思考者=優秀寫作者,思寫並進,效果翻倍
嗨!《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成立滿一個月囉!目前由 @閱讀筆耕 和 @雨果.Hugo 兩位版主每雙週輪值一次主編,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 Matters【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 快閃活動:選集功能上線,曬出你的「選集」截圖 by 閱讀筆耕
曬出您的「選集」截圖,並告知您的 Matters 暱稱或 ID(好讓我找得到你),我會自掏腰包為您個人首頁下方最新一篇文章支持 66 LIKE,到 8 月 6 日 23:59 為止(或身上的 2677 枚 LIKE 現貨用罄為止)。
相當推薦馬特市民善用此功能優化個人精選文章分類介面,相信會大大提高讀者的文章閱覽率。
■ 西蒙學習法: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 6 個月之內,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 by 核電站
精選摘要
目標不是願望,不是想想就可以,而是製定出切實落地的方案,把它寫在紙上。可以參考「SMART 目標管理法」。
⠀
如果我們必須要很努力的去做某件事情,那就表明其實並不擅長它⋯⋯這時候需要「勤能補拙」。
⠀
聽課後我們一定要及時寫總結,學會搭建組塊(按:把信息碎片組合成一個有意義的、便於記憶的合集),把新學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形成一個整體。
⠀
短時間內集中重複、主動回想⋯⋯例如,在上班路上、梳頭、洗澡的時候,回憶當天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模擬解題思路,這種「主動」創造知識鏈接的方法比被動灌輸要效率更高。
⠀
學校基礎教育是「通才」型訓練⋯⋯但家長可以允許孩子用很長時間搞懂一個知識點,然後一通百通,一馬平川。
閱讀筆耕 🙋 IMO
讀起來貌似寫給家長看,作為「子女教育、學習」上的方針,但應用在成人職場生活也是妥妥的。
■ 努力進修,學到技能卻「東一塊、西一塊」?元知識,能幫忙解套 by 商業週刊
精選摘要
Q1:我只聽過元宇宙,幫我科普一下「元知識」吧!
元知識一詞,目前可查證的資料,最早來自義大利哲學家朱利奧.普雷蒂(Giulio Preti) 於 1947 年在義大利期刊《Rome》的學術文章,他將知識分為 2 種:認知知識;元認知知識⋯⋯元知識是一種可以被「運用」於知識的知識。
Q2:我還是聽不懂,能不能給我舉例一下?
舉個例子,如果今天要學數學。數學的「元知識」是什麼?你答對了,就是「1-10 的數學符號意義」、「加減乘除的計算方法」。因為有這樣的知識,所以你才有能力學函數、微積分。也因此你也發現:知識有層次之分。
Q3:攝取新資訊,難道不等於增長新知識嗎?
⋯⋯當你「元知識」不足,只會追逐現在流行的專有名詞,你就會發現,自己很難深入思考,或很難去運用這樣的學習。這是因為「元知識」不夠,你只知道「新資訊」,但你不知道「新資訊」怎麼連結到你的知識體系,變成「新知識」。
Q4:要如何把新資訊轉化為新知識?
因此,當你在追逐各種概念(如 ESG、CSR、NPS)時,請你要思考: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它的起源是什麼?我們需要哪些知識點來瞭解這個名詞?這個知識,要透過哪些有層次的方法來施行使用?探索源頭,可以確定自己元知識的充足。探索方法,可以確定自己正確地使用元知識。只有透過「元知識 + 方法學」,你才會長出新知識。
閱讀筆耕 🙋 IMO:HQ&A 的資訊萃取
策展這篇文章的時候使用了 HQ&A 的資訊萃取方式。
具體步驟是: 一開始先「畫線」(Highlight)幾段覺得受用的文字,把每一段文字當成是回答,並自己想出對應的「問題」(Question);過了一段時間冷卻後,不看那些回答,試著用自己的話寫下、詮釋出專屬於你的「答案」(Answer),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
雨果・Hugo 🙋 回饋:元認知的威力
閱讀筆耕所推薦的「HQ&A 的資訊萃取方式」,可以說是「元認知」的一種應用。
根據 MBA智庫 針對「元認知」的介紹及定義:
元認知一詞最早出現自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威爾(J.H.Flavell)在 1976 年出版的 《認知發展》 一書。
⠀所謂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具體地說,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對思維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和控制。
⠀簡單來說,元認知就是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以前大學通識修《心理學》時,老師會要求同學針對課本內容設計考題,由於要準備出題的關係,我們必須首先了解課文重點是哪些、不同章節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每一個學說理論的應用場景及缺陷為何?在思維上升到出題者視角後,學習成效比單純死記硬背更為顯著。
還有一個方法也很有效,就是「去教別人」。我回想起大學時修的另一門課《數理統計學》學習經驗,印象中一個公式推導常常就佔滿超過一張 A4 紙,中間層層邏輯推演一個不小心弄錯就會卡關;我在這個學科的學習是比較有興趣的,所以大部分同學詢問我他們上課聽不懂的地方,而我也會在教學解題時發現自己思考的盲點,結果就是我的觀念會越來越清晰,這是意外的 bonus。
■ 寫日記時多思考「下一次行動」,突破單調重複的日記循環 by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精選摘要
寫日記、寫筆記時,多思考「下一次行動」——不需要太複雜的系統,保留足夠推進的流程即可。
⠀
具體的做法是,用「任務化」的角度來看待這則筆記,帶來兩個好處:
▷ 利於檢索
▷ 任務化 → 有執行流程 → 有當初想做但還沒做的下一次行動
⠀積累 ①|不只是寫下感覺、想法,進一步用獨特的方式去覺察,具體地想像未來的實踐:
▷ 這對我而言完成什麼有價值的成果?
▷ 如果下次要重現或改進這個成果,我需要記下什麼行動?又或者需要添加什麼行動?
⠀
積累 ②|建立任務筆記之間的連結 o 這樣的寫法,或許「資料」的紀錄本身是不完整的,但「行動」的產出反而是更多的。
⠀
積累 ③|讓筆記可以不斷重複使用
▷ 更有意識地寫下必要的流程,並且簡單的進行覆盤,讓這則筆記下次拿出來時變得更好用。
⠀
積累 ④|會慢慢累積出目標與任務
▷ 不再只是一個紀錄者,而會變成一個詮釋者⋯⋯。
閱讀筆耕 🙋 IMO
不少人有寫日記/筆記的習慣,時間一久,如何讓這堆筆記不致淪為一灘死水的「資料庫」,而是可以重複調用的一套神經網路,越用越好用。
不用大費周章,只要為每一則筆記注入一滴名為「下一次行動」的活化劑。
雨果・Hugo 🙋 IMO
如果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思考,那除了單純的資料整理,還要更進一步去思考如何「轉為我用」。 這個部分跟「後設認知(對思考的思考)」很類似。
在《學得更好》這本學習法經典中提及「後設認知」:
我要怎麼知道自己掌握了那些知識?
我覺得那些地方令人困惑?
我有沒有辦法衡量自己的理解程度?
在寫作時針對素材反覆詢問自己上述問題,可以大幅度提升寫作品質,跳脫資料整理的框架。
■ 寫作之必要 by 商業週刊執行長郭奕伶
⠀
⠀
👉 閱讀閱讀更多話題討論 👈
⠀
⠀
電子報的最末,與您分享 Matters【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副版主 雨果.Hugo 在上週末參加【鍾肇政文學獎文學營】的 LIVE 實況轉播 🔊
■ 雨果・隨筆|鍾肇政文學獎文學營
文學營接近一種美感的訓練
課程中關於寫作技巧的比重並不高
這跟我原本預想的不太一樣
我原以為會習得深奧的文學理論
結果是回歸到身而為人就被賦予的豐富感官
盡可能去感受文字之美
歡迎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頻道」即時交流
https://discord.com/channels/902816652347977758/1125636029676785674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